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師、REBT(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理情行為治療法創始者亞伯.艾里斯親傳弟子力作
本土首部將理情行為治療應用於親子教養的著作
不是孩子有問題,問題出在你的「想法」!
只要透過ABC DE五步驟,就能改善親子關係,爸媽不焦慮,孩子不叛逆!
現代父母真的是高焦慮的父母。他們非常用心的想給孩子所有的好處,把一切可以預先除去的學習障礙物都挪走,讓孩子穩穩地長大成為卓越人物。這麼多補習班廣告,網路上令人眼花撩亂的訊息要如何抉擇呢?頭痛啊!
但是家長現在的投資與付出的努力,真的有助於提升孩子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嗎?父母根據過去自己的經驗能夠勾勒出未來世界的面貌嗎?是不是要先想一想未來世界是什麼狀況?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適應生存呢?是不是需要先瞭解一下未來世界的工作環境及人際關係的狀況,再來規劃孩子的學習呢?
現代父母也非常用心經營親子關係,希望好好跟孩子溝通,培養像朋友一樣的關係。但是家長往往也有面對孩子的問題,難以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十分自責的困擾。現代父母真是難為!對自己期待高,失望相對就大。
其實情緒是有辦法學習認識的。藉著瞭解與轉換想法,可以降低情緒對親子關係的影響。這便是REBT(理情行為治療)的基本概念。
作者武自珍教授是心理學大師、REBT創始者亞伯.艾里斯親傳弟子,也曾在生命線和學生諮商中心,做過各式各樣的個案輔導。她從任教東海大學社工系以來,便經常進行各種親子關係講座,也因為是諮商心理師,她也輔導過各式各樣的親子案例。因為師承艾里斯,所以她將REBT應用於親子關係上,用以解除親子的各式焦慮情緒與緊張關係,成效卓著。本書便是她多年來實務經驗集結,書中有豐富案例與理論闡釋,是專業又實用的親子教養書。
〈好評推薦〉
臺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王偉華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理事長 吳福濱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何素秋
生命線總會顧問 陳宇嘉
大大的推薦這本書,不僅是對年輕的父母,或即將成為父母的年輕朋友們,讀後對孩子的教養會有很大的幫助;即便是像我這樣年紀的朋友,讀完也會對人生的過程有了豁然開朗的體悟。──臺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王偉華
臺灣有許多學生,從小到大只有念書和補習,生活單調壓力大,「全志盟」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推動「遵守承諾,愛伊原來的模樣」運動,愛每個孩子出生時,不同智慧的模樣,守護孩子平安快樂長大。親子關係是一門大學問,極力推薦學者武老師的《別當除草機父母》,書中完整呈現父母親責任與對應,給年輕父母提供精緻的建議做法。──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理事長 吳福濱
武老師數十年前引進「理情行為治療法」,成為許多助人作者在實務工作的利器,特別是充分運用在現代父母操煩不斷的親子關係議題上,這本《別當除草機父母》的出版,不僅能帶給許多父母在生活上最直接的引導,還能化解許多心中的疑惑,並強調親子互動的情緒處理及方法的運用。──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何素秋
- 〈推薦專文〉 瞭解自己和孩子心中的「小劇場」
- 〈推薦專文〉 實務與理論兼具的親子關係指引
- 〈前言〉 現代爸媽,請不要太焦慮
- 第1部 別讓情緒破壞你的用心
- 1 新一代父母新現象
- 2 認真父母的情緒挑戰
- 3 情緒與期待的關係
- 4 親子互動中隱藏的合情理與不合情理的信念
- 5 對行為的習慣性解釋造成情緒高漲
- 6 改變想法內容,可以轉換情緒程度
- 7 健康家庭不是沒有情緒壓力,而是能智慧地處理
- 第2部 REBT親子關係解方──練習用ABCDE轉換你的心情吧!
- 8 ABCDE掌握你的情緒
- 9 情緒ABCDE起步走!
- 10 新手媽媽的苦惱,怎麼這麼累啊!——因為你愛的人增多了
- 11 這個孩子存心跟我作對!——他只是個平凡有情緒的孩子!
- 12 我大聲吼叫,太失敗了!——不是失敗,只是一時受不了!
- 13 兄弟為什麼不能相親相愛?──因為他們是兄弟
- 14 孩子大吼大叫,他有情緒障礙嗎?──他只是個正在發展情緒的孩子
- 15 被孩子臉書封殺,孩子不信任我!——他們只是長大了
- 16 老師不能多體諒孩子一點嗎?——老師也是人!
- 17 兒子為什麼有心事都不跟我說?——孩子也是會擔心媽媽煩惱的
- 18 真受不了溺愛孩子的另一半——要怎麼樣想呢?
- 19 先生跟我管教方式不一樣,找我麻煩!——真的是這樣嗎?
- 20 怎麼一點都不緊張?——所以越緊張考得越好?
- 21 這是什麼態度?——只是一個受挫有人性孩子的態度
- 22 為什麼不認真練琴?——因為不是他選擇學鋼琴的
- 23 要怎麼跟青少年孩子說話啊?──太多改變使他們情緒波動
- 24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意見這麼多?──因為他準備成為大人了
- 第3部 不看眼下看未來──培養孩子成為未來世界的卓越者
- 25 現在父母為孩子預備的真的是未來需要的嗎?
- 26 面對新時代,需要新觀念
- 27 培養孩子任性,還是韌性?
- 28 協助孩子超越自我設限
- 29 成為孩子的啦啦隊長──如何鼓勵孩子?
- 30 培養孩子負責任的習慣
- 31 愛與管教從傾聽開始
- 32 培養孩子獨特性,成為他的優勢
- 33 開始認識孩子的優勢
- 34 情商高是未來領袖的特質
- 35 培養關心協助的溫暖性格
- 36 生命價值感的肯定力
- 37 會過日子是健康的關鍵
- 〈結語〉 父母的眼光與孩子的將來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