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3
雲林縣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搖籃之一,2016年7月適逢台西風華藝文祭的辦理,復以財團法人台西文教基金會對於在地人文精神的推廣,明道大學應允規劃承辦「海口風雅頌──2016雲林縣現代文學研討會」,邀集台灣文學研究學者針對雲林縣作家其人及其時代之相關探討、創作文本之研究等議題展開。各篇論文多從文學作品切入而論及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與鄉土生活經驗,記錄雲林縣的風土面貌,展現各個文學家的人文關懷與鄉土情懷。
- 台西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序 丁重誠(第b1頁)
- 台西文教基金會董事序 黃源河(第b5頁)
- 編者序 蕭蕭、謝瑞隆(第c1頁)
- 林雙不作品中的鄉情與批判 康原(第1頁)
- 一 前言(第2頁)
- 二 林雙不詩中的雲林鄉情(第3頁)
- 三 林雙不散文中的雲林人生活素描(第8頁)
- 四 林雙不小說中的雲林筍農悲歌(第11頁)
- 五 結語:從林雙不作品中的雲林書寫面向談台灣的農村問題(第15頁)
- 參考資料(第19頁)
- 現實的擁抱與詩藝的告白:曾美玲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 王文仁(第21頁)
- 一 前言:曾美玲詩創作歷程與創作趨向概述(第22頁)
- 二 季節、花的詠歎和愛的擁抱式:曾美玲的自然與親情書寫(第25頁)
- 三 靈魂與現實的棲居之處:曾美玲的詩藝追尋與社會關懷(第34頁)
- 四 以簡馭繁的《相對論一百》:曾美玲四行詩裡的辯證世界(第47頁)
- 五 結語(第53頁)
- 參引資料(第55頁)
- 林沉默「台灣地方念謠」的鄉土風情之書寫重心—以雲林縣為討論範疇 謝瑞隆(第57頁)
- 一 前言(第58頁)
- 二 「台灣地方念謠」的創作背景(第59頁)
- 三 「台灣地方念謠」的書寫重心—以雲林縣為討論範疇(第66頁)
- 四 結語(第79頁)
- 參考資料(第80頁)
- 黑色部落的傳奇—論古蒙仁散文 張瑞芬(第81頁)
- 一 古蒙仁的散文定位與評價(第82頁)
- 二 古蒙仁的小說與文壇際遇(第86頁)
- 三 古蒙仁的散文轉折與文學特質(第91頁)
- 四 餘音(第96頁)
- 參考資料(第98頁)
- 鍾文音旅遊書寫的瑰麗文字美學 林葉連 蔡宜砡(第101頁)
- 一 前言(第102頁)
- 二 札記模式書寫(第103頁)
- 三 精緻美學語言(第113頁)
- 四 影像文字交融(第127頁)
- 五 結語(第147頁)
- 參考資料(第148頁)
- 履彊鄉土小說中的社會關懷 陳憲仁(第151頁)
- 一 前言(第152頁)
- 二 履彊鄉土小說中的社會關懷(第153頁)
- 三 履彊關懷作品的寫作特色(第157頁)
- 四 結語(第159頁)
- 參考資料(第160頁)
- 廢墟裡的煉金術—論黃崇凱小說中的虛無與書寫 黃文成(第161頁)
- 一 前言:在裂縫中的逝去(第162頁)
- 二 穿越—現實的真實與荒謬(第163頁)
- 三 偷窺與隱藏—秘密的存在與哀傷的情欲(第166頁)
- 四 虛無的年代與世代(第171頁)
- 五 結語:現身在虛無間的巫(第175頁)
- 參考資料(第176頁)
- 雲林作家的二二八小說書寫:重探林雙不〈黃素小編年〉與宋澤萊〈抗暴的打貓市〉 張俐璇(第177頁)
- 一 話說雲林(第178頁)
- 二 庶民受害者:林雙不〈黃素小編年〉(第181頁)
- 三 半山加害者:宋澤萊〈抗暴的打貓市〉(第184頁)
- 四 雲林視角的二二八(第190頁)
- 參考資料(第192頁)
- 帝國秩序與鄉土空間的縫隙:論蔡秋桐的保正與警察形象書寫 卓佳賢(第195頁)
- 一 前言(第196頁)
- 二 知識分子、地方精英:蔡秋桐書寫位置辯證(第200頁)
- 三 保正、警察:帝國秩序與地方庶民的兩難(第206頁)
- 四 結語(第215頁)
- 參考資料(第218頁)
- 作者簡介(第221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