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8指標選對終身醫療險保單
許多人認為終身醫療險已跟不上時代。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終身醫療險可以補足「非醫療」的費用損失,適度配置、找到適合自身的保單,才能享有完整的醫療保障。
住院保障 理賠薪資損失、看護費與出院療養費
手術保障 首選以手術項目倍數表決定理賠金額保單
投保規畫 從住院及手術 2 方面檢視,依預算調配比例
《Smart智富》保單評選 5張優質保單出列!
《景氣循環投資》作者愛榭克深入解析:美國總統大選如何牽動股市走向?
丁寧:錢若沒有發揮價值,那就只是數字不是財富
- COLUMN(第10頁)
- 〈總編輯的話〉為你把關 寸步不讓(第10頁)
- 〈投資筆記〉原物料再起(第12頁)
- 〈房市觀察/顏炳立〉顏炳立:未來3年 房市將呈「個案表現」(第14頁)
- 〈基金列車/蕭碧燕〉美元指數進入長期空頭了嗎?(第16頁)
- 〈保險放大鏡/彭金隆〉可以用貸款買保單嗎?(第18頁)
- 〈讀者頻道/夏韻芬〉定存利率低 改買高配息基金好嗎?(第20頁)
- FOCUS(第24頁)
- 〈錢線觀察/愛榭克〉科技類股災情慘重,市場波動再起 美國總統大選將至 如何布局美股?(第24頁)
- MONEY(第30頁)
- 〈名人理財〉丁寧:錢若沒有發揮價值 那就只是數字不是財富(第30頁)
- 〈保險天地〉醫療險規畫改走「混搭風」(第36頁)
- 〈樂活退休/王儷玲〉勞保年改應另立「儲備基金」(第38頁)
- 〈理財保健室/蔣竣植〉為未知的風險做好準備(第40頁)
- 〈精算講堂/怪老子〉ETN與ETF有何不同?(第42頁)
- 〈總經真觀點/張真卿〉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4頁)
- HOUSE(第48頁)
- 〈房市天地〉住宅施工前3招自保 避免損鄰惹糾紛(第48頁)
- 〈房市速遞〉(第54頁)
- FUND(第60頁)
- 〈基金趨勢〉數位轉型興起 雲端運算成長空間30倍(第60頁)
- 〈基金教戰〉瞄準高成長趨勢 錢進主題基金(第64頁)
- 〈收息贏家/Miss Q〉用「佛系收息」標的輕鬆累積資產(第66頁)
- 〈基金透視/強大〉如何挑選退休準備基金?(第68頁)
- 〈外資解讀/施斌〉美國制裁反推升中國科技業(第70頁)
- 〈基金瞭望/曾淑雲〉分析疫情與疫苗研發進展(第72頁)
- 〈基金布告欄〉4433法則精選》8月優質基金(第74頁)
- 海外基金排行(第76頁)
- 國內基金排行(第80頁)
- COVER 8指標選對終身醫療險保單(第82頁)
- 實支實付無法理賠薪資損失、看護費用 用終身醫療險 轉嫁醫療行為的隱形支出(第84頁)
- 住院保障》門診與出院後療養皆有理賠 以住院日額保險金 作為理賠給付計算基準(第88頁)
- 手術保障》定義、名稱須符合保單條款 首選依手術項目倍數表 決定理賠金額保單(第90頁)
- 投保規畫》從住院及手術2 方面檢視 終身醫療+實支實付 建構完善醫療防護網(第94頁)
- 保單評選》從33 張終身醫療險保單中篩選 通過3關卡檢核 5張優質保單出列(第96頁)
- STOCK(第102頁)
- 〈股市焦點〉水泥股營運看俏 成市場資金避風港(第102頁)
- 〈股市投資〉用股價淨值比 評估大盤合理價(第106頁)
- 〈圖解線型〉觀察「裸K」型態 率先卡位飆股(第108頁)
- 〈存股追蹤隊〉營運大追蹤:旭富、宇隆(第112頁)
- 〈葉芳看台股/葉芳〉掌握綠電產業發展新趨勢(第114頁)
- 〈存股教室/華倫〉錯過飆股並不可惜(第116頁)
- 〈散戶分析師/阿格力〉從生活觀察下一波崛起的績優股(第118頁)
- 〈投資研習班/雷浩斯〉用護城河特徵 辨識好公司(第120頁)
- 〈財報診療室/股魚〉電競品牌的領頭羊─微星(第122頁)
- 〈股海真言/黃嘉斌〉慎防「灰犀牛」亂竄的市場(第124頁)
- 〈股市教戰/廖繼弘〉靜待台積電吹起挑戰高點號角(第126頁)
- 〈權證研究所/權證小哥〉實施庫藏股標的是獲利保證?(第128頁)
- SERVE(第130頁)
- 〈搶鮮書摘〉(第130頁)
- 銀行利率(第136頁)
- 基金優惠(第138頁)
- 理財記事(第141頁)
紙本書 NT$ 129
單本電子書
NT$
99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