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電子書未附D V D,不含影音​
 
這本書完全打破了「人體無可發掘」的迷思。
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帶領我們踏上一個不可置信又令人興奮的旅程,
進入一個全新而未知的世界。

 
姚.克勞德.楊伯特醫師經由內視鏡觀察皮膚下活體與移動的組織,
了解人體是依賴組織的連續性與人體的建築結構建構而出。
這與幾百年來人類所知悉,將組織從解剖學中「分隔開來」的概念相當不同。
經由書中所附的影片,我們得以清晰地視見內視鏡所展現出的細胞外基質與細胞,
打破讀者對人類解剖的舊有觀點。
 
在《人體筋膜結構》中,姚.克勞德.楊伯特醫師提到:
「細胞外架構和細胞是一樣重要的,且細胞並不負責組織形狀與外觀。」
經由精彩的影像展示,使治療活體組織的專業人員能得知——
在實際的治療當中,這些組織發生什麼事。
外科醫師、細胞科學家與所有治療人體的專業人員,都可以從這本書獲得嶄新的概念。
徒手治療師也會因此回顧並修正評估患者的方式,以及他們治療活體組織的手法。
 
好評推薦
 
本書中收錄了當今在解剖學上、人體力學上以及徒手治療領域上的領導者讚譽,
下列為他們對本書的評價:
 
無數的解剖書籍證明了我們不可置信,關於活體生物的結構設計的詳細知識,然而幾個世紀以來詳細的解剖觀察,讓我們覺得再沒有什麼是值得發掘的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這個迷思。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帶領我們踏上一個不可置信又令人興奮的旅程,進入一個全新而未知的世界。——吉姆奧斯曼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給了我們到達新大陸的地圖。姚.克勞德.楊伯特則發現了結締組織中的新世界——我邀請您在這本新書中探索這個世界,如同享受一場交響樂。我們應該先花一點時間看影像,然後再來閱讀這本美好的書籍。我說「美好」是因為我們只能驚嘆於照片與圖示的美麗。——艾達伯.伊.柯彭基
 
本書中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將他對組織的直接觀察當作一個手部外科醫師擴展到人類身體的概念。我邀請科學家與臨床醫事人員以開闊的心胸來細讀書中的內容。姚‧克勞德‧楊伯特醫生已為未來的臨床與科學進步撒下了種子。我對於這樣一個終生奉獻於落實外科科學的醫師,不能再給予更高的評價了。——湯瑪斯.芬德利
 
這本書的描述方式以及圖示令人驚嘆,對於長久以來根據固定在脊椎不同部位連接點上的向量生物力學模式中僵硬的數學公式來說,是一種新的研究方式。本書的模式使得局部的解剖組織得以快速而簡單地針對被施加的外力做新重新配置,概念遠遠超過簡單的解剖描述。——舒爾格.萊克葉斯基
 
本書的活體筋膜影像以不可置信的程度衝撞讀者。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所發現的,可以算是一個「新的」系統——這個系統一旦被看見,就無可推翻。他的研究工作呈現出分布於全體的液體、膠質與纖維系統的高度適應性,可以對施加於他們的外力做出即時且內在的反應。——湯瑪斯.邁爾斯
 
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所說持續改變的微空泡與微纖維,是完全與生物張拉整體模式相符合的,並且在組織方式的每個層面中都會發生,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在生命中注入了理論性的模式。——史蒂芬.萊文
 
姚.克勞德.楊伯特博士的內視鏡觀察結果確認了我在治療過程中在手指與手上所感覺到的,手術後或是外傷後皮膚下的組織層滑動受限。他們更進一步地確認了我自己對於複雜的膠原蛋白以及疏鬆結締組織層所創造出來的錯綜複雜的關係,是遍布在活體身體的各個解剖構造之間的。——威廉.傅立葉


作者簡介
 
姚.克勞德.楊伯特(Jean-Claude GUIMBERTEAU)
 
姚.克勞德.楊伯特醫師是阿基坦主要研究所(Institut Aquitain de la Main) 的前任董事以及法國整形外科學會(French Society for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SOFCPRE)2011-2012的前主席。

 
他研究肌腱生理學的構造與功能,也是二次屈肌肌腱修復技術的開創者。對人體生物學的最大貢獻是使用影像內視鏡來研究活體內的筋膜結構,創造新的活體組織解剖學,與人類身體建築的新本體論。
 
柯林‧阿姆斯壯(Colin Armstrong)
 
柯林‧阿姆斯壯是在英國受訓的整骨醫師。他初入職場的前五年在辛巴威工作,現在則定居在法國,擁有超過30年的臨床經驗,並且曾在法國與英國深造。他的特殊專長包括小兒整骨醫學與懷孕期的整骨醫學,也是法國整骨學院的創辦人之一。
 
譯者簡介
 
徐其昭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現任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曾任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物理治療組長。譯作:《神經肌肉治療手冊:如何有效按摩治療慢性肌筋膜疼痛》、《完全按摩寶典:全方位按摩操作技巧指導手冊》。專長:骨骼肌肉系統物理治療、人體工學、運動醫學。


  • 書封
  • 版權頁
  • 目錄
  • 前言
  • 致謝
  • 貢獻者列表
  • 本書的使用說明
  • 詞彙表
  • 概要介紹
    • 活體生物的歷史與建築結構
    • 一個外科醫師的觀察
    • 手術探險的回歸
    • 組織內的內視鏡
  • 1 組織的連續性
    • 組織彈性的早期理論
    • 手術前後的組織內內視鏡形成新的範例
    • 一般的解剖結論
    • 詳細的解剖結論
    • 總結
    • 紅索問題
  • 2 纖維的連續性與形狀
    • 多微空泡網絡的構造性角色
    • 纖維性架構
    • 結構性形狀的概念
    • 紅索問題
  • 3 活動力與適應力
    • 在活動中維持組織的連續性
    • 纖維絲與纖維在動作中的機械力學行為
    • 整體機械力的結果
    • 紅索問題
  • 4 細胞與纖維性建築結構的關係
    • 細胞的形態與分布
    • 纖維與細胞的關係
    • 紅索問題
    • 結論
  • 5 空間排列,張拉整體與碎化幾何
    • 影響活體組織的物理現象
    • 平面表面的最大覆蓋面積:充滿二維空間
    • 充滿三維立體空間
    • 休息時與動作時的平衡概念
    • 形狀是如何抵抗重力的:張拉整體
    • 何謂碎化的組織方式?
    • 紅索問題
  • 6 多纖維網絡的適應力與調整力
    • 疤痕組織與沾黏
    • 巨空泡的變形
    • 細胞負荷過重
    • 徒手治療可觀察到的機械力影響
    • 紅索問題
  • 7 結締組織作為建築結構性的構造組織組成形狀的概念
    • 外觀是可以描述的
    • 外觀是有活動能力的
    • 外觀可以變得更複雜
  • 後記
    • 1. 為何大自然會使用空間中簡單卻不規則的多面體形狀建立複雜、變異性很大的形狀?
    • 2. 動作是預先就決定好的還是隨機的?
    • 3. 既然秩序與線性已經被證明這麼有效,為何會有不規則、混亂、碎化、非線性的組織方式?
    • 4. 這種多纖維系統是否有能力影響細胞的基因組過程?
  • 結論
  • 參考資料
  • 索引
紙本書 NT$ 1200
單本電子書
NT$ 78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