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灣你還想知道什麼?
七十則關於臺灣的日常逸聞、風俗文化、歷史變遷,
期待居住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的你我他,
重新關注過往視而不見的趣味美好,
臺式生活好奇心再發現。
日復一日,
當生活早已被型塑成例行公事,每天印入眼簾的盡是重複光景,
你的好奇心是否早已疲乏無力、昏昏欲睡?
本書集結七十則歷史故事、地理交通、藝文情報、生活日常的冷知識,
透過發現過去不曾意識到的事物,迎頭注入冷冽涼水,喚醒生活觀察之趣味。
冷知識──
泛指看似無價值、無關痛癢,可能是陳舊細瑣、也可以是繁雜須待整理的資訊情報或知識。
它就藏在你我生活的縫隙間,等待你的發現……
‧夜間舉行的「送肉粽」儀式,千萬別搶著要參加!
‧為什麼台北北門是紅通通的磚樓,跟其他門一點也不一樣?
‧北故宮、南故宮,最早的故宮居然是在台中!
‧不同色的鯖魚罐頭,難道是想戰南北?
‧雲林縣裡居然沒有雲林?
‧24節氣的「清明」跟國定清明節怎麼會差那麼多天?
‧兩廳院富麗堂皇的五號出口,你有走過嗎?
本土味耍冷文藝復興運動,MIT臺灣製造,不純砍頭!
七十則「巷子內」冷知識認證,正港「臺客」即刻養成!
A cold a day, Keep knowledge on the way!
- 冷歷史
- 01 紅通通的臺北北門為什麼長得跟其他城門不一樣?
- 02 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這是個什麼地方?
- 03 如同寶物般成就輝煌的西門故事
- 04 行憲紀念日與聖誕節同一天其實並非巧合
- 05 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怎麼分,誰說了算?
- 06 當了大半輩子鄒族人的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
- 07 回憶裡的旋舞曲,臺灣現存最早的西餐廳
- 08 在蘭嶼和鬼一起捕魚,達悟族的鬼魂觀
- 09 臺北城東西南北四個門,多出個小南門是打哪來的?
- 10 見證民族跨海大遷徙的螃蟹船
- 11 阿美族服飾配件中的瑞士創意奇想
- 12 阿嬤的香奈兒香水,老一輩愛用的明星花露水
- 13 漂洋過海移民海外的客家人總統
- 14 臺灣早年最美的風景,關於「奉茶」的故事
- 15 臺灣足球迷得來不易的世界盃足球賽轉播史
- 16 臺灣銀行居然發行過吐瓦魯幣?
- 17 與中華民國紀年相同的國家你知道嗎?
- 冷地理
- 18 元首出國不用護照,靠這張紙就夠了
- 19 臺北市市民大道的前世與今生
- 20 全臺私有地比例最低的鄉鎮你一定不知道
- 21 松山非山、板橋非橋,臺灣日式地名你知多少?
- 22 南機場夜市的機場跟飛機到底藏在哪裡?
- 23 既然縣裡沒有雲林,為什麼要叫雲林縣?
- 24 除了福爾摩沙之外,葡萄牙人還幫澎湖取了另一個名稱
- 25 回首時光停滯的社子島
- 26 野柳沒有柳樹,卻曾有過個恐怖名字
- 27 躲在臺北木柵的打卡地標「討厭鬼」到底是哪裡?
- 28 臺北市公車號次那麼多,為你解答車號編碼的秘密
- 29 臺北捷運不迷航,出口原來是這樣編號
- 30 臺灣五條重要公路的起點全擠在一個小小十字路口上
- 31 臺灣第一條鐵路差點就要用廢料建造
- 32 忠孝東路走九遍真的很累人,細說臺北市的道路故事
- 冷藝文
- 33 山頂的黑狗兄其實是位瑞士牧羊人?
- 34 北故宮、南故宮,最早的故宮卻是在臺中誕生
- 35 神明遶境出巡的 GPS 導航,路關牌是什麼你知道嗎?
- 36 政治立場對立的歌曲〈美麗島〉與〈少年中國〉都出自同位創作者
- 37 常用卻沒發現的和制漢語,臺日的語言文化對抗
- 38 魚苗怎麼數才不會出錯,來,唱給你聽
- 39 最早到台灣取景的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砲艇》
- 40 擁抱愛情的模樣,五月天的同志愛情歌曲
- 41 發現臺灣最早史前人類「左鎮人」的學者,其實是位考古素人
- 42 華人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金馬獎」的由來
- 43 跟中國的華山八竿子打不著的臺北華山文創園區
- 44 想從兩廳院的五號門入場,先看看自己的身分地位吧!
- 45 關於 KANO,除了棒球還有你所不知道的事
- 冷生活
- 46 送肉粽可以吃嗎?生人勿近的民俗活動
- 47 中研院、中科院、工研院,傻傻分不清楚
- 48 刈包怎麼唸?我都唸「刈」那你呢?
- 49 古時候的清明節不掃墓,其實都在做這件事
- 50 民眾最關心的「小確幸」,年假放假規則告訴你
- 51 出自臺中的美味記憶,蘋果麵包與鹹蛋糕
- 52 從原住民的命名方式當個生活智慧王
- 53 原住民朋友體能厲害的秘密就藏在血液裡
- 54 未成年不得食用茯苓糕
- 55 小西點與馬卡紅的甜點界土洋至尊對決
- 56 身分證字號中消失的英文字母
- 57 身分證字號與統一編號的檢查碼不只是數學公式也是有其意義
- 58 肥皂的閩南語你可能唸,但你知道由來嗎?
- 59 國中小學通用的上課鐘聲是誰決定的?
- 60 被稱做「五百萬」的大傘為什麼名字比身價還貴?
- 61 為什麼棒球比賽輸了要去吃鍋貼?
- 62 喪禮出現的罐頭塔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 63 黑道急救站,專門服務道上弟兄的醫院
- 64 激勵人心的傳統小點「狀元糕」
- 65 臺灣日本禮金習俗大不同,包錯可就糗了
- 66 颱風與 Typhoon 到底是誰翻譯誰?
- 67 選舉圈選專用印章圖騰是怎麼決定的
- 68 關於傳統麵線的紅白大對抗
- 69 霞海城隍業務繁忙,顧陰間還要牽紅線
- 70 鯖魚罐頭也分顏色,難道是要戰南北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6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