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詞, 原來是這個意思
- 點閱:257
- 作者: 許暉作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出版年:2020[民109]
- ISBN:978-986-489-391-1 ; 986-489-391-2
- 格式:EPUB
- 版次:初版
- 附註:暢銷十萬本特別版 封面編次名稱: 一日一詞, 精選365
- 系列書: 這個詞, 原來是這個意思,本系列共6本,連載中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第一輯,創下連續36週高踞誠品書店排行榜佳績!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一到五輯總銷售10,0000冊,掀起兩岸中文國學書熱潮!
「什麼,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這些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匯集一到五輯之精華,嚴選出365個字詞解釋!讓國學行家許暉帶我們重回語文的歷史現場,了解詞條的由來與演變,一天讀1則,每天5分鐘,讓你既長見識又長知識,從此再也不會誤用詞語了!
以下這些詞,你知道它們的由來與演變而來的用法嗎?
原來「楷模」是兩棵樹、「翡翠」本是一種鳥!
原來「添丁」不是指生兒子,而是不吉利的徵兆!
原來「抽屜」不是桌子的一部分,而是形容棺材!
原來「如花似玉」並不是拿來形容女生,而是形容男生!
還有「三八」為何是罵女人的話?閉門羹為什麼和妓院有關?
另外,「其貌不揚」到底是有多醜?「三姑六婆」是哪三姑跟哪六婆?「徐娘半老」為什麼一定要姓徐?毛病為什麼會跟「毛」有關?還有「門外漢」為什麼是指蘇東坡!甚至「骯髒」本來是讚美之詞,為什麼如今卻變成了貶抑詞呢?而且「掛羊頭賣狗肉」本來掛的明明是牛頭、賣的是馬肉!甚至「過街老鼠」本來應該是「過街兔子」才對!
你相信嗎?語言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看完本書,你再也不會錯用跟濫用中文了!
- 「一寸光陰」為什麼是用「寸」來衡量?
- 「一日三餐」原來始於漢代
- 「一生一世」有多久?
- 「一抔黃土」為什麼是指墳墓?
- 「一剎那」是多長時間?
- 「一頓飯」為什麼是用「頓」來計算?
- 「九五之尊」為什麼用來指皇帝?
- 「人妖」原來是指人為的災禍
- 「人盡可夫」原來不是形容女人淫蕩
- 「入鄉隨俗」到底是什麼樣的禮節?
- 「八拜之交」真的是拜了八次嗎?
- 「十八層地獄」是哪十八層?
- 「丈夫」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三八」為什麼是罵女人的話?
- 「三寸金蓮」是誰發明的?
- 「三生有幸」是如何變成客套話的?
- 「三更半夜」原來有陰謀的含義
- 「三姑六婆」是哪三姑跟哪六婆?
- 「三長兩短」原來是捆棺材的方法
- 「三宮六院」是哪三宮和哪六院?
- 「三教九流」實際是指哪些職業?
- 「三腳貓」原來是從飛熊變化而來的
- 「上下其手」是調戲女性嗎?
- 「上當」原來是指上當鋪典當
- 「下流」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
- 「下海」竟然是指妓女接客
- 「丫鬟」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乞丐」為什麼是指乞討的人?
- 「千金」原來是指男孩兒
- 「大手筆」原來專指朝廷詔書
- 「大放厥詞」原來是讚美文章寫得好!
- 「大紅大紫」為什麼是比喻顯赫?
- 「大駕光臨」原來只能用於皇帝
- 「子虛烏有」原來是兩個人
- 「小丑」原來是指微賤之輩
- 「小李」原來是扒手的代稱
- 「小鳥依人」原來是形容男人
- 「不分軒輊」的「軒輊」是什麼東西?
- 「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
- 「不倒翁」原來是勸酒的用具
- 「不齒」的「齒」原來是排座次
- 「五十步笑百步」原來是指打仗逃跑
- 「五花八門」是哪「五花」跟哪「八門」?
- 「五雷轟頂」是五種雷還是被雷轟五次?
- 「五福臨門」是指哪五福?
- 「介紹」原來是一種傳話的禮儀
- 「元寶」的「元」原來是指年號
- 「內子」是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 「公主」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天之驕子」是指誰?
- 「天字第一號」的來歷是什麼?
- 「天衣無縫」原來是佛教用語
- 「天花亂墜」是形容說話動聽漂亮嗎?
- 「太平」原來是指連續二十七年豐收
- 「太師椅」原來是以秦檜的官銜命名
- 「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
- 「弔唁」原來是兩件事
- 「斤斤計較」原來是稱讚人明察秋毫
- 「方丈」原來是一座山
- 「方舟」原來是大夫所乘的船
- 「月老」為什麼是指媒人?
- 「月黑風高」原來是出自兩項罪名
- 「比翼鳥」到底是什麼樣的鳥?
- 「毛病」為什麼跟「毛」有關?
- 「牛鬼蛇神」原來是佛法的守護神
- 「兄台」為什麼是對朋友的敬稱?
- 「充耳不聞」的「充耳」原來是耳塞
- 「出恭」為什麼是指上廁所?
- 「出爾反爾」原來不是反覆無常
- 「匆匆」原來應該是「勿勿」
- 「半截入土」原來是指已經過了半年
- 「布袋」原來是上門女婿的謔稱
- 「平易近人」原來是形容政事簡易
- 「打交道」為什麼要使勁兒「打」?
- 「打耳光」原來是模擬割耳朵的戰爭行為
- 「打草驚蛇」原來是形容兩個貪官
- 「未雨綢繆」為什麼是比喻事先預防?
- 「正室」跟「側室」原來不是指妻跟妾
- 「玉樹臨風」的「玉樹」原來是槐樹
- 「瓜葛」是指什麼樣的關係呢?
- 「甘心」原來是快意殺戮的婉詞
- 「甘露」到底是指什麼東西?
- 「白丁」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先烈」原來是指祖先的功業
- 「光棍」為什麼是比喻單身漢?
- 「印堂」為什麼是指兩眉之間?
- 「同僚」為什麼是指同事?
- 「名」和「字」原來是兩回事
- 「名堂」為什麼是指花招?
- 「在下」原來是裹腿布
- 「在劫難逃」的「劫」原來指的是時間
- 「地主」原來是土地神
- 「如花似玉」原來是形容男子
- 「如願」原來是彭澤湖神的婢女
- 「宇宙」原來是指屋簷和棟樑
- 「百姓」原來是指官員
- 「竹報平安」為什麼是指報平安的家信?
- 「老夫」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老鴇」為什麼會變成妓院老闆娘的蔑稱呢?
- 「老頭子」原來是指乾隆
- 「作主」原來是製作神位
- 「作家」原來是管理家務
- 「作梗」原來是指鬼害人
- 「別來無恙」是怎麼變成問候語的?
- 「吝嗇」原來是對大地母親的讚美
- 「含糊」原來應該是「含胡」
- 「吹噓」原來是指互相幫助、提拔人才
- 「呆若木雞」原來是指凶猛的鬥雞
- 「希望」原來是仰望星星
- 「弄璋之喜」原來是指生兒子
- 「忌諱」原來不能用在活人身上
- 「戒指」原來是皇帝寵幸后妃的標誌
- 「杏林」為什麼用來指醫界?
- 「杜撰」原來真的是姓杜的人撰寫
- 「每況愈下」的本意是什麼?
- 「牢騷」原來是刷馬時的哀嘆
- 「角色」原來與飲酒等級有關
- 「足下」為什麼是尊稱?
- 「身懷六甲」為什麼是表示懷孕?
- 「佩服」為什麼跟衣服有關?
- 「兔兒爺」為什麼是比喻男同性戀?
- 「兔崽子」原來是對男妓的蔑稱
- 「其貌不揚」到底有多醜
- 「周旋」原來是中規中矩的禮儀
- 「和尚」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固若金湯」的「金湯」指的是什麼?
- 「夜貓子」原來是指鴟鵂這種怪鳥
- 「妯娌」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姑息」為什麼會養奸?
- 「姓」和「氏」原來有差別
- 「孟婆湯」的「孟婆」原來是風神
- 「孤注」竟然指的是人
- 「尚方寶劍」的「尚方」原來是官署名
- 「居心叵測」的「叵測」原來是讚美的詞
- 「怪哉」原來是一種訴冤的蟲子
- 「抽屜」原來是一種棺材
- 「拐杖」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拔河」拔的為什麼是「河」?
- 「拔得頭籌」拔的是什麼「籌」?
- 「招搖」原來是一顆星星
- 「放肆」原來是指死人
- 「明目張膽」原來是讚美的詞
- 「東西」為什麼不叫「南北」?
- 「東床快婿」最早是指誰?
- 「河東獅吼」是誰在吼?
- 「狀元」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狗血噴頭」為什麼不是用別種動物的血?
- 「狗拿耗子」並沒有多管閒事
- 「空穴來風」原來是指有根有據
- 「虎威」竟然是老虎身上的骨頭
- 「金枝玉葉」為什麼用來比喻皇家子孫?
- 「長舌婦」原來是指哪個女人?
- 「門外漢」原來是指蘇東坡
- 「門神」的來歷是什麼?
- 「青樓」原來是帝王的居所
- 「信件」為什麼用「封」來計量?
- 「哄堂大笑」原來是出自一項有趣的制度
- 「城府」為什麼是比喻人有心機?
- 「城隍廟」的「城隍」是什麼神?
- 「客氣」是如何變成客套話的?
- 「後來居上」原來是貶義詞
- 「急急如律令」原來是公文用語
- 「怨女」原來就是古代的「剩女」
- 「指名道姓」為什麼是不禮貌的行為?
- 「指桑罵槐」原來是對官府的刻骨詛咒
- 「按圖索驥」的「圖」是什麼圖?
- 「挑釁」原來跟祭祀有關
- 「星期」原來是指浪漫的婚期
- 「洞房」原來不是指婚房
- 「狡猾」原來是一項罪名
- 「皇親」和「國戚」的地位原來大不相同
- 「相撲」原來出自「角抵」之戲
- 「秋老虎」原來應該是「秋老火」
- 「紅男綠女」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紈絝子弟」的紈絝是甚麼東西?
- 「美男」、「美女」原來都是周代的間諜
- 「胎教」原來自古就有
- 「胡椒」的「胡」是指哪個國家?
- 「苦酒」原來是醋的別名
- 「英雄」原來跟性別無關
- 「英雄氣短」原來是對科舉考試的譴責
- 「郎中」為什麼是尊稱醫生?
- 「革命」原來古今的意義大不相同
- 「風調雨順」原來是指四大金剛
- 「風靡」原來是形容廚刀太鋒利
- 「風騷」原來是褒義詞
- 「飛揚跋扈」的「跋扈」是什麼?
- 「飛黃騰達」的「飛黃」是什麼?
- 「食言而肥」真的是把話吃下去嗎?
- 「食指大動」為什麼是形容口福呢?
- 「首級」為什麼是指腦袋?
- 「首飾」原來是指男人戴的帽子
- 「倒霉」倒的是什麼「霉」?
- 「借光」借的是什麼光?
- 「冤家」是可恨還是可愛?
- 「員外」原來是個官銜
- 「宴爾新婚」是祝福語嗎?
- 「家室」原來分別指夫、妻
- 「家累」原來是指家財萬貫
- 「家賊」原來是豢養的刺客
- 「差強人意」原來是誇讚之詞
- 「座右銘」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 「弱冠」是指幾歲的男子?
- 「徐娘半老」的徐娘是誰?
- 「徒步」原來是指平民老百姓
- 「捉刀」和「捉筆」絕對不能混用
- 「旁門左道」為什麼是指邪道?
- 「時髦」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的?
- 「書信」原來指傳遞信劄的人
- 「書香」的「香」究竟是什麼香?
- 「桑梓」為什麼是指故鄉?
- 「浪子」從來不可羨
- 「浮以大白」原來是指罰酒
- 「烈士」原來不用犧牲生命
- 「狼狽」原來不是兩種動物
- 「破天荒」為什麼是形容新鮮事?
- 「胴體」可以用來形容女人裸體嗎?
- 「臭味相投」原來是褒義詞
- 「荒誕」原來是一種愛說大話的怪獸
- 「蚍蜉撼大樹」的「蚍蜉」原來是大螞蟻
- 「討厭」原來是巫術用語
- 「逆鱗」為什麼是比喻人主之怒?
- 「陛下」為什麼是對皇帝的敬稱?
- 「馬虎」為什麼用馬跟虎連在一起來形容粗心?
- 「馬桶」為什麼用馬來命名?
- 「馬路」是專門提供馬走的路嗎?
- 「骨瘦如柴」原來是由「骨瘦如豺」而來
- 「鬼畫符」的「符」是什麼東西?
- 「假髮」原來是流行髮飾
- 「唯唯諾諾」原來是古人應答的聲音
- 「婊子」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康莊大道」是條什麼樣的道路呢?
- 「張冠李戴」的「張」和「李」究竟是指誰?
- 「得過且過」原來是鳥叫聲
- 「得饒人處且饒人」原來是指下棋讓先
- 「授人以柄」原來是指彗星
- 「掛羊頭賣狗肉」原來是掛牛頭賣馬肉
- 「採花」原來是比喻美好的愛情
- 「望洋興嘆」的「望洋」原來是一種眼病
- 「欲蓋彌彰」想要掩蓋的到底是什麼壞事?
- 「殺手鐧」其實應該是「撒手鐧」
- 「添丁」原來是凶兆
- 「現世報」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
- 「笨蛋」原來並不笨
- 「紳士」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荼毒」為什麼有殘害的意思?
- 「訛詐」的「訛」原來是一種神獸?
- 「連理」原來是兩棵樹
- 「連襟」原來是形容友情
- 「閉門羹」原來是出自妓女之手
- 「博弈」原來是兩種不同的遊戲
- 「喝墨水」竟然是真的喝
- 「喬裝」原來是踩高蹺的表演
- 「喬遷」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 「報復」原來也可以指報恩
- 「媒妁之言」的「媒」和「妁」原來是不同的人
- 「寒毛」就是「汗毛」嗎?
- 「尊嚴」原來是對父母的敬稱
- 「尋常」原來是度量單位
- 「尋短見」為什麼用來比喻自殺?
- 「悲觀」原來不是指消極失望
- 「惡客」原來專指不飲酒的客人
- 「掌上明珠」原來最早是形容情人
- 「掣肘」為什麼是指阻撓?
- 「揮霍」原來是形容雜技表演
- 「敦倫」原來是房事的隱語
- 「渾蛋」這個罵人話是怎麼來的?
- 「無它」原來是問候「你家裡沒有蛇吧?」
- 「無所不用其極」原來是褒義詞
- 「無賴」原來不是浪蕩子
- 「犀牛望月」為什麼是比喻長久盼望?
- 「琵琶別抱」為什麼是比喻婦女改嫁?
- 「登徒子」為什麼是好色之徒?
- 「登基」原來應該是「登極」
- 「窗戶」原來是指窗和門
- 「結縭」為什麼是指成婚?
- 「蛛絲馬跡」中的「馬」是什麼馬?
- 「貴庚」為什麼是詢問年齡的敬語?
- 「買春」原來是去買酒
- 「買路錢」原來是出喪時撒的紙錢
- 「貼身」原來是陪嫁的妾
- 「開天窗」原來是比喻侵吞財務
- 「開先河」為什麼要以河為先?
- 「開葷」開的是什麼「葷」?
- 「陽臺」原來是指男女歡會的場所
- 「順手牽羊」原來並不是貶義詞
- 「黑暗」原來是犀牛角的別名
- 「亂點鴛鴦」原來是做好事
- 「傻瓜」的「瓜」指的是什麼瓜?
- 「想當然」最早是想什麼?
- 「愁眉」原來是女子美麗的眉妝
- 「感冒」原來是官場用語
- 「搖錢樹」原來是形容妓女
- 「斟酌」原來是兩種倒酒方法
- 「新郎」原來是指新科進士
- 「楷模」原來是指兩棵樹
- 「歃血而盟」是要如何立盟?
- 「當頭棒喝」原來是禪宗用語
- 「禁臠」是什麼東西?
- 「筷子」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 「節哀順變」原來只能慰問遭父母之喪的友人
- 「腳色」的稱謂跟「腳」有什麼關係?
- 「落成」原來是一種祭禮
- 「號子」為什麼是監獄牢房的代稱?
- 「跳槽」原來是青樓用語
- 「遇人不淑」原來只能出自已婚女性之口
- 「雷同」為什麼跟打雷有關?
- 「鼓噪」原來是軍事術語
- 「僥倖」為什麼會有意外的意思?
- 「墊背」原來是往死人身下墊錢
- 「壽終正寢」的「正寢」是什麼地方?
- 「對手」為什麼跟「手」有關?
- 「慘綠少年」為什麼是形容風度翩翩的男子?
- 「敲竹槓」的由來
- 「滿城風雨」原來是形容秋景
- 「漢子」原來是罵人的話
-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 「筵席」原來是嚴格的禮儀制度
- 「翡翠」原來是一種鳥
- 「與虎謀皮」原來是「與狐謀皮」
- 「骯髒」原來是讚美的詞
- 「魂飛魄散」的魂為什麼會飛?魄為什麼是散?
- 「墳墓」在古今有什麼差別?
- 「撲滿」為什麼用來稱呼存錢罐?
- 「誕生」原來專指帝王出生
- 「談何容易」原來誤用了兩千年
- 「曇花一現」的「曇花」是什麼花?
- 「燈紅酒綠」的酒原來真是綠色的
- 「縣官」原來是稱呼皇帝的
- 「醍醐灌頂」的「醍醐」是什麼東西?
- 「隨和」原來是兩件寶物的並稱
- 「雕蟲小技」的蟲是什麼蟲?
- 「鴛鴦」原來是指兄弟
- 「壓歲錢」原來是要趨吉避凶
- 「應酬」原來是飲酒的禮節
- 「應聲蟲」原來真是一種怪蟲
- 「戴高帽」的高帽是什麼帽子?
- 「戴綠帽」為什麼是男人的奇恥大辱?
- 「膾炙人口」跟食物有關嗎?
- 「褻瀆」為什麼是指冒犯?
- 「謠言」是如何變成貶義詞的?
- 「隱疾」指的到底是什麼疾病?
- 「舊雨新知」為什麼是指朋友?
- 「藍本」為什麼是指底本?
- 「藏拙」是自謙之詞嗎?
- 「蟬聯」為什麼跟蟬有關?
- 「雜種」之類罵人話的起源是什麼?
- 「雞姦」原來跟雞毫無關係
- 「離鄉背井」的井原來不是指水井
- 「鞭策」原來都是指馬鞭
- 「穩操勝券」操的原來是左券
- 「臘月」為什麼要用「臘」命名?
- 「難兄難弟」是同病相憐嗎?
- 「靡靡之音」原來特指亡國之音
- 「饅頭」一詞是怎麼來的
- 「懸壺」為什麼是指行醫
- 「籌碼」原來跟「馬」大有關係
- 「爛醉如泥」的「泥」原來是種蟲子
- 「續弦」為什麼是指男性喪妻再娶?
- 「鰥夫」為什麼是指喪妻的男人?
- 「饕餮」為什麼是形容貪吃?
- 「戀棧」為什麼是比喻貪戀官位?
- 「靈柩」原來不是棺材
- 「靈犀」原來是一種神獸
- 「蠻夷戎狄」原來並非蔑稱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25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