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恐我們忘記:復臨教會的開創史
-
點閱:99
7人已收藏
- 譯自:Lest we forget : daily devotionals
- 作者: 喬治.賴特(George R. Knight)著 , 張恩澤譯
- 出版社:時兆
- 出版年:2010
- 集叢名:勵志叢書:14
- ISBN:9789866314032
- 格式:PDF,JPG
- 頁數:380
為什麼喬治賴特說這是他所寫的最重要的一本書?
如果復臨教會喪失了使她有別於其他基督教派的特徵的話,她還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嗎?
為什麼早期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有那麼大的熱情向全世界佈道?
我們如何為廣傳福音重新燃起自己生命的熱忱?
當世界和教會的進程逼近基督第二次再來的時候,重振啟示錄異象的活力能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嗎?
1832年一個中年的農夫開始傳講基督快來的信息。
1844年一個少女講述上帝給她的第一個異象。
1846年一個退休的船長出版了一本關於第七天安息日的書。
1849年一個身無分文的巡迴佈道者寫了一本8頁的小冊子,給黑暗中的人們帶來了亮光。
從此,一群平凡的人──揮灑出非凡的生命,將自己奉獻給上帝──發起一個小小的運動,最終壯大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派,今天在全球擁有1,500萬的信徒。
在這本獨特的晨鐘課裏,喬治‧賴特再一次向我們介紹了這些屬靈的先輩們。他們可能都不是完全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親切隨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告訴世人救主快來。
正如許多家庭一樣,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來自何方,忘記前人們所經歷的鬥爭。認為繼承他們所留下的遺產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對於認識他們遺產的真價值,我們需要一個溫柔的提醒。為塑造復臨教會的未來,這些無畏的先鋒們所鑄造的不僅是歷史,更是我們的今天。我們反思過去,或許我們更應該注目將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建造未來。
序言摘錄
寫給旅伴們的話◎喬治.賴特
歡迎參與我們的旅程,讓我們一同走過這365天,經歷復臨信徒在歷史上成長的旅程。
我懷著以下幾個堅定的信念寫成這本晨鐘課:(1)上帝曾帶領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走過歷史,今天還繼續引導著她。(2)基督復臨論的提出是預言的一個運動,而不只是單單跼限於一個教派。(3)在21世紀,我們教會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危險,就是忘記自己的身分,以致迷失了自己的目標和存在的理由。所以,本書取名──《唯恐我們忘記》。
不像一般的靈修課程,把重點焦聚在與某一經文聯結的培靈和激勵人心的思想上,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藉由透過復臨教會的發展歷程來啟迪讀者,激勵他們。這兩個目標的結合,通常不太容易能在一頁的篇幅內完成,但我盡力去克服這個困難。因我深知,大部分的復臨信徒對我們教會的歷史知之甚少。所以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會兼顧它的教導性質和靈修性質。從長遠來看,這兩個領域是不可分割的。畢竟,所有真正的靈修內容是立足於事實而不是傳說。另外,本書最後附有全年按時間順序,所編排的每日靈修內容標題,向讀者就所涉及的內容,提供一個便捷的查考。
我相信這一年的學習將帶領讀者更加靠近我們的主,更加熱愛主的教會。再者,我懇求主使我們看見祂在過去對自己百姓的帶領,教導我們領會其中的教訓,使我們得到鼓勵,仰望主的第二次再來。
- 寫給旅伴們的話(第6頁)
- 1月(第8頁)
- 作紀念的石碑(第8頁)
- 激動人心的歲月(一)(第9頁)
- 激動人心的歲月(二)(第10頁)
- 難以置信的未來傳道人(第11頁)
- 無望的指出希望(第12頁)
- 上帝以奇妙的方法作工(第13頁)
- 為上帝的話而活的人(第14頁)
- 令人吃驚的發現(第15頁)
- 隨之而來的欣喜(第16頁)
- 米勒耳對預言的理解(第17頁)
- 聖經研究的「罪」(第18頁)
- 留心你向上帝所許的願(第19頁)
- 寶貝與瓦器(第20頁)
- 夜半呼聲(第21頁)
- 出版界的拿破崙(第22頁)
- 一個緊迫的信息(第23頁)
- 熱情的查理斯‧費治(第24頁)
- 天使的聲音(第25頁)
- 作紀念的石碑(第26頁)
- 米勒耳的黑人信徒(第27頁)
- 復臨運動中的婦女(第28頁)
- 世界的末年(第29頁)
- 七月運動(第30頁)
- 口中甜蜜,肚子發苦(第31頁)
- 回顧:犯錯和上帝的引導(第32頁)
- 大分散(一)(第33頁)
- 大分散(二)(第34頁)
- 大分散(三)(第35頁)
- 大分散(四)(第36頁)
- 結識貝約瑟(第37頁)
- 囚犯貝約瑟(第38頁)
- 2月(第39頁)
- 貝約瑟信主(第39頁)
- 散漫時的改革(第40頁)
- 貝約瑟發現最終的改革(第41頁)
- 認識懷雅各(第42頁)
- 極不情願的宣教士(第43頁)
- 沒有人說那是容易的(第44頁)
- 認識懷愛倫(第45頁)
- 與上帝較力(第46頁)
- 年輕的米勒耳信徒(一)(第47頁)
- 年輕的米勒耳信徒(二)(第48頁)
- 屬聖經的人(一)(第49頁)
- 屬聖經的人(二)(第50頁)
- 「門就關了」的中心含義(第51頁)
- 聖所的新亮光(一)(第52頁)
- 聖所的新亮光(二)(第53頁)
- 聖所的新亮光(三)(第54頁)
- 聖所的新亮光(四)(第55頁)
- 聖所的新亮光(五)(第56頁)
- 懷愛倫的第一個異象(一)(第57頁)
- 懷愛倫的第一個異象(二)(第58頁)
- 被召做主見證(第59頁)
- 屬靈恩賜和聖經的關係(一)(第60頁)
- 從「復原主義論」而得的教訓(第61頁)
- 屬靈恩賜和聖經的關係(二)(第62頁)
- 屬靈恩賜和聖經的關係(三)(第63頁)
- 先知的檢驗(一)(第64頁)
- 先知的檢驗(二)(第65頁)
- 貝約瑟領受安息日(一)(第66頁)
- 3月(第67頁)
- 貝約瑟領受安息日(二)(第67頁)
- 貝約瑟領受安息日(三)(第68頁)
- 貝約瑟領受安息日(四)(第69頁)
- 貝約瑟傳揚安息日(一)(第70頁)
- 貝約瑟傳揚安息日(二)(第71頁)
- 懷雅各改變了他對婚姻的觀念(第72頁)
- 貝約瑟傳揚安息日(三)(第73頁)
- 普列伯和奧克絲怎麼了?(第74頁)
- 貝約瑟傳揚安息日(四)(第75頁)
- 律法主義的試探(第76頁)
- 福音一瞥(第77頁)
- 安息日和世界末了的異象(一)(第78頁)
- 安息日和世界末了的異象(二)(第79頁)
- 安息日和世界末了的異象(三)(第80頁)
- 安息日和世界末了的異象(四)(第81頁)
- 安息日和世界末了的異象(五)(第82頁)
- 守安息日的復臨信徒「自我定位」的基調(第83頁)
- 憑信心邁步(第84頁)
- 召聚的時期(一)(第85頁)
- 召聚的時期(二)(第86頁)
- 召聚的時期(三)(第87頁)
- 將信息出版(一)(第88頁)
- 現代真理的本質(一)(第89頁)
- 現代真理的本質(二)(第90頁)
- 將信息出版(二)(第91頁)
- 好朋友起大爭執(第92頁)
- 給上帝特別子民的詩歌(第93頁)
- 更多的復臨詩歌(第94頁)
- 屬天的異夢(第95頁)
- 多瞭解安妮‧史密斯(第96頁)
- 死亡又是什麼呢?(一)(第97頁)
- 4月(第98頁)
- 死亡又是什麼呢?(二)(第98頁)
- 死亡又是什麼呢?(三)(第99頁)
- 死亡又是什麼呢?(四)(第100頁)
- 支柱式的信仰(第101頁)
- 處在經濟困難的邊緣(第102頁)
- 「推測日期」怎麼樣?(一)(第103頁)
- 推測日期」怎麼樣?(二)(第104頁)
- 「推測日期」怎麼樣?(三)(第105頁)
- 「推測日期」怎麼樣?(四)(第106頁)
- 日期推測之外的選擇(一)(第107頁)
- 日期推測之外的選擇(二)(第108頁)
- 成為開門論的復臨信徒(一)(第109頁)
- 上帝甚至使用我們的錯誤(第110頁)
- 成為開門論的復臨信徒(二)(第111頁)
- 使復臨信息更完善(第112頁)
- 使第二位天使的信息更完善(一)(第113頁)
- 使第二位天使的信息更完善(二)(第114頁)
- 合作的基礎(一)(第115頁)
- 合作的基礎(二)(第116頁)
- 合作的基礎(三)(第117頁)
- 重新解釋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一)(第118頁)
- 重新解釋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二)(第119頁)
- 重新解釋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三)(第120頁)
- 重新解釋第一位天使的信息(四)(第121頁)
- 重新解釋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五)(第122頁)
- 審判是好消息!(第123頁)
- 回顧審判的道理(第124頁)
- 安息日什麼時候開始?(一)(第125頁)
- 安息日什麼時候開始?(二)(第126頁)
- 安息日什麼時候開始?(三)(第127頁)
- 5月(第128頁)
- 向屬靈恩賜的教義邁進(一)(第128頁)
- 向屬靈恩賜的教義邁進(二)(第129頁)
- 向屬靈恩賜的教義邁進(三)(第130頁)
- 會見烏利亞‧史密斯(第131頁)
- 上帝祝福烏利亞(第132頁)
- 烏利亞‧史密斯:復臨教會的領袖(第133頁)
- 會見約翰‧安得烈(第134頁)
- 與約翰‧拉博柔少年佈道士相見(第135頁)
- 少年傳道士再次上陣(第136頁)
- 拉博柔遇見安得烈(第137頁)
- 以巴特溪為中心(第138頁)
- 誰希望成立教會機構?(第139頁)
- 組織就是巴比倫(第140頁)
- 從機構中得釋放,並不等於從問題中得釋放(第141頁)
- 膏立領袖(第142頁)
- 羊群中的狼(第143頁)
- 福音次序的訴求(一)(第144頁)
- 福音次序的訴求(二)(第145頁)
- 福音次序的訴求(三)(第146頁)
- 帳棚大會中的分裂(第147頁)
- 要走會眾制道路嗎?(第148頁)
- 會眾制還不夠!(第149頁)
- 事奉中的危機(第150頁)
- 如何籌款?(第151頁)
- 貝特西姊妹(第152頁)
- 十分之一,一個更好的方法(第153頁)
- 重新定義巴比倫(第154頁)
- 更寬廣的想法(第155頁)
- 選一個名稱(第156頁)
- 終於組織起來了(第157頁)
- 全球總會(第158頁)
- 6月(第159頁)
- 機構回顧(一)(第159頁)
- 機構回顧(二)(第160頁)
- 十九世紀的健康:美好往昔糟透了(一)(第161頁)
- 十九世紀的健康:美好往昔糟透了(二)(第162頁)
- 十九世紀的健康:美好往昔糟透了(三)(第163頁)
- 進入健康改良(第164頁)
- 懷愛倫和健康改良者們(第165頁)
- 復臨信徒並非全是健康改良者(第166頁)
- 一位健康改良者(第167頁)
- 健康改良異象(第168頁)
- 第二個健康異象(第169頁)
- 失衡的權衡者(第170頁)
- 傳揚上帝在健康上的教導(一)(第171頁)
- 傳揚上帝在健康上的教導(二)(第172頁)
- 健康改良回顧(第173頁)
- 擁有他們自己的健康改良機構(第174頁)
- 約翰‧克洛格出場(第175頁)
- 戰爭時期的復臨教會(一)(第176頁)
- 戰爭時期的復臨教會(二)(第177頁)
- 戰爭時期的復臨教會(三)(第178頁)
- 戰爭時期的復臨教會(四)(第179頁)
- 戰爭時期的復臨教會(五)(第180頁)
- 回顧戰爭時期的復臨教會(第181頁)
- 美好往昔中的教育事工(第182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一)(第183頁)
- 顧德羅‧貝爾登場(第184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二)(第185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三)(第186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四)(第187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五)(第188頁)
- 7月(第189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六)(第189頁)
- 探索真正的教育(七)(第190頁)
- 在生活方式和教義上的觀念(一)(第191頁)
- 在生活方式和教義上的觀念(二)(第192頁)
- 興起帳棚大會(一)(第193頁)
- 興起帳棚大會(二)(第194頁)
- 興起帳棚大會(三)(第195頁)
- 想一想佈道工作(第196頁)
- 會見邁克‧切喬斯基(第197頁)
- 切喬斯基的歐洲佈道(第198頁)
- 遠到加州佈道(第199頁)
- 做加州夢的人(第200頁)
- 切喬斯基的追隨者們發現《評閱宣報》(第201頁)
- 為海外佈道而活(一)(第202頁)
- 為海外佈道而活(二)(第203頁)
- 安得烈去歐洲(第204頁)
- 一個成熟的事工(第205頁)
- 為什麼是歐洲?(第206頁)
- 成功的故事:馬特森的例子(第207頁)
- 失敗的故事:哈拿‧莫爾的例子(第208頁)
- 家庭和佈道(第209頁)
- 截然不同的佈道士:喬治‧金的例子(第210頁)
- 復臨理念的四邊形:佈道事工的模式(第211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一)(第212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二)(第213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三)(第214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四)(第215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五)(第216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六)(第217頁)
- 總會的權柄是什麼?(七)(第218頁)
- 回顧教會的權力(第219頁)
- 8月(第220頁)
- 黑人復臨信徒的興起(第220頁)
- 會見查理斯‧奇尼(第221頁)
- 禁酒運動的鬥士(第222頁)
-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23頁)
- 新的開始(第224頁)
- 新問題(一)(第225頁)
- 新問題(二)(第226頁)
- 新問題(三)(第227頁)
- 新面孔:會見瓦格納(第228頁)
- 新面孔:會見鐘斯(第229頁)
- 老面孔:會見巴特勒(第230頁)
- 老面孔:又見烏利亞‧史密斯(第231頁)
- 進入1888年(第232頁)
- 在各方面的「星期日」逼迫(第233頁)
- 國家星期日法案(第234頁)
- 關於十角的激辯(第235頁)
- 關於加拉太書中律法的激辯(一)(第236頁)
- 關於加拉太書中律法的激辯(二)(第237頁)
- 1886年打仗的響風(第238頁)
- 懷愛倫尋求事情的平衡(第239頁)
- 法利賽人的精神(第240頁)
- 復臨教會最大的需要(第241頁)
- 指出問題(第242頁)
- 加州的「陰謀」(第243頁)
- 一個混亂的領袖(第244頁)
- 1888年信息(一)(第245頁)
- 1888年信息(二)(第246頁)
- 1888年信息(三)(第247頁)
- 總會代表大會(一)(第248頁)
- 總會代表大會(二)(第249頁)
- 神學研究:依賴人的權威(一)(第250頁)
- 9月(第251頁)
- 神學研究:依賴人的權威(二)(第251頁)
- 神學研究:依賴人的權威(三)(第252頁)
- 神學研究:依賴人的權威(四)(第253頁)
- 神學研究:依賴懷愛倫的權威(一)(第254頁)
- 神學研究:依賴懷愛倫的權威(二)(第255頁)
- 神學研究:依賴懷愛倫的權威(三)(第256頁)
- 神學研究:依賴懷愛倫的權威(四)(第257頁)
- 神學研究:依賴懷愛倫的權威(五)(第258頁)
- 神學研究:依賴聖經的權威(第259頁)
- 明尼阿波利斯會議在權威問題上的勝利(第260頁)
- 明尼阿波利斯會議在權威問題上的失敗(第261頁)
- 先知和使者(第262頁)
- 兩種義(一)(第263頁)
- 兩種義(二)(第264頁)
- 兩種義(三)(第265頁)
- 兩種義(四)(第266頁)
- 瓦格納如何看救恩?(一)(第267頁)
- 瓦格納如何看救恩?(二)(第268頁)
- 瓦格納如何看救恩?(三)(第269頁)
- 如何看待約呢?(一)(第270頁)
- 如何看待約呢?(二)(第271頁)
- 教義和基督徒之愛的關係(第272頁)
- 懷愛倫在明尼阿波利斯大會:讓耶穌進來(一)(第273頁)
- 懷愛倫在明尼阿波利斯大會:讓耶穌進來(二)(第274頁)
- 懷愛倫在明尼阿波利斯大會:反照耶穌(一)(第275頁)
- 懷愛倫在明尼阿波利斯大會:反照耶穌(二)(第276頁)
- 懷愛倫在明尼阿波利斯大會:反照耶穌(三)(第277頁)
- 懷愛倫在明尼阿波利斯大會:律法和福音(第278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一)(第279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天使的信息(二)(第280頁)
- 10月(第281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三)(第281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四)(第282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五)(第283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六)(第284頁)
- 因信稱義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七)(第285頁)
- 因信稱義和大聲的喊叫(第286頁)
- 關於三位一體(一)(第287頁)
- 關於三位一體(二)(第288頁)
- 關於三位一體(三)(第289頁)
- 關於三位一體(四)(第290頁)
- 關於三位一體(五)(第291頁)
- 回顧三位一體論(第292頁)
- 後明尼阿波利斯時代(一)(第293頁)
- 後明尼阿波利斯時代(二)(第294頁)
- 巴特勒怎麼樣了?(一)(第295頁)
- 巴特勒怎麼樣了?(二)(第296頁)
- 史密斯怎麼樣了?(第297頁)
- 鐘斯和瓦格納怎麼樣了?(第298頁)
- 回顧明尼阿波利斯(第299頁)
- 會見普列斯科特(第300頁)
- 復臨教育的洗禮(一)(第301頁)
- 復臨教育的洗禮(二)(第302頁)
- 復臨教育「復臨化」:阿凡戴爾的實驗(一)(第303頁)
- 復臨教育「復臨化」:阿凡戴爾的實驗(二)(第304頁)
- 復臨教育「復臨化」:阿凡戴爾的實驗(三)(第305頁)
- 復臨教育「復臨化」:阿凡戴爾的實驗(四)(第306頁)
- 復臨小學的興起(一)(第307頁)
- 復臨小學的興起(二)(第308頁)
- 教育大拓展(第309頁)
- 從源頭上轉變教育觀念(第310頁)
- 教育佈道(第311頁)
- 11月(第312頁)
- 新教傳道事工大拓展(第312頁)
- 復臨傳道事工的大拓展(一)(第313頁)
- 復臨傳道事工的大拓展(二)(第314頁)
- 傳道學院的興起(第315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一):俄羅斯(第316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二):俄羅斯(第317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三):太平洋諸島(第318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四):太平洋諸島(第319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五):南非(第320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六):羅得西亞(第321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七):羅得西亞(第322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八):中美洲(第323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九):南美洲(第324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十):南美洲(第325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十一):印度(第326頁)
- 復臨教會在前進(十二):東亞(第327頁)
- 對美國黑人的傳道事工(一)(第328頁)
- 對美國黑人的傳道事工(二)(第329頁)
- 對美國黑人的傳道事工(三)(第330頁)
- 屬靈的婦女(一)(第331頁)
- 屬靈的婦女(二)(第332頁)
- 重新考慮教會組織(一)(第333頁)
- 重新思考教會組織(二):會眾制的想法(第334頁)
- 重新思考教會組織(三):南非的實驗(第335頁)
- 會見亞瑟‧但以理(第336頁)
- 重新思考教會組織(四):澳大利亞的實驗(第337頁)
- 重新思考教會組織(五):1901年總會代表大會(第338頁)
- 重新思考教會組織(六):1901年總會代表大會(第339頁)
- 重新思考教會組織(七):1903年總會代表大會(第340頁)
- 1901/1903年改組的前景(第341頁)
- 12月(第342頁)
- 重新改造巴比倫(第342頁)
- 災難和迷惑(第343頁)
- 從廢墟中出來(一)(第344頁)
- 從廢墟中出來(二)(第345頁)
- 上帝仍然引導(一)(第346頁)
- 上帝仍然引導(二)(第347頁)
- 上帝仍然引導(三)(第348頁)
- 上帝仍然引導(四)(第349頁)
- 上帝仍然引導(五)(第350頁)
- 上帝仍然引導(六)(第351頁)
- 上帝仍然引導(七)(第352頁)
- 上帝仍然引導(八)(第353頁)
- 懷愛倫去世(第354頁)
- 聖工的空前拓展:1900─1950(一)(第355頁)
- 聖工的空前拓展:1900-1950(二)(第356頁)
- 聖工的空前拓展:1900 ─ 1950(三)(第357頁)
- 到達成熟時期(一)(第358頁)
- 到達成熟時期(二)(第359頁)
- 全部的含意(第360頁)
- 那些米勒耳信徒怎麼樣了?(一)(第361頁)
- 那些米勒耳信徒怎麼樣了?(二)(第362頁)
- 「為什麼」會成功(一)(第363頁)
- 「為什麼」會成功(二)(第364頁)
- 「為什麼」會成功(三)(第365頁)
- 「為什麼」會成功(四)(第366頁)
- 「為什麼」會成功(五)(第367頁)
- 「為什麼」會成功(六)(第368頁)
- 「為什麼」會成功(七)(第369頁)
- 「為什麼」會成功(八)(第370頁)
- 那些米勒耳信徒怎麼樣了(三)(第371頁)
- 古老的石頭仍舊說話(第372頁)
- 一些較重要的索引(第373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