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康的照護者,就看不見有品質的照護。
失智症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更由於病程隨著退化狀況有其階段性的發展,每一階段所面對的問題均不同,從學習與失智症有關知識與照護技巧、建立照護體系與照護者支持體系、生活內容走向非藥物療法的逐步改變、家庭與社會資源的整合、如何面對長者精神行為症狀、身體照護、學習翻身移位等。其中,以如何面對長者精神行為症狀對照護者挑戰最大。
暢銷書作家伊佳奇在本書提供的是:面對不同精神行為症狀時,照護者的心理建設、互動行為模式、可能的緩和方式等,幫助照護者減少照護壓力、避免衝突、或導致長者衍生更多的精神行為症狀、維繫在動態平衡下較理想的生活品質。
本書的核心價值與基礎之一是:維護照護者的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所有對照護的研究都確認:沒有健康的照護者,就看不見有品質的照護。失智症照護者的憂鬱傾向,比照護其他疾病為高,甚至因而自己罹患憂鬱症。
我們不希望看到因已經有失智症長者需要被照護,結果是造成更多人因照護而被傷害,無論是心理或是生理。
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是可避免、降低,即使還是出現,是可不影響照護者與被照護者雙方健康,是本書的目的。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不僅是為考試而存在,是為提升我們生活品質。
- 作者序:照護路上你我同行
- 導讀:一本重視照護者健康與失智症長者尊嚴的書
- 推薦序:照顧失智長者,有你不知道的細節和要領
- 推薦序:不畏艱難,推廣失智症
- 推薦序:以患者為中心的跨領域照護模式
- 推薦序:聆聽前行者傳授失智照護心法
- 【第1章】失智症照護者的心理建設
- 1-1 長期照護要有方法
- 1-2 順其意 再轉彎
- 1-3 他們不是故意的!
- 1-4 「以人為本」是重要的照護理念
- 【第2章】失智症精神症狀照護
- 2-5 被遺棄及被害妄想
- 2-6 媳婦偷了婆婆的鑽戒?——被偷妄想讓全家失和
- 2-7 爸媽說變就變
- 2-8 老爸拒絕服藥 該怎麼辦
- 2-9 被偷竊妄想讓全家晚上無法睡覺,是否有藥可解決?
- 2-10 如何幫長者導入正面的「觸景生情」
- 2-11 老爸不出門、老媽不去日照,怎麼辦?
- 【第3章】失智症行為症狀照護
- 3-12 怎麼辦?老爸總是亂送錢給人
- 3-13 讓家人傷透腦筋的貪食、誤食、拒食
- 3-14 糖尿病的老爸一直要吃甜食
- 3-15 莫到失語,才後悔嫌他重覆言語
- 3-16 失智症老爸不說話了
- 3-17 原來老爸生氣打人是我們造成的——精神行為症狀的暴力行為
- 3-18 爸爸又想要結婚
- 3-19 老爸半夜到鄰居院子晒臘肉
- 3-20 失智症照護者最頭痛的課題——「睡眠障礙」
- 3-21 婆婆囤物塞爆家,該怎麼辦?
- 3-22 公公怎麼在「溜鳥」
- 3-23 公公拿店家東西不付款
- 3-24 老爸總令人難堪,別帶他出門
- 【第4章】環境與精神行為症狀及照護
- 4-25 長者會亂是誰造成的?——熟悉家居的現實導向
- 4-26 離開熟悉的家後容易出現的狀況
- 4-27 老爸一直抓怎麼辦?季節轉換的過敏
- 4-28 穿著與氣候變化
- 4-29 充足水份是夏季照護重點
- 4-30 變天,失智老爸該如何照護
- 4-31 氣溫驟降,小感冒會變肺炎或引發中風
- 4-32 老爸為什麼玩糞便?
- 4-33 老爸不洗澡了!怎麼辦!
- 【第5章】失智症生活照護
- 5-34 不肯穿尿布,會扯破尿布,怎麼辦?
- 5-35 媽媽有痰不吐,該怎麼辦?
- 5-36 口腔保健與肺炎有何關係?
- 5-37 婆婆住院後,為什麼還會尿道感染?
- 5-38 譫妄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住院併發症
- 5-39 進食困難與鼻胃管是雙胞胎?
- 5-40 長者一定要臥床嗎?
- 5-41 運動是減緩肌肉萎縮、肌力減退唯一方法
- 5-42 如果將來我們失智了,是否願意被約束?
- 5-43 照護爸爸的瑪麗亞要回國,怎麼辦?
- 【第6章】環境支持照護—家庭環境如何改造
- 6-44 環境改造以避免老人跌倒(一)
- 6-45 環境改造以避免老人跌倒(二)
- 6-46 公公為何站在大廳中恐慌?
- 【第7章】老人福祉科技—如何善用科技與輔具進行照護
- 7-47 老人福祉科技讓失智症照護更輕鬆
- 7-48 輔具讓愛的照護更長久
- 【第8章】失智症患者的安寧療護
- 8-49 分手是愛的延續—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安寧緩和醫療照護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