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獻給大人的美感工具書 ★
每個人小時候都具備天生的美感
卻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遺失
☑150 則美感生活實踐 ╳ ☑18 則美感養成習題
讓我們重新拾起與生俱來的美感能量
集體參與這場形塑台灣美學的「美感努力運動」
「台灣美學的未來,在我們自己手上。」────好氏品牌研究室社長 陳易鶴
常常有人問:「什麼是台灣美學?」
陳易鶴認為:「台灣美學,正是每個台灣人的美感加總。」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美感,更不能隨意地對待自己的創作,
因為每一個人都代表了台灣美學的一部分,
共同形塑出台灣呈現給世界的樣貌。
系統化整理150 則可在生活中實踐的美感守則
讓「美感」不再抽象,並能透過學習獲得
《美感努力運動》冊一從基本觀念、生活選擇、居住環境、人際關係等不同層面,
深入淺出分享好氏品牌研究室社長對美感的觀察,以及養成美感的方法,
150 則簡單扼要的美感守則、搭配清晰的解說,
讓「美感」兩個字不再抽象,每天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只要個人開始認真對待美感,就能激起漣漪
讓美的力量擴散出去,進而改變整體環境
個人在追求美感的過程中,會做出與以往不同的選擇,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身邊的人,
因此《美感努力運動》冊二,邀請了台灣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的美感經驗與靈感來源,
希望這些清單可以成為索引,引導讀者探索屬於自己的美感與對生活的熱情,
培養體會美的能力,讓美好不斷發生。
→ → →現在就立刻開始第一則美感養成習題!
習題1:記錄感覺到好的片刻
無論是公車司機的一句「下車小心」,或是空氣中幽微的花香,
只要開始記錄下自己感覺到好的時刻,就能確立「美」真的一直在發生。
同步推薦
方序中 設計師
牛俊強 藝術家
毛家駿 時常在這裡里長
比爾賈 導演
古曉茵 插畫家
邱承漢 策展人
陳慕天 美感細胞創辦人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張簡士揚 藝術家
蘇仰志 雜學校校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讓我們重新拾起與生俱來的美感能量
集體參與這場形塑台灣美學的「美感努力運動」
「台灣美學的未來,在我們自己手上。」────好氏品牌研究室社長 陳易鶴
常常有人問:「什麼是台灣美學?」
陳易鶴認為:「台灣美學,正是每個台灣人的美感加總。」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美感,更不能隨意地對待自己的創作,
因為每一個人都代表了台灣美學的一部分,
共同形塑出台灣呈現給世界的樣貌。
系統化整理150 則可在生活中實踐的美感守則
讓「美感」不再抽象,並能透過學習獲得
《美感努力運動》冊一從基本觀念、生活選擇、居住環境、人際關係等不同層面,
深入淺出分享好氏品牌研究室社長對美感的觀察,以及養成美感的方法,
150 則簡單扼要的美感守則、搭配清晰的解說,
讓「美感」兩個字不再抽象,每天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只要個人開始認真對待美感,就能激起漣漪
讓美的力量擴散出去,進而改變整體環境
個人在追求美感的過程中,會做出與以往不同的選擇,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身邊的人,
因此《美感努力運動》冊二,邀請了台灣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的美感經驗與靈感來源,
希望這些清單可以成為索引,引導讀者探索屬於自己的美感與對生活的熱情,
培養體會美的能力,讓美好不斷發生。
→ → →現在就立刻開始第一則美感養成習題!
習題1:記錄感覺到好的片刻
無論是公車司機的一句「下車小心」,或是空氣中幽微的花香,
只要開始記錄下自己感覺到好的時刻,就能確立「美」真的一直在發生。
同步推薦
方序中 設計師
牛俊強 藝術家
毛家駿 時常在這裡里長
比爾賈 導演
古曉茵 插畫家
邱承漢 策展人
陳慕天 美感細胞創辦人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張簡士揚 藝術家
蘇仰志 雜學校校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 前言(第4頁)
- 冊一 美感努力運動手冊(第15頁)
- 內觀(第16頁)
- 選擇(第34頁)
- 感覺(第58頁)
- 環境(第76頁)
- 形式(第104頁)
- 興趣(第122頁)
- 情感(第140頁)
- 閱讀(第168頁)
- 生活(第192頁)
- 關係(第226頁)
- 居住(第250頁)
- 整理(第268頁)
- 氣味(第286頁)
- 飲食(第304頁)
- 音樂(第322頁)
- 服裝(第342頁)
- 旅行(第360頁)
- 消費(第378頁)
- 冊一 習題(第32頁)
- 記錄感覺到好的片刻(第32頁)
- 試著做不習慣的選擇(第56頁)
- 練習一個人(第74頁)
- 改變居住環境,賦予空間個性(第102頁)
- 選擇一個主題,訓練分析差異的能力(第120頁)
- 持續尋找眞正有熱情的興趣(第138頁)
- 學習更多形容詞,增添生活感受(第166頁)
- 打造適合閱讀的環境(第190頁)
- 深入理解不同類型的人的生活(第224頁)
- 在關係裡化被動為主動(第248頁)
- 從一束花開始,改變居住空間(第266頁)
- 試著減少家中物品的數量吧!(第284頁)
- 為房間增添氣味,改變氛圍(第302頁)
- 練習自己煮飯吧!(第320頁)
- 深入了解某種音樂類型背後的歷史與故事(第340頁)
- 嘗試嶄新的服裝風格!(第358頁)
- 下次旅行時,試著融入當地生活!(第376頁)
- 試著減少消費的次數吧!(第394頁)
- 冊二 靈感清單(第399頁)
- 毛家駿(第401頁)
- 古曉茵(第405頁)
- 張簡士揚(第409頁)
- 邱承漢(第413頁)
- 廖浩哲(第419頁)
- 林宛縈(第423頁)
- Annie YU(第427頁)
- 牛俊強(第431頁)
- 吳偉丞(第435頁)
- Lin kn 林楷恩(第439頁)
- 方序中(第443頁)
紙本書 NT$ 580
單本電子書
NT$
40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