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09-25
理則學有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各居其一,三者合治於一爐,以成大一統的理則學,自是理則學應有的理想,陳大齊先生在其所著《大眾理則學》便表達了這一個宏大的理。本書或可為統論中西理則學觀點的代表。
本書特色
1.陳大齊先生在其所著《大眾理則學》融合理則學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以成大一統。
- 寫作的經過與旨趣(第1頁)
- 第一章 理則學的研究對象(第1頁)
- 理則學的定義(第1頁)
- 思想的意義(第3頁)
- 思想的功罪(第5頁)
- 思想對象及其種類(第6頁)
- 事實(第8頁)
- 價值(第10頁)
- 思想種類(第12頁)
- 認識(第12頁)
- 衡量(第14頁)
- 思想與言語(第16頁)
- 第二章 思想的是非(第18頁)
- 是非的有無(第18頁)
- 是非無定說(第19頁)
- 是非有定說(第21頁)
- 現況上的無定與本質上的有定(第24頁)
- 眞相未明(第26頁)
- 智愚異見(第27頁)
- 一偏與全局(第28頁)
- 期待與敘述(第29頁)
- 是非異所(第30頁)
- 理則學上的是非(第31頁)
- 第三章 是非的類別及其相互間的關係(第34頁)
- 是非的類別(第34頁)
- 形式與實質(第34頁)
- 正似(第35頁)
- 眞僞與善悪(第38頁)
- 理則學所重視的是非(第41頁)
- 眞僞與善悪的不定一致(第43頁)
- 眞中有善有悪(第45頁)
- 僞中有善有悪(第48頁)
- 眞僞善悪不能互證(第50頁)
- 致善必先致眞(第52頁)
- 第四章 知必如實(第54頁)
- 思想三要(第54頁)
- 所如的實(第55頁)
- 如實的重要與不易(第57頁)
- 純粹知覺與知覺的理解(第59頁)
- 如實的要件(第61頁)
- 見聞的有無與事實的有無(第64頁)
-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第67頁)
- 如實的阻力(第69頁)
- 第五章 同異分明(第75頁)
- 同異分明的重要與不易(第75頁)
- 事物的亦同亦異(第78頁)
- 同異的落實(第80頁)
- 同異辨別的分際(第83頁)
- 同異與肯定否定(第86頁)
- 三異(第90頁)
- 第六章 周觀兼顧(第94頁)
- 經驗要精要博(第94頁)
- 周觀以求精(第97頁)
- 兼顧以求博(第101頁)
- 相違決定(第105頁)
- 兼權熟計(第108頁)
- 第七章 觀點上(第112頁)
- 觀點與是非(第112頁)
- 事實觀與價值觀(第115頁)
- 類別觀與緣起觀(第118頁)
- 平等觀與差別觀(第122頁)
- 分析觀與綜合觀(第124頁)
- 抽象觀與具體觀(第127頁)
- 重異觀與重同觀(第130頁)
- 第八章 觀點下(第132頁)
- 齊一觀與參差覿(第132頁)
- 謹守觀與權變觀(第134頁)
- 實用觀與文飾觀(第136頁)
- 遵古觀與創新覿(第139頁)
- 權威觀與自得觀(第141頁)
- 理論觀與實踐觀(第145頁)
- 準情觀與循理觀(第147頁)
- 妙悟觀與實證觀(第150頁)
- 從容觀與迅捷觀(第152頁)
- 第九章 名實的關係(第155頁)
- 名與實(第155頁)
- 內容與外圍(第157頁)
- 分類(第161頁)
- 定義(第164頁)
- 異名同實(第168頁)
- 同名異實(第170頁)
- 同實異故(第176頁)
- 同實異取(第179頁)
- 第十章 名稱的類別(第182頁)
- 事實名稱與價值名稱(第182頁)
- 單獨名稱與普徧名稱(第185頁)
- 集體名稱與個別名稱(第188頁)
- 相對名稱與絕對名稱(第190頁)
- 積極名稱與消極名稱(第194頁)
- 同義名稱與異義名稱(第197頁)
- 自毀名稱(第202頁)
- 第十一章 判斷的結構與作用(第207頁)
- 判斷的基本形式(第207頁)
- 判斷的成分(第209頁)
- 顯性與歸類(第211頁)
- 判斷與語句(第214頁)
- 自語相違(第220頁)
- 關係判斷(第222頁)
- 第十二章 判斷的質與量(第225頁)
- 判斷的質(第225頁)
- 判斷的量(第233頁)
- 判斷四式(第236頁)
- 主詞謂詞的周徧與不周徧(第239頁)
- 拒他判斷與除外判斷(第242頁)
- 判斷間的對當(第245頁)
- 第十三章 複合判斷(第252頁)
- 原素判斷與複合判斷(第252頁)
- 聯合判斷(第254頁)
- 簡主簡謂的判斷與複主複謂的判斷(第257頁)
- 蘊蓄判斷(第260頁)
- 析取判斷(第266頁)
- 連詞省略的弊病(第270頁)
- 第十四章 直接推理(第274頁)
- 推理(第274頁)
- 加詞(第276頁)
- 換質(第280頁)
- 易位(第284頁)
- 反易(第291頁)
- 反換(第294頁)
- 第十五章 主謂判斷的三段論法(第299頁)
- 間接推理(第299頁)
- 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第302頁)
- 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規則(第305頁)
- 有關成分數目的規定(第309頁)
- 有關概念周徧的規定(第313頁)
- 有關判斷的質的規定(第318頁)
- 有關判斷的量的規定(第324頁)
- 第十六章 關係判斷的三段論法(第328頁)
- 流轉的關係與不流轉的關係(第328頁)
- 關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及其進行方式(第330頁)
- 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第334頁)
- 一同一異的非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第339頁)
- 別異關係流轉的成敗(第343頁)
- 相反關係流轉的成敗(第347頁)
- 一個否定前提的影響(第352頁)
- 兩個否定前提的影響(第359頁)
- 第十七章 複合判斷的推理(第364頁)
- 聯合判斷的推理(第364頁)
- 混合的蘊蓄推理(第368頁)
- 純粹的蘊蓄推理(第379頁)
- 廢立式的析取推理(第383頁)
- 立廢式的析取推理(第391頁)
- 第十八章 推理的省略與複合(第397頁)
- 省略式的單一推理(第397頁)
- 聯合式的複合推理(第406頁)
- 連環式的複合推理(第411頁)
- 帶證式的複合推理(第416頁)
- 第十九章 雙管論式(第424頁)
- 雙管論式的結構與作用(第424頁)
- 雙管論式的實例(第429頁)
- 出於忽視蘊蓄理論的過失(第436頁)
- 出於忽視析取理論的過失(第440頁)
- 第二十章 類比推理(第445頁)
- 類比推理的結構(第445頁)
- 類比推理的應用範圍及其可信程度(第449頁)
- 或然性的提高條件(第454頁)
- 關係的類比推理(第458頁)
- 第二十一章 譬與援(第463頁)
- 譬喻的形式與作用(第463頁)
- 同喻依與異喻依(第467頁)
- 譬喻的當守與當避(第471頁)
- 援的意義與性質(第476頁)
- 援與譬的分別(第480頁)
- 援的功能(第482頁)
- 第二十二章 論證(第487頁)
- 指證與論證(第487頁)
- 直接論證與間接論證(第491頁)
- 理由的兩大要件(第494頁)
- 尋常與變異之不可互證(第498頁)
- 集體與個別之不可互證(第500頁)
- 可能與現實互證之可與不可(第503頁)
- 第二十三章 辯論(第507頁)
- 辯論的意義(第507頁)
- 是非與勝負的不定一致(第509頁)
- 辯論的任務與態度(第513頁)
- 辯論的先決要件(第518頁)
- 強辯(第522頁)
- 詭辯(第526頁)
紙本書 NT$ 630
單本電子書
NT$
441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09-25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09-2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