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需要完美,這世界也不需要完美。
因為不完美,我們才需要依靠彼此,連結彼此。
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
帶你重建內在安全感,修復情感連結,
找回自尊與自我存在的價值,成為最有力量的完整自我。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榮格,瑞士心理學家
世界越喧囂,對愛與肯定的心理飢餓就越強烈。
你常以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你會一直看電腦滑手機,不見得要找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網頁?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但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
這些行為的背後,是你渴望溫暖的吶喊。放任愛與關懷的缺失,內心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第一本回應現代人孤寂心理狀態的專書,
化解情感失調,找回安頓自我的力量。
本書作者、知名的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長年在諮商實務中看見許多人因為早年生命的情感缺失或受創等因素,內心發生孤寂感,以至於缺乏關注自己,也失去好好照顧自己的興趣與活力。還有些人因為害怕孤伶伶一個人會無法面對生活變化與挑戰,寧可選擇困在充滿孤寂感、假面的人際關係中,無法斷開依賴,於是在周而復始的親密感失落與疏離感中,日漸憔悴。
你是否正處於孤寂中?檢視你的孤寂訊號:
• 你會用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 你感覺常處於一種空洞和空虛中,覺得沒有重心,心空空的。
• 你有種對生活日復一日的迷茫感和厭倦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 你會盲目地購物,或不斷地逛街,或無法克制地瀏覽購物網頁。
• 你常常出現這世界有自己和沒有自己根本沒差的念頭。
• 你感覺對人生充滿疲倦感,有種「若明天就死掉了該有多好」的想法。
• 你常有一種好想找人的念頭,又會出現根本沒有人可以找的失落感覺。
•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你常產生一種格格不入感,覺得被這世界排拒。
• 你常發生覺得和周圍的人無法溝通的狀態,很難被理解,也很難理解別人的疏離感。
• 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引發你的興趣或動力,你認為自己是全然的孤獨。
• 你會一直瀏覽網路,無目的,也沒有涉獵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停留的頁面。
• 你一直強烈地渴望伴侶,或是有一個什麼人能陪在你身邊。
• 你常想像會不會有個人突然關注你、關心你,那會讓你覺得好像活著還有一些價值感、存在感。
• 你很害怕假日,或是夜晚下班後的時間,那種沒有人可以找、沒人可以陪伴說話的感覺,讓你覺得恐慌。
•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時,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然後出現寂寞感。
(以上越多項符合,代表孤寂感越強烈。)
★30堂課啟動親近自己的意願,療癒孤寂:
如果你已體察到了自己的孤寂感,也深感這種內心處於斷裂和封閉的狀態,已為自己帶來許多身體和精神方面的不適,那麼,這本書將能與你有所連結:
.覺察15種孤寂訊號,檢視內心是否住著一個孤寂的小孩?
.回溯生命歷程,理解與接納自己的傷。
.深入孤寂的內心世界,感受不信任、失落、低自尊、害怕社交的深層心理。
.培養健康孤獨的能力,即使一個人,卻不陷入孤寂。
.六階段修復練習,做一個內在情感安穩的人,與他人建立正向連結。
親密和愛,是人的需求之一,唯有能經驗到親密與愛,人的內在才能保有溫暖及感動。縱使生活遭逢不如意的風暴,但因為有完整的自我與健康合宜的關係,就能以最短的時間從挫折與失落中回穩。
真實完整的你,才能擁有真實完整的關係。
陪自己如實感受,連結想接觸的人和世界,你將成為最有力量的自己!
1. 成為自己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做自己最好的照顧者:《療癒孤寂》
https://youtu.be/HMw-SP6bDNc
2. 餵不飽的心靈,一切都是童年的錯:《療癒孤寂》
https://youtu.be/dw8F3A1cuts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榮格,瑞士心理學家
世界越喧囂,對愛與肯定的心理飢餓就越強烈。
你常以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你會一直看電腦滑手機,不見得要找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網頁?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但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
這些行為的背後,是你渴望溫暖的吶喊。放任愛與關懷的缺失,內心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第一本回應現代人孤寂心理狀態的專書,
化解情感失調,找回安頓自我的力量。
本書作者、知名的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長年在諮商實務中看見許多人因為早年生命的情感缺失或受創等因素,內心發生孤寂感,以至於缺乏關注自己,也失去好好照顧自己的興趣與活力。還有些人因為害怕孤伶伶一個人會無法面對生活變化與挑戰,寧可選擇困在充滿孤寂感、假面的人際關係中,無法斷開依賴,於是在周而復始的親密感失落與疏離感中,日漸憔悴。
你是否正處於孤寂中?檢視你的孤寂訊號:
• 你會用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 你感覺常處於一種空洞和空虛中,覺得沒有重心,心空空的。
• 你有種對生活日復一日的迷茫感和厭倦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 你會盲目地購物,或不斷地逛街,或無法克制地瀏覽購物網頁。
• 你常常出現這世界有自己和沒有自己根本沒差的念頭。
• 你感覺對人生充滿疲倦感,有種「若明天就死掉了該有多好」的想法。
• 你常有一種好想找人的念頭,又會出現根本沒有人可以找的失落感覺。
•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你常產生一種格格不入感,覺得被這世界排拒。
• 你常發生覺得和周圍的人無法溝通的狀態,很難被理解,也很難理解別人的疏離感。
• 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引發你的興趣或動力,你認為自己是全然的孤獨。
• 你會一直瀏覽網路,無目的,也沒有涉獵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停留的頁面。
• 你一直強烈地渴望伴侶,或是有一個什麼人能陪在你身邊。
• 你常想像會不會有個人突然關注你、關心你,那會讓你覺得好像活著還有一些價值感、存在感。
• 你很害怕假日,或是夜晚下班後的時間,那種沒有人可以找、沒人可以陪伴說話的感覺,讓你覺得恐慌。
•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時,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然後出現寂寞感。
(以上越多項符合,代表孤寂感越強烈。)
★30堂課啟動親近自己的意願,療癒孤寂:
如果你已體察到了自己的孤寂感,也深感這種內心處於斷裂和封閉的狀態,已為自己帶來許多身體和精神方面的不適,那麼,這本書將能與你有所連結:
.覺察15種孤寂訊號,檢視內心是否住著一個孤寂的小孩?
.回溯生命歷程,理解與接納自己的傷。
.深入孤寂的內心世界,感受不信任、失落、低自尊、害怕社交的深層心理。
.培養健康孤獨的能力,即使一個人,卻不陷入孤寂。
.六階段修復練習,做一個內在情感安穩的人,與他人建立正向連結。
親密和愛,是人的需求之一,唯有能經驗到親密與愛,人的內在才能保有溫暖及感動。縱使生活遭逢不如意的風暴,但因為有完整的自我與健康合宜的關係,就能以最短的時間從挫折與失落中回穩。
真實完整的你,才能擁有真實完整的關係。
陪自己如實感受,連結想接觸的人和世界,你將成為最有力量的自己!
1. 成為自己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做自己最好的照顧者:《療癒孤寂》
https://youtu.be/HMw-SP6bDNc
2. 餵不飽的心靈,一切都是童年的錯:《療癒孤寂》
https://youtu.be/dw8F3A1cuts
- 封面
- 書名頁
- 自序 成為自己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做自己最好的照顧者
- 第一章 孤寂成傷,你的身心都記得
- 01 孤寂讓人慌
- 02 成熟的你,可以孤獨但不能孤寂
- 03 孤立?疏離?失落?斷裂?關於童年的情感缺失經驗
- 04 原來年少時,就已靠向孤寂
- 05 孤寂對身心的殺傷力
- 06 匆忙的社會,餵不飽的心理飢餓
- 第二章 回溯孤寂,那些生命歷程的痕跡
- 07 因為不安全感而逃避依戀關係
- 08 愛與正向情感匱乏,對自己的情緒感受麻木
- 09 對「和人相處」感到陌生和不安,寧可戀物
- 10 在這情感疏離及壓抑的社會啊
- 11 童年缺乏信任及親密感,造成對關係的絕望
- 12 負面的人際經驗,導致不完整的自我
- 第三章 走入孤寂者的內心世界
- 13 害怕失落,無法面對分離
- 14 需要溫暖卻不敢承諾,矛盾的人際關係
- 15 有一種自我保護色叫疏離
- 16 「做什麼都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 17 對人對己都失去信任感
- 18 憂鬱、焦慮及壓抑的人生
- 第四章 勇於健康孤獨,擁抱不完美的世界
- 19 能與自己建立深層關係,才能與別人建立深層關係
- 20 學習對人好奇,產生共鳴的情感
- 21 以情感連結及友善回應他人
- 22 重新打造內心的安全避風港
- 23 承認我們都是脆弱的人,需要彼此
- 24 領會健康的孤獨,發展合宜真誠的關係
- 第五章 擁抱及愛回內在孤寂的自己
- 25 修復練習第一階:允許你有感受,降低神經症反應
- 26 修復練習第二階:接納及安撫你的真實情緒
- 27 修復練習第三階:肯定你的存在「很好」
- 28 修復練習第四階:保持對自己的正向好奇與關注
- 29 修復練習第五階:學習在關係中傳達情感與正向表達
- 30 修復練習第六階:累積同步同調的情感連結
- 結語 搭建內在安穩的情感中心,做自己最真誠的夥伴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