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慢養功能肌力:釐清你一直誤用的養生常識, 用最正確的醫學、營養、運動科學, 擊退肌少, 強筋骨, 少痠痛, 慢老有活力
  • 點閱:1747
    316人已收藏
  • 作者: 劉燦宏等著
  •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大和圖書總經銷
  • 出版年:2021
  • 集叢名:美好生活:21
  • ISBN:9789863986430
  • EISBN:9789863986447 eISBN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56720

功能肌力才是你的實際年齡!
台灣第一本集結醫學、營養、運動,立基於科學證據下的50+增肌指南
 
熟齡世代,練肌力不是看線條,而是要腿力強、臂力強、功能強!
現在就開始把正確訓練放入日常,50+的生活一樣靈活自在

 
怎麼瓶蓋這麼緊、一個個罐頭都好難打開,爬個樓梯也氣喘吁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站起來都要偷扶桌邊或椅背,為什麼?
天氣冷,爸爸的棉被竟然掉在床下一夜也沒法拉起來蓋,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你的肌肉流失了!
起立坐臥、日常生活都要人幫忙,這絕對不是你期待的第二人生。
50歲後,若想走得遠、跑得動,還要能和朋友一起出遊,現在起就要開始練肌力。
 
人體的肌肉質量在30歲後就會開始下降,60歲加速流失!
肌肉大不等於功能好,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練!好好鍛鍊,身體才不會背叛你
 
走、跑、跳、提重物,甚至吞嚥、呼吸、心臟跳動都需要肌力。多數人可能沒想到,心臟病、慢性肺阻塞、失能、失智等其實都與肌肉量有關。好消息是,經醫學實證無論幾歲開始練,都能在三個月後看見成效!
 
本書由暢銷書《慢老》作者黃惠如,結合深耕復健科領域30年的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與營養學者黃惠宇、肌力與體能教練李杰,強強聯手,彙整醫學、營養、運動整理超過百篇國際最新肌少症的最新研究,提供全新健康概念「慢養功能肌力」,用最正確的方法,養成好習慣,擊退肌少症,強骨增肌。
 
本書特色
 破除養生迷思:多吃菜、少吃肉居然有害健康?BMI高一點的人更長壽?運動後痠痛才算有練到?
 圖解肌少症:肌少症是什麼?胖的人就不會得肌少症嗎?住院開刀靜養,病好了卻陷入肌少危機?
 壯世代運動新概念:運動後不只要吃蛋白質,更要吃澱粉;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跑步反傷身;運動傷害往往不是暖身不夠,而是肌力不足。
 超過50個增肌動作跟著做:集結肌力、伸展與平衡的多元運動模式,不需要大空間、購置器材,運用家裡的椅子、桌子或寶特瓶、背包等日常物品徒手增肌又安全。
 特定族群補充足夠蛋白質的祕訣:特定族群如三高族、腎臟不好的族群怎麼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便利商店增肌飲食指南與冰箱常備增肌好物。
 
老不可怕,怕的是衰弱與失能,
現在起透過日常運動、合理營養、正向心態,
讓你一天練一點,儲備未來十年的行動力。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雙和醫院院長 吳麥斯
台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郭家驊
臺大醫院國北護分院院長 黃國晉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詹鼎正
成大醫院老人醫院院長 楊宜青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潘文涵
台灣營養開拓者/台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謝明哲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名譽理事長 蕭敦仁
 
口碑推薦
作家 張曼娟
資深媒體人 夏韻芬
 
 
慢養功能肌力:釐清你一直誤用的養生常識,用最正確的醫學、營養、運動科學,擊退肌少,強筋骨,少痠痛,慢老有活力
https://youtu.be/z13T2plf7sM


作者簡介
 
雙和醫院副院長
劉燦宏
台灣彰化人。國小時,母親從高處墜落導致終生下半身癱瘓,因此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復健科醫師。1992年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於台大醫院及部立桃園醫院完成復健專科醫師訓練。2004年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習肥胖治療與營養學,2007年完成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學位,2014年擔任台北醫學大學教授至今,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醫學系主任。現為台灣ICF學會、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

 
暢銷書《慢老》作者
黃惠如
深耕健康醫療新聞20多年,並身體力行。現為斜槓中年,為《天下》雜誌網站寫專欄,也擔任瑜伽老師。曾任《康健》雜誌總編輯,並獲國內外多項新聞獎項。著有:《慢老》、《不減肥才能瘦》、《走吧,有些遠路是必須的》等。
 
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
黃惠宇
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物系生化組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台灣運動營養學會理事、台灣乳酸菌協會理事、台灣抗老化學會理事。
 
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
李杰
中華J適能運動有氧協會榮譽會長、J適能團長,擁有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重量訓練教練(AFAA P.I.C. Certification)/基本有氧教練(AFAA WR/RT Certification)、美國運動醫學學會運動指導員 (ACSM Certified Personal Trainer)、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私人教練 (NSCA Personal Trainer)/肌力與體能專家(NSCA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s)等多張證照,曾任經濟部團體體適能設計顧問、馬偕、萬芳、榮總、恩主公、耕莘、新光等醫院減重門診體適能顧問。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序 肌肉決定老年的生活品質
  • 前言 肌肉教我們的事
  • 第一章 我們與肌少症其實很近
  • 第二章 肌力的新常識
    • 1 我比較胖,肉多應該比較不會肌少症?
    • 2 老人家走路愈來愈慢是正常的?
    • 3 住院需要靜養才能快點恢復?
    • 4 五十歲之後多粗食、少吃肉?
    • 5 我都幾歲了,現在練肌肉太晚了
    • 6 運動前,要先拉筋暖身才不會受傷?
    • 7 運動完要馬上補充蛋白質,否則做白工?
    • 8 運動後肌肉不痠痛,不就白練了
  • 第三章 肌肉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 1 握力下降,腦力也掉
    • 2 肌肉少,容易憂鬱
    • 3 得心臟病,有可能是肌少惹的禍
    • 4 肌少,呼吸也無力
    • 5 咀嚼吞嚥困難,竟然是肌少惹的禍
    • 6 跌倒、失能、臥床三部曲
  • 第四章 功能肌力決定你的真實年齡
    • 1 肌肉大不等於功能好
    • 2 功能肌力才能救命
    • 3 功能肌力就是生活能力
  • 第五章 零基礎、不受傷的肌力訓練
    • 1 運動那麼多,哪一種真能對抗肌少症?
    • 2 找一個你願意離開椅子的活動
    • 3 運動不偏食,效果最好
    • 4 退休後,醫生贊成以及最不該做的運動
    • 5 一個人運動很好,一群人運動更好
    • 6 抗肌少運動計劃
  • 第六章 別再怕胖、迷信粗食,吃好、吃夠才能留住肌肉
    • 1 對抗肌少,營養四大策略
    • 2 退休前對健康最後悔的事?你還有時間挽回
    • 3 鍛鍊吞嚥力,才能吃進營養
    • 4 腸子裡的細菌和長肌肉有關
    • 5 運動前、中、後,怎麼吃最增肌?
    • 6 高蛋白粉迷思解答
    • 7 腎臟不好怎麼吃夠蛋白質?
    • 8 三高族群怎麼吃夠蛋白質?
    • 9 有效與無效的運動補充品
    • 10 抗肌少的廚房
    • 11 超商高蛋白食物
  • 第七章 現在開始養肌力,開啟自主第二人生
  • 後記 為人子女的必修課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文:出版社提供
很多長輩不敢吃肉,怕自己三高纏身,經常吃肉、吃得太澎湃會引起或加重三高病情。高蛋白飲食往往熱量較高,動物性蛋白質也常伴隨較多的飽和脂肪,會升高總膽固醇與壞的膽固醇(LDL),這樣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more
文:出版社提供
很多長輩不敢吃肉,怕自己三高纏身,經常吃肉、吃得太澎湃會引起或加重三高病情。高蛋白飲食往往熱量較高,動物性蛋白質也常伴隨較多的飽和脂肪,會升高總膽固醇與壞的膽固醇(LDL),這樣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more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