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法治中國之建構
  • 點閱:11
    8人已收藏
  • 作者: 郭道暉著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20
  • ISBN:9789629374082
  • 格式:PDF,JPG
  • 頁數:982
  • 附註:版權頁英文題名: 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含附錄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3

甚麼是「民主」、「共和」與「憲政」?法理學、法哲學和部門法哲學又該如何區分?法學的專有名詞似乎很深奧,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很遠,但其實法學並不是艱深、沉悶的同義詞,更不是高不可攀的領域。
 
中國法學泰斗郭道暉,一直被譽為「時代的良知」,本書是他多年來在中國法學與法治研究學術領域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作者於書中逐一闡述許多法學的概念,並針對一些法學上含糊的理論或觀念加以釐清,如就「法與法律」作出了科學的區分、提倡法的時代精神是「自由」、「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等等。作者於書中又大談各種自由和權利、人大制度,甚至人民、人大、執政黨的權力位階,提倡的新理論、新思想,無不使人大開眼界。
 
作者同時在書中建構中國法學的烏托邦,樹立正確的現代法治觀,除了介紹法治國的不同類型、論及中國憲政立法體系,亦根據歷史分析,並通過全球化這一大趨勢,比較國內外民主發展的進程,剖析當前中國在法學發展、人權的情況,指出當中的積弊,以及有待改善之處。閱讀本書宛如走入一條時光隧道:中國改革開放後人權情況的發展、中國憲法演變與修改,郭道暉都一一娓娓道來,盼望推進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使之更臻完善之餘,也留下思考空間,讓讀者深思這幾方面未來的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
 
郭道暉,當代中國著名法理學、憲法學家,教授,編審。1928年8月15日生於湖南長沙。解放前為清華大學中共地下黨員,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上世紀50年代曾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79年4月調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曾任研究室副主任。八年後調任中國法學會研究部主任,並兼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1989年初離休後返聘為《中國法學》雜誌社總編輯,任職十年後至70歲離休,仍繼續從事法學研究和法治事業至今。
 
他自轉入法學界四十年來,在推進中國法學事業和法治建設方面卓有建樹,歷年來發表論文和出版著作共400萬字,個人法學獨著十餘本和編著二十餘本。曾率團參加在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以及香港、台灣舉行的世界法哲學大會和亞洲法哲學大會,其二十多篇論文被國外學者翻譯為英、德、日文在國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他打破人權的階級禁區、辨明「刀制」與「水治」(即法制與法治)的本質區別,是促使中國法治入憲、人權入憲的法學家之一。他還首創性地提出「權利推定」、「社會權力」等新理論,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推崇,被譽為當代中國法治啟蒙思想家,2005年獲評選為首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之一。2014年獲「中國法治終身成就獎」。

  • 前言(第xi頁)
  • 作者介紹(第xiii頁)
  • 第一部分 法理思維(第1頁)
    • 第一章 法學思維方法的主導性與多元性(第3頁)
    • 第二章 法的本質的哲學思考(第15頁)
    • 第三章 法與法律的區別(第31頁)
    • 第四章 全球化與比較法學新思維(第47頁)
    • 第五章 正確看待法學領域中姓社姓資問題(第63頁)
    • 第六章 法理學的定位與使命(第73頁)
    • 第七章 治學與作文(第87頁)
  • 第二部分 人權自由(第113頁)
    • 第八章 人權的本性與價值位階(第115頁)
    • 第九章 新中國人權六十年(第137頁)
    • 第十章 人權至上是憲法的最高原則(第163頁)
    • 第十一章 權利的起源及其存在形式(第179頁)
    • 第十二章 論權利推定(第215頁)
    • 第十三章 公民權與公權利(第231頁)
    • 第十四章 個體權利與集體權利(第241頁)
    • 第十五章 論自由權(第255頁)
    • 第十六章 近代自由主義思想的中國先知——嚴復自由觀的法理解讀(第275頁)
    • 第十七章 「以人為本」重在以人的自由為本(第295頁)
    • 第十八章 論表達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第315頁)
    • 第十九章 知情權與資訊自由(第335頁)
  • 第三部分 多元權力(第347頁)
    • 第二十章 認真對待權力(第349頁)
    • 第二十一章 權利與權力的對立統一(第359頁)
    • 第二十二章 權力的多元化與社會化(第375頁)
    • 第二十三章 社會權力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第389頁)
    • 第二十四章 論人民、人大、執政黨的權力位階(第405頁)
    • 第二十五章 執政者的新權力觀與還權於民(第419頁)
  • 第四部分 憲法憲政(第431頁)
    • 第二十六章 憲法的社會性與大眾化(第433頁)
    • 第二十七章 憲法演變與憲法修改(第443頁)
    • 第二十八章 憲法八問:當代中國憲法的得失——紀念八二憲法三十周年(第457頁)
    • 第二十九章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個問題(第477頁)
    • 第三十章 什麼是憲政?(第495頁)
    • 第三十一章 民主、共和與憲政(第501頁)
    • 第三十二章 略論憲政社會主義(第523頁)
    • 第三十三章 構建我國憲政立法體系(第539頁)
  • 第五部分 整頓憲法秩序,實行憲治(第557頁)
    • 第三十四章 「中國世紀」 願景與世界憲政文明(第559頁)
    • 第三十五章 社會公平與國家責任(第577頁)
    • 第三十六章 評憲政恐懼症(第591頁)
  • 第六部分 法治國家(第597頁)
    • 第三十七章 法治的理念(第599頁)
    • 第三十八章 樹立正確的現代法治觀——論法治與法制、人治、德治、群治、黨治(第611頁)
    • 第三十九章 法治新思維:法治中國與法治社會(第635頁)
    • 第四十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制建設的思想戰略(第651頁)
    • 第四十一章 法治國的多種類型(第667頁)
    • 第四十二章 國家立法權的性質與地位(第675頁)
    • 第四十三章 法治行政與行政權的發展(第701頁)
    • 第四十四章 論以法治官(第713頁)
    • 第四十五章 司法權的特徵與司法理念(第727頁)
    • 第四十六章 法院獨立審判只服從法律——對憲法第 126 條規定的質疑與建議(第747頁)
    • 第四十七章 法的多元化、社會化與法治社會(第755頁)
  • 第七部分 公民社會(第783頁)
    • 第四十八章 公民、公民社會與全球公民社會(第785頁)
    • 第四十九章 論公民權與公權利(第815頁)
    • 第五十章 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原理(第825頁)
    • 第五十一章 輿論監督權與公權力的克制義務(第833頁)
    • 第五十二章 非法之法與公民的抵抗權(第839頁)
  • 第八部分 黨權國權(第847頁)
    • 第五十三章 黨的權威、權利與國家權力——執政黨與人大的關係的法理思考(第849頁)
    • 第五十四章 黨與政權和黨與法的憲政關係(第865頁)
    • 第五十五章 實現由革命黨到憲政黨的歷史演進(第893頁)
    • 第五十六章 「從嚴治黨」重在從嚴制約黨權(第903頁)
    • 第五十七章 整風關鍵在對幹部進行憲政教育(第913頁)
  • 附錄一 郭道暉法學思想與理論貢獻(第925頁)
  • 附錄二 郭道暉法學論著作目錄 1970–2019(第949頁)
紙本書 NT$ 1378
單本電子書
NT$ 96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3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