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國文明的歷史:非漢中心史觀的建構
  • 點閱:477
    82人已收藏
  • 譯自:中国文明の歴史
  • 作者: 岡田英弘作 , 陳心慧翻譯
  • 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 出版年:2017
  • ISBN:9789869556149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70983
  • 附註:2020年5月初版六刷 封面題名: 中國文明の歷史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岡田英弘歷史學的總結算!
繼「世界史」與「日本史」的誕生之後,
綜觀亞洲大陸的歷史、剖析「中國文明」的本質。
 
不只解構、更要建構。

不以傳統「漢族」為主線,從各個族群的流動,
來解釋中國文明的誕生、演變、與終結。
 
「本書不採取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人,作為國民歷史的中國史形式。」──岡田英弘
 
本書認為,「中國文明」指的是自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一直到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日本戰勝、清國敗北為止期間,在現今認知的「中國」空間範圍內所發展的「文明」。在先秦時代,「中國」還沒有成立,而在之後的現代,中國的傳統文明斷絕。
 
「中國文明」以前的時代是蠻、夷、戎、狄的時代。後來被出身西戎的秦統一,結果出現漢字、都市、皇帝,在長達二千多年間,中國式的文明成為中國的主流。
 
然而,「中國人」只是文化上的概念,以人種來說,「中國人」屬於「蠻」、「夷」、「戎」、「狄」的子孫。
 
與傳統的「中國通史」不同,作者將「中國文明」的歷史重新劃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的中國時代是自秦統一開始,直到隋滅陳再度統一天下為止的約八百年。當中,「漢族」的天下變成「北族」的天下,轉變的契機是黃巾之亂。以黃巾之亂為分界,前期的漢族銳減,後期的北族取而代之,入住中國,傳統意義下的古漢人在此消失。
 
◆第二期的中國時代是自隋統一開始,直到元軍進入南宋首都杭州為止的約七百年。此一時期,再度來自北方的「新北族」取代了「舊北族」,突厥帝國、回鶻帝國、契丹的遼帝國、女直的金帝國、蒙古的元帝國等新北族勢力強大。這個時代,「北族」體系的隋、唐、五代、宋的帝室君臨中國,但北宋主張「中華思想」的議論占優勢,不過實際上,「中華思想」只是宋帝國在面臨「新北族」入侵時,為了建立自我尊嚴所創造的安慰。
 
◆第三期的中國時代是自蒙古族的元統一開始,直到滿洲族的清在甲午戰爭敗給日本為止的約六百年。在這個時代,蒙古帝國統一亞洲大陸與東歐的政治和經濟體系,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換句話說,這是真正世界史的開端。當中一三六八年誕生、原屬於宗教祕密結社體系的明朝看起來像是逆道而行。但是,元依舊生存在蒙古高原之上,從蒙古帝國分割出來的各國占據歐亞大陸,而明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帝國而已。劃分第三期中國前期和後期的是一六四四年明的滅亡、滿洲族的清入主北京,君臨中國。清在政治上整合滿洲、蒙古、漢族、藏族、突厥系伊斯蘭教徒的同時,嚴密劃分各人種的經濟,幾乎重現元的統一。
 
甲午戰爭宣告超過二千一百年的皇帝制度和中國文明的結束。明治維新開始後的日本,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打敗過去的大國清。受到衝擊的清朝決定走向現代化,派遣許多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西洋的新文化。自此之後,中國依舊持續模仿日本。這個時期的中國已經沒有獨創的文明。「中國文明的歷史」就在十九世紀劃下句點。


作者介紹
 
岡田英弘 (1931 – 2017)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東京,一九五三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系。學術上專攻滿洲史、蒙古史。對於中國史、古代日本史、韓國史等各領域也多有鑽研。一九五七年,二十六歲便以《滿文老檔》研究獲得日本學士院賞。曾經留學美國與西德。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洲與非洲語言文化研究所教授,並獲得同大學名譽教授。著有《倭國》、《世界史的誕生》、《日本史的誕生》、《從蒙古到大清》、《何謂歷史》、《現代中國與日本》、《蒙古帝國的興亡》、《這個擾人的國家──中國》、《為日本人而寫的歷史學》等。

 
譯者介紹
 
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業中日筆譯、口譯人員。譯有《中國為何反日?》、《世界史的誕生》、《日本史的誕生》、《從蒙古到大清》、《代表的日本人》等。


  • 【序章】民族的成立和中國的歷史
    • 一、何謂中國?
    • 二、中國文明的五個時代
  • 【第一章】中國以前的時代:各種族的接觸和商業都市文明的成立
    • 一、中國文明的原型
    • 二、黃河文明──黃河與洛陽盆地
    • 三、絲綢之路與毛皮之路、海上絲路
    • 四、中華與四夷
    • 五、夏──「夷」的王朝
    • 六、殷──「狄」的王朝
    • 七、周、秦、齊──「戎」的王朝
    • 八、楚──「蠻」的王國
  • 【第二章】中國人的誕生
    • 一、中國人是都市民
    • 二、市場──都市的原型
    • 三、中國的官員
    • 四、中國話的起源
  • 【第三章】中國世界的擴大與文化變容
    • 一、漢族的時代──中國史的第一期前期
    • 二、宗教祕密結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 三、北族的時代──中國史的第一期後期
    • 四、中國人和中國話的變質
  • 【第四章】新漢族的時代:中國史的第二期
    • 一、中國史的第二期──隋、唐、五代、北宋、南宋
    • 二、《切韻》與科舉
    • 三、從漢族(北族)到北族(新北族) ──第二期的前期和後期
    • 四、北京的重要性
  • 【第五章】華夷統合的時代
    • 一、蒙古的登場
    • 二、契丹人和北宋的「中華思想」
    • 三、基督教傳向蒙古高原
    • 四、女直人的金
    • 五、蒙古帝國
  • 【第六章】世界帝國:中國史的第三期前期
    • 一、東亞的整合
    • 二、新儒教
    • 三、元朝
    • 四、元朝汗位的繼承
    • 六、明朝
    • 七、北虜南倭
    • 八、滿洲的興起
  • 【第七章】大清帝國:中國史的第三期後期
    • 一、從明到清
    • 二、清朝領土的擴大──蒙古
    • 三、清朝領土的擴大──西藏
    • 四、清朝領土的擴大──台灣
    • 五、清朝領土的擴大──新疆
    • 六、北京話的發達
    • 七、人口的爆發
    • 八、連續發生叛亂
    • 九、邁向國民國家
  • 【第八章】中國以後的時代:日本的影響
    • 榮耀的孤立結束
    • 日本型近代化路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四個現代化」的意義
  • 後記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