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圍繞新界「丁權」的「傳統權益」問題,香港社會時有爭論。所謂「丁權」,是指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男丁」),按殖民地時代沿用至今的「小型屋宇政策」(丁屋政策),獲准在新界的私人土地上興建房屋居住。《基本法》第四十條規定:「『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但對於何謂「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香港特別行政區應如何保護此類權益,《基本法》第四十條並沒有明示。因此,「丁權」的存廢爭議,焦點也就落在其是否《基本法》所指的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之上。
「丁權」涉及新界原居民的利益和《基本法》的解釋,特區政府一直未敢妄動。本書作者特以此為主題,嘗試解釋《基本法》第四十條的學理、規範內涵,以釐清「合法傳統權益」的內容。書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新界」和原居民由何而來?傳統權益包括哪些?《基本法》對原居民的權益作了何種保障?原居民權益是特權嗎?誰有權解釋《基本法》第四十條?適宜的解釋方法為何?「丁權」屬於合法傳統權益嗎?調整「丁屋政策」非修改《基本法》不可嗎?
「丁權」問題多年來已為特區政府造地及香港居民帶來困擾及不滿。作者透過回顧大量文獻,逐一解答以上問題,同時考察了《基本法》第四十條的起草過程和歷史背景,以探明立法原意,梳理了「新界」原居民權益可能面臨的憲制挑戰,冀能為此議題提供客觀、中立的法學研究,並嘗試探尋特區政府在其自治權限內調整此一「新界」政策的空間。對《基本法》及新界研究有興趣的人士,本書值得參考。
- 詳細目錄(第vii頁)
- 總序 朱國斌(第xi頁)
- 序言 祝捷(第xv頁)
- 引言(第xvii頁)
- 第一章 研究視角下的「新界」(第1頁)
- 一、「新界」:被「過度研究」的對象(第1頁)
- 二、「新界」研究六十年:研究重點的流變(第7頁)
- 三、「新界」原居民權益的主要爭點(第11頁)
- 第二章「新界」、原居民及傳統權益(第17頁)
- 一、「新界」的過去與現在(第17頁)
- 二、原居民身份的來歷與意涵(第31頁)
- 三、傳統權益的內容與分類(第40頁)
- 小結(第48頁)
- 第三章 比較視野下的「新界」原居民權益(第51頁)
- 一、「新界」原居民權益與內地農民權益(第51頁)
- 二、「新界」原居民權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第60頁)
- 三、「新界」原居民權益與加拿大土著人權益(第70頁)
- 小結(第82頁)
- 第四章「新界」原居民權益與《基本法》第四十條(第85頁)
- 一、《基本法》第四十條的起草過程(第85頁)
- 二、《基本法》第四十條的法理基礎(第98頁)
- 三、《基本法》第四十條的實施機制(第110頁)
- 小結(第119頁)
- 第五章「新界」原居民權益的憲制挑戰(第121頁)
- 一、平等保護的挑戰:原居民權益構成歧視嗎?(第121頁)
- 二、社會現實的挑戰:原居民權益可持續嗎?(第135頁)
- 三、香港前途的挑戰:2047 年後,原居民權益何去何從?(第146頁)
- 小結(第158頁)
- 第六章《基本法》第四十條的解釋(第161頁)
- 一、《基本法》第四十條的解釋機關(第161頁)
- 二、《基本法》第四十條的解釋方法(第175頁)
- 三、《基本法》第四十條的規範內涵(第188頁)
- 小結(第199頁)
- 結語(第201頁)
- 如何看待《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第201頁)
- 如何看待「新界」原居民身份?(第202頁)
- 傳統權益必須追溯到 1898 年前嗎?(第203頁)
- 《基本法》第四十條的立法目的(第204頁)
- 《基本法》第四十條與第一百二十二條的關係(第205頁)
- 《基本法》第四十條與第二十五條的關係(第206頁)
- 「丁權」是「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嗎?(第207頁)
- 香港的土地短缺與「丁屋」的用地問題(第208頁)
- 《基本法》第四十條的便宜解釋機關(第209頁)
- 後記(第211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