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是「研究流行病的學問」
副總統陳建仁專著,理解臺灣流行病學發展的代表性著作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肆虐全球,民眾關心自身健康,對於流行病的生成也有更多的關注。
《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是副總統陳建仁,同時身為臺灣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所出版之專著。陳建仁教授指出,流行病學面對的問題,乃因人類日常生活的錯綜環境,致使疾病生成充滿複雜性、不確定性、無法操控性。流行病,可指各種疾病,當發生率或死亡率超出一般平均值而達流行狀態時,便可歸為流行病的範圍,從早期傳染病、到今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皆囊括其中。因此需自族群、時間、地方的病例比較間,「藉著嚴謹的觀察或實驗,以及縝密的因果邏輯推理」來進行描述、診斷、治療,以達預防的工作。
本書清晰勾勒出流行病學這門當今愈顯重要的跨學科領域,並詳述流行病學概論、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假說與辯證方法、生命統計與疾病偵查,以至群體與個人層次的分析,更援引了臺灣流行病史上的多個重要案例。當二十一世紀面臨SARS、新冠肺炎等新一波流行病挑戰,在生活環境更形複雜的今日,《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不僅顯露陳建仁教授參與公共衛生體系建制的思考基礎,亦揭示了面臨流行病爆發時,因應情況而防疫布署的相關作業,透過理解臺灣流行病學發展的脈絡,指引保護自我健康的最佳途徑。
- 封面
- 書名頁
- 獻給天主賞賜的慈親、恩師、賢妻和愛女
- 紀念陳新安先生逝世十週年
- 自序
- 目次
- 第一章 流行病學概論
- 第一節 流行病學的定義
- 第二節 流行病學的研究範圍
- 第三節 流行病學的目的
- 第四節 流行病學在醫學的角色
- 第五節 流行病學的相關科學
- 一般參考讀物
- 第二章 疾病自然與致病模式
- 第一節 疾病的定義、診斷和分類
- 第二節 疾病自然史及三段五級預防
- 第三節 三角致病模式——環境、宿主與病原的互動
- 第四節 網狀致病模式——錯綜複雜的致病流程
- 第五節 輪型致病模式——生態平衡與疾病
- 第六節 螺狀模式——多病因互動的多階段進程
- 一般參考讀物
- 第三章 流行病學方法綜述
- 第一節 科學假說的建立與辨證
-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假說的研擬與篩選
- 第三節 分析流行病學——假說的辨明與修訂
- 第四節 實驗流行病學——假說的實證與確立
- 第五節 致病因果的邏輯判斷
- 一般參考讀物
- 第四章 健康指標與生命統計
- 第一節 衛生保健資訊的蒐集
- 第二節 粗率、特定率與標準化率
- 第三節 疾病率——發生率與盛行率
- 第四節 死亡率、致死率與死亡分率
- 第五節 平均餘命、人年損失和工作年損失
- 一般參考讀物
- 第五章 流行偵查與健康調查
- 第一節 流行的緊急偵查
- 第二節 疾病的例行監視
- 第三節 健康調查與疾病篩檢
- 一般參考讀物
- 第六章 描述流行病學——團體層次的相關研究
- 第一節 人:宿主特性、生活習慣與風俗文化
- 第二節 地:國際比較、城鄉差異與地區叢聚
- 第三節 時:長期趨勢、週期循環與時間聚集
- 第四節 移民比較研究:遺傳與環境的互動
- 第五節 世代效應分析:年齡與年代的互動
- 第六節 時地聚集:點流行的特性
- 一般參考讀物
- 第七章 分析流行病學:個體層次的相關研究
- 第一節 橫斷研究的設計與執行
- 第二節 世代追蹤研究的設計與執行
- 第三節 病例對照研究的設計與執行
- 第四節 單因子分析:相關指標與估計偏差
- 第五節 兩因子分析:干擾作用與交互作用
- 第六節 多因子分析:分層分析與模式建構
- 一般參考讀物
- 參考文獻
- 中文引用書目
- 英文引用書目
- 附錄
- 版權頁
- 封底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42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