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21
我們有權反抗、使用暴力、顛覆法律。
這,是在法律之外的另一種「法」。
《反民主》作者又一震驚世人的煽動之作!最狂的哲學書!
政府怎樣對你,執法者怎樣對你,你就有理由怎麼對待他們?
這是一本危險的書。
傑森•布倫南說:「政府代理人並未享有特殊豁免權,如果他們做了壞事,我們有第四種選擇:反抗他們。」且他們的「道德特權並沒有比一般人更多」。他以清晰的邏輯挑戰大眾認知,為我們辨明:在某些危急時刻,人人都能夠,也都該反抗、抵禦過度延伸的制度與國家暴力。
人們普遍認為,政府、政府代理人和政治人物擁有某種魔法防護罩,人們有義務遵從他們頒布的規則,即便那是殘暴且不道德的。人們普遍也認為,無論原因為何,使用暴力就是有罪,即便不使用暴力反制將帶來慘重後果。
但我們難道沒有反抗的權利嗎?
暴力真的就是錯的、不能作為反抗的手段嗎?
你以為,在自由民主的國家,人民只能以非暴力的方式反抗嗎?
不,傑森•布倫南告訴我們,反抗、暴力、顛覆的確可能成為最終解決方法,且在道德上絕對站得住腳。當你看到警察毆打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你可以襲擊警察;發現政治人物為私利做事,你可以砸毀其辦公室;發現政府危害國民時,所有人都有權利朝總統府扔汽油彈。
《暴民法》告訴我們,反抗並非受禁止事項,暴力則是合理手段。任何擁有政治權力的人,就連政府自身,為惡時的罪孽也與平民無異,人人得而誅之。
我們在何種境況下有權成為「暴民」?
在哪種情況下有權顛覆法律,遵循法律之外的「暴民法」?
反抗與否總有衡量的基準,傑森•布倫南以鋒利的哲學之刃,為我們切開人們最懼於談論、情感上迴避的危險議題。
- 導讀一 不管您是誰或誰的誰,落實零時差的正義是一種道德義務?/葉浩(第9頁)
- 導讀二 讀《暴民法》的三種方法/ 朱家安(第17頁)
- 引言 危險的哲學(第25頁)
- 第一章 第四種選擇:反抗(第31頁)
- 叛離、抗議與忠誠(第33頁)
- 政府的神奇防護罩:特殊豁免論(第35頁)
- 特殊豁免論(第41頁)
- 為道德平等論辯護(第42頁)
- 防禦性行動VS.公民不服從(第46頁)
- 倘若一切手段均告無效:但在反擊前也請多想想這些道德忠告(第48頁)
- 某些我沒說,且相較本書主題並不重要的事(第52頁)
- 為什麼這個問題如今很重要(第55頁)
- 第二章 防衛倫理學(第59頁)
- 本章總架構(第60頁)
- 防禦性殺人理論(第61頁)
- 傷害與迫切危機條款(第63頁)
- 合理性條款(第65頁)
- 必要性條款(第66頁)
- 自衛的權利需要符合比例原則嗎?(第67頁)
- 剷除大魔王:只有直接面臨立即性威脅時,才能殺人嗎?(第71頁)
- 一定要成功阻止威脅才能殺人嗎?(第73頁)
- 某些更複雜的狀況(第74頁)
- 本節摘要(第75頁)
- 防禦性欺瞞(第76頁)
- 防禦性顛覆、防禦性竊盜、防禦性破壞(第79頁)
- 正當的防禦性行動例子(第80頁)
- 如果故事中的反派是政府代理人(第85頁)
- 第三章 政府權威性論證(第93頁)
- 權威性與正當性的概念(第95頁)
- 正當性與權威性的相關爭議(第99頁)
- 正當性與權威性彼此獨立(第101頁)
- 政府的正當性對道德平等論並不重要(第103頁)
- 政府可能完全不具備權威性(第104頁)
- 實際同意論(第106頁)
- 假設條件同意論(第108頁)
- 公平論(第109頁)
- 本段摘要(第111頁)
- 權威性並不是非一即百(第112頁)
- 以適任原則來反駁政府的權威性(第116頁)
- 道德平等論的論證會因此失去必要性嗎?(第124頁)
- 第四章 其他支持特殊豁免論的通用論證(第127頁)
- 反私刑論(第128頁)
- 和平手段論(第131頁)
- 立意良善與服從命令(第135頁)
- 相信道德平等論會很危險嗎?(第139頁)
- 報復、負面影響、勒索(第148頁)
- 本章摘要(第155頁)
- 第五章 勇敢說不(第157頁)
- 該如何面對不公不義的命令(第158頁)
- 承諾與權威性(第159頁)
- 一般情況下的權威性VS.聽命去做不正義行為的權威性(第161頁)
- 受託人責任、特殊義務、權威性(第165頁)
- 艾斯倫對不公不義命令的看法(第169頁)
- 知識權威(第177頁)
- 第六章 為了搞破壞而刻意撒謊(第183頁)
- 欺騙糟糕選民的基本論證(第186頁)
- 選民真的像被誤導的善良巫師嗎?(第191頁)
- 同時欺騙好選民與壞選民(第194頁)
- 「只會害到自己」論證以及純粹程序論(第197頁)
- 公共理性與真誠性(第199頁)
- 滑坡式的反駁:我們可以為了自衛而傷害選民嗎?(第202頁)
- 干擾惡行,同時盡忠職守(第205頁)
- 第七章 法官的正義(第207頁)
- 法官該怎麼面對惡法(第208頁)
- 要解釋憲法,還是要做對的事情(第209頁)
- 對於權利的極端法律論與純粹慣例論(第214頁)
- 一些妥協與澄清(第218頁)
- 道德爭議論證(第222頁)
- 本章總結(第230頁)
- 第八章 一定要反抗嗎?(第231頁)
- 最後的一些想法(第232頁)
- 超義務行為?(第234頁)
- 一個激勵人心的概念:不該讓無辜的人承擔不正義行為的代價(第237頁)
- 另一個激勵人心的概念:反抗的成本很重要(第238頁)
- 特殊義務可能會改變道德的計算方式(第239頁)
- 不當幫兇論證(第241頁)
- 支持反抗的康德式論證(海伊版)(第245頁)
- 席弗明的幸福人生論證(第248頁)
- 辛格的後果論論證(第251頁)
- 結論(第258頁)
- 誌謝(第263頁)
- 注釋(第277頁)
- 參考文獻(第285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47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2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2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