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一枚古銅板引申的悲歡歲月
  • 點閱:19
    2人已收藏
  • 作者: 李宛娥作
  • 出版社:玲子傳媒
  • 出版年:2019
  • 集叢名:心書:272
  • ISBN:9789814856003
  • 格式:JPG
  • 頁數:164
  • 附註:簡體字版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它,訴說早期南洋兒女的悲歡離合詳實記錄本地民俗信仰的演變喚醒讀者反思華族文化與習俗故事從一枚古銅板開始,為追求美好生活而下南洋的華族兒女,在時局動盪,世事嬗變的年代經歷了無數的悲歡離合,他們在開展人生新樂章的同時,也秉持著“大伯公”的信仰與精神。透過這些生命故事,作者娓娓道來大伯公信仰的緣起、祭祀儀式與民間習俗,回顧與探索華族本土色彩的民俗信仰與道家思想的深厚淵源。本書從婆婆的古銅闆說起,敘述了從故鄉漂洋過海下南洋的華人,他們經歷各種曲折顛簸的人生,最後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故事。作者以平實的筆觸,描寫早期華族在南洋努力打拼的刻苦生活,人事的悲歡離合及飄蕩的命運。他們帶來各自的民俗信仰,並以此作為心靈上的精神糧食,尤其是“大伯公”的信仰與精神。此外,也以細緻的觀察,敘述本地大伯公的民俗文化與信仰,追溯道家思想的本源與道教信仰在新加坡的歷史演變。文中詳實記錄本地獨具特色的大伯公廟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大伯公的祭祀儀式與民間習俗。作者還實地走訪一些廟宇,一探本地廟宇的現況及其面臨的困境。隨著社會進步,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條件與環境獲得改善的同時,人們也已漸漸遺忘傳統文化與習俗曾經給予的滋養。這些民俗信仰曾有過輝煌的時光,陪伴人們度過艱辛的歲月,也是祖輩們往昔經歷的證明。作者在書中不斷念茲在茲的,是民俗信仰的傳承與改革問題,因此透過本書,也試圖喚醒大眾對本地民俗信仰的關注與重視。

  • 序一 | 李志远先生(第12頁)
  • 序二 | 李玉云大律师(第14頁)
  • 引子(第16頁)
  • 自序(第17頁)
  • 婆婆的宝贝——旧洋元铜板(第23頁)
  • 有关大伯公的故事(第27頁)
  • 探索大伯公信仰的缘起(第45頁)
  • 槟城大伯公与我国海唇大伯公的关系(第58頁)
  • 现代版“桃园三结义”(第60頁)
  • 我国独立前出生的新马华族子女的故事(第70頁)
  • 大伯公外轶事二桩(第74頁)
  • “猪仔”买卖的年代(第77頁)
  • 新加坡的大伯公庙宇(第83頁)
    • • 大伯公为主神的庙宇(第83頁)
    • • 供奉大伯公的联合宫(第102頁)
  • 大伯公的祭祀仪式与习俗(第110頁)
  • 广东省梅州乡下贫困家庭的兴起(第115頁)
    • • 小女孩携弟千里寻父(第117頁)
    • • 小红的童年(第123頁)
    • • 小红重回小学读书(第126頁)
    • • 小红如愿到新加坡讨生活(第128頁)
    • • 小红的婚后生活(第134頁)
    • • 利真举家迁移新加坡(第137頁)
    • • 利真开始做陪月婆(第140頁)
    • • 小红父母的生活故事(第141頁)
    • • 小红家人的生活状态(第142頁)
    • • 一个天真女孩刻骨铭心的爱情下场(第151頁)
  • 后记(第153頁)
  • 感言(第156頁)
  • 鸣谢(第158頁)
  • 参考资料(第159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