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30
本期內容簡介
工業機器人:無中生智
利用5G連結、蒐集、整合,
從設計到服務流程的各類大數據;
以及雲端運算、資訊安全等資通訊技術,
使得制定生產策略支援即時決策的模式變得更智慧;
最終藉由AI妥善處理複雜管理流程,
達成最佳化生產目標。
預估結合上述智慧製造元素的全球市場規模,
將從2018年的1,560億美元,到了2025年3,010億美元。
相較於過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以擅長的辨識、分類、預測等電腦演算法,
實現人類大腦的思考模式。
工業人工智慧(Industr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AI),
則專注於開發、驗證和部署各類不同的機器學習演算法,
以實現可持續性在工業應用的系統科學。
以及雲端運算、資訊安全等資通訊技術,
使得制定生產策略支援即時決策的模式變得更智慧;
最終藉由AI妥善處理複雜管理流程,
達成最佳化生產目標。
預估結合上述智慧製造元素的全球市場規模,
將從2018年的1,560億美元,到了2025年3,010億美元。
相較於過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以擅長的辨識、分類、預測等電腦演算法,
實現人類大腦的思考模式。
工業人工智慧(Industr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AI),
則專注於開發、驗證和部署各類不同的機器學習演算法,
以實現可持續性在工業應用的系統科學。
- 編者的話 智慧工業機器人正蓄勢待發(第6頁)
- 產業觀察 可視化概念打造新世代HMI 工業物聯網更貼合使用需求(第8頁)
- CoverStory 封面故事(第12頁)
- 工業用機器人 2020市場現況與發展趨勢(第14頁)
- 工業機器人AMR 串連關鍵移載平台(第20頁)
- AI.R.落實工業人工智慧商機(第26頁)
- 機械視角 台製電動車硬軟體並駕齊驅(第32頁)
- Focus 專題報導(第40頁)
- 疫情改變物流業面貌 啟動智慧化方能因應新變局(第40頁)
- 智慧物流願景非一蹴可及 做好準備效益才能浮現(第46頁)
- 應用焦點(第52頁)
- 氣候劇變天災規模漸大 防救災系統也需與時俱進(第52頁)
- 智慧防疫跨域整合 數位引擎推動創新商機(第56頁)
- 市場脈動(第62頁)
- 新聞短波(第66頁)
- 技術特輯-能源技術(第74頁)
- 選擇最佳化振動感測器 增進風力發電機狀態監測(第74頁)
- 高能效儲能系統中多階拓撲之優勢(第81頁)
- PCB設計對點火IGBT 熱性能的影響(第86頁)
- 電力電子模型之頻率響應分析估測:Sinestream與PRBS(第90頁)
- 廣告索引(第9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