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魯迅與周作人
  • 點閱:232
    11人已收藏
  • 作者: 張耀杰著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 出版年:2008
  • 集叢名:史地傳記:PC0043 世紀映像叢書:30
  • ISBN:9789866732775
  • 格式:PDF,JPG
  • 頁數:368
  • 書籍難度(SR):65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一年級
  • 附註:魯迅本名周樹人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早年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致力於文學事業,結果以失敗而告終。由北大教授陳獨秀、胡適、錢玄同、劉半農、陶孟和、沈尹默等人輪流編輯的同人刊物《新青年》,為周氏兄弟的橫空出世提供了絕佳的公共平臺和人生轉機。橫空出世的周氏兄弟,憑藉著文學成就直接影響甚至主導了幾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路徑選擇,兄弟之間即使反目決裂也依然藕斷絲連、息息相通的絕情恩怨,所觸動的更是充滿血親家族觀念的中國人,最為深邃也最為敏感心弦。

本書從魯迅和周作人的家世談起,如祖父周福清的科舉大案、親族的衍太太,如何影響到兩兄弟的想法;再次從科舉、洋務瞥見兩兄弟的抱負和其後的事業發展,最後從《新青年》刊物、魯迅評論的學者和人物如陳獨秀、劉半農、孫中山、傅斯年等人的話語,逐漸拼湊出魯迅和周作人處世的態度、思想和為品行,為研究周氏兄弟提供了相當足資確信的觀點和剖析。

張耀杰

1964年生於河南省禹州市農村。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研究人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人文學者,文藝史專家,傳記作家。從1992年至今,一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從事「戲劇歷史暨戲劇宗教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近年來主要從事20世紀中國政學兩界的重要人物及重點事件的個案研究。

  • 周氏兄弟的政學傳奇(第1頁)
    • 一、周氏兄弟的政學傳奇(第1頁)
    • 二、八道灣的王府氣派(第4頁)
    • 三、周氏兄弟的絕情恩怨(第8頁)
    • 四、周作人的不懈攻擊(第11頁)
    • 五、藕斷絲連的深層關愛(第18頁)
    • 六、「超人」的關愛與「凡人的妒忌」(第23頁)
  • 周福清的科舉大案(第31頁)
    • 一、周福清的科舉美夢(第32頁)
    • 二、周福清的科舉大案(第34頁)
    • 三、周福清的嬉笑怒罵(第37頁)
    • 四、周氏兄弟與周福清(第39頁)
  • 魯迅筆下的「衍太太」(第47頁)
    • 一、魯迅筆下的「衍太太」(第47頁)
    • 二、周作人筆下的「衍太太」(第51頁)
    • 三、〈我的父親〉中的「老乳母」(第53頁)
    • 四、魯迅與族叔周鳴山(第57頁)
  • 紹興周氏的實業與科舉(第61頁)
    • 一、由實業到科舉的敗家之路(第61頁)
    • 二、科舉敗家的眾生相(第64頁)
    • 三、紹興周家的敗落與新生(第67頁)
    • 四、「隔壁的大富豪」朱閬仙(第68頁)
  • 周氏兄弟的科舉與洋務(第73頁)
    • 一、初學洋務的魯迅(第73頁)
    • 二、周氏兄弟的科舉考試(第76頁)
    • 三、文章立命與尊王攘夷(第78頁)
    • 四、周氏兄弟的道學傳家(第82頁)
    • 五、周作人的學習洋務(第85頁)
    • 六、周作人的拒絕科舉(第87頁)
  • 魯迅早年的「神思新宗」(第91頁)
    • 一、弘文學院的斷髮故事(第91頁)
    • 二、《浙江潮》的鋒芒初試(第95頁)
    • 三、仙台醫專的半途而廢(第101頁)
    • 四、回鄉完婚與兄弟相伴(第105頁)
    • 五、《新生》雜誌的夭折(第108頁)
    • 六、〈人之歷史〉的「一元研究」(第111頁)
    • 七、〈摩羅詩力說〉的「摩羅」(第112頁)
    • 八、〈科學史教篇〉的「聖覺」(第115頁)
    • 九、「文化偏至」與「神思新宗」(第116頁)
    • 十、超人救世與超人專制(第119頁)
    • 十一、〈破惡聲論〉的「惡聲」與「偽士」(第122頁)
    • 十二、「破迷信」與「崇侵略」(第125頁)
    • 十三、「神思新宗」的不攻自破(第127頁)
    • 十四、魯迅筆下的失敗超人(第129頁)
  • 周氏兄弟與《新青年》(第137頁)
    • 一、周作人筆下的《新青年》(第137頁)
    • 二、魯迅筆下的《新青年》(第141頁)
    • 三、周氏兄弟與《新青年》(第146頁)
    • 四、周作人的「託名」魯迅(第151頁)
    • 五、魯迅加盟《新青年》的思想原點(第158頁)
    • 六、遊離原點的事後追憶(第161頁)
    • 七、周作人晚年的低調敘述(第165頁)
  • 魯迅筆下的陳獨秀(第173頁)
    • 一、魯迅與陳獨秀的書信來往(第174頁)
    • 二、魯迅筆下的陳獨秀(第178頁)
    • 三、魯迅筆下的「韜略」(第181頁)
    • 四、被排擠出局的陳獨秀(第183頁)
    • 五、「行不顧言」的超限「韜略」(第188頁)
    • 六、「思想不徹底,言行不一致」(第195頁)
  • 魯迅筆下的劉半農(第205頁)
    • 一、劉半農與周氏兄弟的初步合作(第205頁)
    • 二、魯迅廣告:「看呀!快看呀!」(第211頁)
    • 三、魯迅與劉半農的精神歧異(第216頁)
    • 四、〈我和《語絲》的始終〉(第221頁)
    • 五、魯迅筆下的劉半農(第225頁)
    • 六、〈憶劉半農君〉及其他(第229頁)
  • 魯迅筆下的孫中山(第239頁)
    • 一、〈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第239頁)
    • 二、〈中山大學開學致語〉(第241頁)
    • 三、孫中山的「足不履危地」(第244頁)
  • 周作人對傅斯年的全盤否定(第249頁)
    • 一、周作人的「反復顛倒」(第249頁)
    • 二、《新青年》時代的傅斯年(第254頁)
    • 三、傅斯年與周氏兄弟(第258頁)
    • 四、從新潮社到北新書局(第265頁)
  • 周作人的精神追求與路徑迷失(第275頁)
    • 一、周作人的造謠說謊(第275頁)
    • 二、忠實原著的「直譯的方法」(第282頁)
    • 三、人道主義的新宗教(第284頁)
    • 四、〈小河〉中的劣勢心態(第290頁)
    • 五、天堂淨土的「新村」(第293頁)
    • 六、「新村」運動的路徑迷失(第296頁)
    • 七、《新青年》同人的路線圖(第300頁)
  • 《兩地書》中的高長虹(第311頁)
    • 一、「不問成敗而要戰鬥的人」(第312頁)
    • 二、「我之以《莽原》起鬨」(第314頁)
    • 三、「將有許多罵人的嘴張開來」(第318頁)
    • 四、「我所相信的誠實的朋友」(第320頁)
    • 五、「長虹和韋素園又鬧起來了」(第323頁)
    • 六、「我並不希罕『莽原』這兩個字」(第326頁)
    • 七、「他們不知在玩什麼圈套」(第327頁)
    • 八、「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329頁)
    • 九、「我又成了中心」(第332頁)
  • 後記ー政學兩界的路徑選擇(第337頁)
    • 一、「勞心者治人」的強詞奪理(第337頁)
    • 二、從「喪家狗」到「寵物狗」的末世路徑(第339頁)
    • 三、政學兩界的路徑選擇(第343頁)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