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20/07/30 [第1743期]:賴幸媛解密ECFA談判祕辛
- 點閱:19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07
- 格式:PDF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09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賴幸媛解密ECFA談判祕辛
賴幸媛與王毅的祕密管道
大溪協商的幕後故事
台灣海峽上空戰雲密布,中美軍機軍艦相互迫近,幾乎瀕臨戰爭邊緣。回首10年前的兩岸並不輕鬆,戰場是你來我往的談判桌上,尤其是荊棘滿布的ECFA談判。
與美國交鋒的中國外長王毅,10年前還是國台辦主任。王毅曾與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有過「祕密管道」。賴幸媛接受《新新聞》獨家專訪,揭開ECFA那一段談判祕辛,有3大關鍵因素幾度差點破局,但因有祕密管道扭轉局勢。
ECFA屆滿10年,所謂「ECFA10年大限」是不是個假議題?10年後經濟產業和農漁業到底有多少受惠?真如台南市長黃偉哲所說的每年免關稅600億新台幣那麼多嗎?一旦北京片面中止ECFA,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ECFA拽住兩岸的不只是經濟利益,也是個和平象徵。10年前,兩岸之間為了ECFA爭得面紅耳赤,還可在談判桌上化解分歧。10年後,兩岸逐步陷入戰爭邊緣,局勢變化如此巨大,實非當年所能預見。
◎林庭瑤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43期〉
台灣海峽上空戰雲密布,中美軍機軍艦相互迫近,幾乎瀕臨戰爭邊緣。回首10年前的兩岸並不輕鬆,戰場是你來我往的談判桌上,尤其是荊棘滿布的ECFA談判。
與美國交鋒的中國外長王毅,10年前還是國台辦主任。王毅曾與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有過「祕密管道」。賴幸媛接受《新新聞》獨家專訪,揭開ECFA那一段談判祕辛,有3大關鍵因素幾度差點破局,但因有祕密管道扭轉局勢。
ECFA屆滿10年,所謂「ECFA10年大限」是不是個假議題?10年後經濟產業和農漁業到底有多少受惠?真如台南市長黃偉哲所說的每年免關稅600億新台幣那麼多嗎?一旦北京片面中止ECFA,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ECFA拽住兩岸的不只是經濟利益,也是個和平象徵。10年前,兩岸之間為了ECFA爭得面紅耳赤,還可在談判桌上化解分歧。10年後,兩岸逐步陷入戰爭邊緣,局勢變化如此巨大,實非當年所能預見。
◎林庭瑤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43期〉
- 一周風新聞(第6頁)
- 住院醫師變「白袍勞工」,恐掀醫師人力荒?(第6頁)
- 蔡英文民調連跌兩個月,林濁水點破施政盲點(第6頁)
- 韓國瑜卸任前公告,二〇五廠標案有問題?(第7頁)
- 「查水表」去年爆增七倍,藍委要刪散布謠言罪(第7頁)
- 專欄(第8頁)
- 林庭瑤專欄 現代「暴政」的誕生(第8頁)
- 宋承恩專欄 美再開鍘侵犯維族人權的中企(第10頁)
- 陳錦稷專欄 經濟成長數據背後的隱憂(第58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投資者拋開擔憂 市場融漲現象大增(第60頁)
- 加藤嘉一專欄 美國能「離間」中共與中國人民?(第90頁)
- 左眼看新聞 說謊只會傷及口碑 不會損及罩杯(第92頁)
- 米果專欄 馬前總統為何怕怕 (第93頁)
- 焦點人物(第12頁)
- 「一家人」成藍營攻民進黨貪腐破口 離閣揆之位越來越遠 蘇嘉全很悶(第12頁)
- 不能只是「義和團」,在野黨要有策略、會論述 破執政黨輾壓戰術 柯建銘教戰國民黨(第13頁)
- 投入新南向政策,因李眉蓁疑抄他論文被想起 駐泰洗禮後 保守拘謹的童振源超展開(第14頁)
- 警政署長超越比例原則護菊,無預警撤換兩大局長 陳家欽政治動作大 卻難壓基層警怨沸騰(第15頁)
- 被網友虧質詢像念讀稿機,工作群組直接叫「讀稿機」 政壇蔡依林呂孫綾 當蔡英文特助重開機(第16頁)
- 封面故事 揭ECFA談判三大關鍵因素,扭轉破局形勢 賴幸媛曝光與王毅的祕密管道(第18頁)
- 「考量雙方經濟條件」是守護台灣的安全閥 大溪協商 賴幸媛王毅隱身幕後主導(第24頁)
- 中國需求逐年漸低,病毒凍結歐美市場 十年大限是假議題 疫情才是真危機(第27頁)
- 鳳梨力找新買主,「政治魚」石斑有待努力 農委會拓日、星外銷 抗中國單一市場(第30頁)
- 張志軍不希望成果得而復失,北京仍可能「壯士斷腕」 蔡英文還反ECFA嗎?(第33頁)
- 歷史新新聞(第36頁)
- 六.四 vs. 一二六九 ECFA加持也沒改變台資流向中國(第36頁)
- 政治(第40頁)
- 高雄市長補選大戰》冷處理李眉蓁,江啟臣演哪一齣? 民進黨摸底國民黨鎖喉陳其邁三部曲 (第40頁)
- 黨職親信已有人力拱朱競逐,拿下高市議長成爭取連任關鍵 江啟臣欽點李眉蓁落漆 為朱立倫添色(第42頁)
- 避免重演大埔事件悲劇,造成民進黨執政危機 林佳龍「潛水」群組 親盯南鐵東移案(第44頁)
- 先花錢再編預算,在野黨痛批蘇揆財政紀律不及格 立院成紓困橡皮章 政院舉債發錢不手軟(第46頁)
- 「親美和中」路線已難兩全,兩岸話語權讓給台灣民眾黨 國民黨失魂中 兩岸論述全線崩塌(第48頁)
- 調查(第50頁)
- 貧窮讓信心、對未來的想像都被腐蝕掉 夢想城鄉 給社會的失敗者重生機會(第50頁)
- 司法(第52頁)
- 調部辦事苦勞檢察官不遺珠,民選檢審委員破格惹議 蔡清祥奇招拆彈 檢察官升遷病根待解(第52頁)
- 軍事(第55頁)
- 比性能弓三增程飛彈優於愛三,美方提款意味濃厚 弓三增程破關在即 我「硬吞」愛三延壽案(第55頁)
- 部署國機國造下階段,系統件研製難度更高 高教機剛首飛 漢翔著手孵育初教機(第56頁)
- 財經(第62頁)
- 縱使主委換人,還是不會讓街口打擦邊球 小霸王胡亦嘉踩紅線 金管會管定了(第62頁)
- 捧著錢買到的可能是地勢低窪與易淹水的危險性 高價追湖景宅 小心畢生心血被水淹(第64頁)
- 寰宇一周(第66頁)
- 新冠疫苗大進展!明年初有望施打這三支(第66頁)
- 抗議伸黑手,匈牙利獨立媒體Index集體請辭(第66頁)
- 越南峴港再現新冠本土病例,急撤八萬遊客(第66頁)
- 全球二.五萬隻北極熊恐在八十年內滅絕(第67頁)
- 波特蘭「媽媽人牆」力擋聯邦幹員不當鎮壓(第67頁)
- 風雲人物(第68頁)
- 早年受雷根啟發赴美留學,捉刀龐佩歐「美中新冷戰檄文」 美首席對華智囊余茂春 更懂中國痛點(第68頁)
- 觀天下(第70頁)
- 全面調整對華政策,期待中國人民與「民主聯盟」裡應外合 美「四大金剛」車輪戰中「科學怪人」(第70頁)
- 台灣與世界(第72頁)
- 邁出脫鉤化關鍵一步,美國政壇保守派搶占上風 簽證和領館戰 深化美中對抗危機(第72頁)
- 根據國際法,打破「不得侵犯權」入館、要求官員離境都合法 美國處理中國駐美領館案已算客氣了(第76頁)
- 共和黨傳統支持者打臉川普,和民主黨互相利用 林肯計畫有一套資敵救黨理論(第78頁)
- 兩岸(第82頁)
- 「今日又破百!」成市民見面問候語 香港失守 第三波疫情爆發(第82頁)
- 數字看中國(第84頁)
- 三十五大於三十一 衛星也要比美帝多(第84頁)
- 文化(第85頁)
- 實現讓東部音樂人回家唱歌的初心,更陪伴在地藝術家成長 越local越有生命力 十歲鐵花村繼續造夢(第85頁)
- 說書(第88頁)
- 有錢才有富足?(第88頁)
- 風味(第94頁)
- 白天摸蜊仔兼洗褲,晚上海邊看煙火 環台吃遍各漁港海鮮節(第9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