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本專門給孩子講歷史地理的書。作者筆觸所及,涵蓋文明的空間、大地域大社會、天下、環境和人文、山水藝術、習俗、王朝都市、地圖等八大領域,以淺顯易懂又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和中國人、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各種地理知識。
- 序言(第ix頁)
- 一 文明的空間(第1頁)
- 華夏文明,六大源地(第4頁)
- 文化網絡,交織而成(第15頁)
- 文明核心區的顯現(第19頁)
- 中國的「兩河文明」(第23頁)
- 域外交流,三大通道(第27頁)
- 二 大地域,大社會(第33頁)
- 翻山越嶺的步伐(第37頁)
- 五嶽大坐標(第50頁)
- 車輪滾滾:車與道路(第55頁)
- 快馬加鞭:驛傳系統(第64頁)
- 三 區分天下(第71頁)
- 九州,中國古代第一個大型地理分區體系(第76頁)
- 五服,事實加想像(第82頁)
- 分區而治(第85頁)
- 縣,中國人的根(第91頁)
- 司馬遷的經濟區劃(第95頁)
- 區域認同,關中(第100頁)
- 四 環境天設,人文乃成(第109頁)
- 生態: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第112頁)
- 人與環境的關係(第120頁)
- 環境是給人類預備的嗎?(第122頁)
- 地名與生態(第127頁)
- 環境的缺陷(第132頁)
- 古代華北平原上的湖泊(第143頁)
- 老虎在山林,獅子在門口(第151頁)
- 五 山水藝術(第155頁)
- 南朝:歌唱自然的時代(第158頁)
- 道教環境觀(第163頁)
- 山水藝術(第170頁)
- 地理書中的名勝與詩文(第176頁)
- 西洋樓,西洋景(第181頁)
- 六 千里不同俗(第187頁)
- 司馬遷的描述(第191頁)
- 鄉音難改(第195頁)
- 四方有佳餚(第205頁)
- 南腔北調(第212頁)
- 七 王朝都市(第219頁)
- 城市與文化(第222頁)
- 中西建築,兩樣手法(第225頁)
- 秦始皇的咸陽(第233頁)
- 兩個長安城(第236頁)
- 生活大變的宋代城市(第243頁)
- 北京城的中軸線(第250頁)
- 帝王陵墓(第260頁)
- 八 地圖與人(第265頁)
- 空間表述(第268頁)
- 中國最早的地圖(第271頁)
- 地圖與政治(第277頁)
- 地圖不是中性的(第280頁)
- 中國地圖上的長城(第285頁)
- 康熙《皇輿全覽圖》(第289頁)
紙本書 NT$ 567
單本電子書
NT$
39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