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時無刻不戴著面具。
哪怕摘掉偽裝的「假面具」後所暴露出來的「真面具」,
也是一個面具。
幾齣熱門的社會劇與極具爭議的殺人無罪判決,到底給社會帶來了什麼不一樣的省思?或許,我們有許多不平之鳴要撻伐犯罪者,但或許我們也可以選擇花一點時間,閱讀這本書,理解這些我們可能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成功整合,而他們對自己的人格面具的強力分裂仍然無能為力。
心理困擾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又該如何化解心理困擾?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隱藏在我們的人格面具特質之中。
【好評推薦】
專序推薦 海苔熊、李孟潮
掛名推薦 蘇絢慧、黃大米、莊博安、陳雪如、胡展誥
我們都需要面具保護自己,但許多人的情況是:戴久了面具,以為那就是自己,後續衍生出種種的心理症狀。我們需要將自我各個面向攤開,重新檢視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才能知道如何在各種場合中自由地展露樣貌,而非淪落於僵固的單一自我。本書將人格面具與精神疾患進一步連結與延伸,值得一讀。--------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人格特質就如同面具一樣,每個人會在不同的場合下,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質,帶上不同的人格面具。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是整合的,那麼他會活得很幸福、平靜;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存在著衝突、分裂,就可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
事實上,不管是焦慮、抑鬱還是完美主義、選擇困難、討好型人格……都是因為人們的人格特質存在著衝突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認識這種衝突,便找到了從心理困擾中解脫的辦法。本書將帶你走進奇妙的潛意識世界,發現、體會並化解我們不曾瞭解的內心衝突。
【本書特色】
書中不僅從專業的角度,解讀人格面具是如何在人的潛意識中發揮作用的,更是引用了諸多發生在諮詢室中的真實例子。讓讀者能夠瞭解真實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治療過程。
從具體的角度指明「我們內心的衝突」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在潛意識發揮作用的,幫助人們瞭解自己內心的複雜性,重尋平和、幸福的生活狀態。
對有的人來說,需要放下僵化的、厚重的人格面具,展現真我的童真,允許靈魂的黑暗浮現;對有的人,則要強化薄弱的人格面具,不能繼續赤裸奔走;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破碎、需要得到整合;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強化,需要不斷分化。
對於普通讀者、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學從業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啟迪之作。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隱藏在我們的人格面具特質之中。
【好評推薦】
專序推薦 海苔熊、李孟潮
掛名推薦 蘇絢慧、黃大米、莊博安、陳雪如、胡展誥
我們都需要面具保護自己,但許多人的情況是:戴久了面具,以為那就是自己,後續衍生出種種的心理症狀。我們需要將自我各個面向攤開,重新檢視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才能知道如何在各種場合中自由地展露樣貌,而非淪落於僵固的單一自我。本書將人格面具與精神疾患進一步連結與延伸,值得一讀。--------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人格特質就如同面具一樣,每個人會在不同的場合下,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質,帶上不同的人格面具。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是整合的,那麼他會活得很幸福、平靜;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存在著衝突、分裂,就可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
事實上,不管是焦慮、抑鬱還是完美主義、選擇困難、討好型人格……都是因為人們的人格特質存在著衝突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認識這種衝突,便找到了從心理困擾中解脫的辦法。本書將帶你走進奇妙的潛意識世界,發現、體會並化解我們不曾瞭解的內心衝突。
【本書特色】
書中不僅從專業的角度,解讀人格面具是如何在人的潛意識中發揮作用的,更是引用了諸多發生在諮詢室中的真實例子。讓讀者能夠瞭解真實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治療過程。
從具體的角度指明「我們內心的衝突」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在潛意識發揮作用的,幫助人們瞭解自己內心的複雜性,重尋平和、幸福的生活狀態。
對有的人來說,需要放下僵化的、厚重的人格面具,展現真我的童真,允許靈魂的黑暗浮現;對有的人,則要強化薄弱的人格面具,不能繼續赤裸奔走;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破碎、需要得到整合;有的人的人格面具太強化,需要不斷分化。
對於普通讀者、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學從業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啟迪之作。
- 前言(第4頁)
- 推薦序 靈魂煉金從人格面具出發/李孟潮(第9頁)
- 推薦序 讓這本書成為你改變人生的起點/海苔熊(第16頁)
- PART1 瞭解人格面具的祕密-認識你自己(第23頁)
- 什麼是人格面具?(第25頁)
- 有哪些人格面具?(第29頁)
- 人格面具的形成和轉化(第41頁)
- 錯綜複雜的人格面具關係(第48頁)
- 人格面具是人際關係的產物(第54頁)
- 心理障礙就是面具障礙(第59頁)
- PART2 你方唱罷,我登場-分裂的人格面具(第65頁)
- 自己與自己對決-人格分裂(第67頁)
- 掙脫不開的幻覺-思覺失調(第73頁)
- 穩定的不穩定-邊緣性人格障礙(第78頁)
- 躁狂與憂鬱交替上演-雙極性情感疾患(第84頁)
- 每個人都是「雙面人」-輕微分裂(第92頁)
- PART3 自己何必為難自己?-對抗的人格面具(第97頁)
- 糾纏不清的兩股勢力-強迫症(第99頁)
- 愛恨交織的情感糾葛-矛盾型依附(第109頁)
- 我是父母的提線木偶-雙重束縛(第114頁)
- 病態的審美意識-完美主義者(第119頁)
- 令人抓狂的選擇猶豫症-決策困難(第125頁)
-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第131頁)
- PART4 表裡如一的行得通嗎?-單一的人格面具(第137頁)
- 單面人的痛苦(第139頁)
- 人格障礙本就是面具單一(第144頁)
- 偷竊是讓父母難看的手段-衝動控制障礙(第149頁)
- PART5 掙脫束縛的牢籠-發作的人格面具(第155頁)
- 誰偷走了你的快樂?-憂鬱症(第157頁)
- 無病呻吟的心理病症-焦慮症(第170頁)
- 更徹底的人格分裂-歇斯底里症精神障礙(第173頁)
- 身在曹營,心在漢-游離的人格面具(第178頁)
- PART6 主導面具與潛在面具的拉鋸戰-面具干擾(第181頁)
- 為何總是事與願違?(第183頁)
- 失誤是無意識的目的-自我拆台(第188頁)
- 控制不住的強迫性恐懼(第194頁)
- 心理問題的軀體化-心身障礙(第200頁)
- PART7 所有的人際互動都是面具互動-投射(第207頁)
- 幻覺是壓抑的延伸(第209頁)
- 鬼是壓抑的面具投射到空氣中的結果(第213頁)
- 自演自導的假性互動(第217頁)
- 女人的直覺很準嗎-強大的投射性認同(第222頁)
- 用進廢退的面具-面具轉移(第226頁)
- PART8 面具≠假面具(第229頁)
- 假作真時真亦假-偽裝者的面具(第231頁)
-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演員(第236頁)
- 分裂的心與身-面具混亂(第241頁)
- 迷戀病人角色-做作型人格障(第247頁)
- PART9 心理障礙的治療:面具重建技術(第251頁)
- 面具治療的關鍵環節:面具分析(第253頁)
- 面具單一和面具分化不良的治療手段:分化(第269頁)
- 面具疏離、分裂和壓抑的治療手段:整合(第277頁)
- 面具發作、干擾和投射的治療手段:安置(第288頁)
- 面具的新建(第295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