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1-29
本書收集了資中筠先生自1980年寫的文章,捋清了傳統士大夫及當今知識分子的演變和異同,細述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也道出了「啟蒙」前後,知識分子的思想精神、社會文化的轉變。現今教育普及、科技發達,但社會道德觀念、人民素質、文化修養卻似在逐漸倒退,近年「愛國」口號下所滋長的虛驕之氣和狹隘的排外情緒,更讓作者感到憂心。中國有「識」之士,是否正進入另一個困境?
- 自序(第ix頁)
- 讀書人 • 閱讀(第1頁)
- 中國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特種煉獄-從「梁校」說起(第2頁)
- 慶賀宗璞九十大壽及《野葫蘆引》終卷出版雙喜(第25頁)
- 當年大學教授是如何維護學府尊嚴的(第36頁)
- 外交家顧維鈞的幸與不幸-重讀《顧維鈞回憶錄》有感(第40頁)
- 不該被遺忘的歷史人物-袁昶烈士(第47頁)
- 楊絳先生仙逝感言(第61頁)
- 周有光文集代序(第73頁)
- 近代中國各個時期留學生-在加拿大一次華人集會上的講話(第78頁)
- 中國知識分子對道統的承載與失落-建設新文化任重而道遠(第89頁)
- 關於我的履歷(第112頁)
- 一代風骨今何在?-讀《民國那些人》(第117頁)
- 宏毅之士,任重道遠-悼李慎之(第125頁)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第133頁)
- 袁同禮-我國現代圖書館的先驅(第142頁)
- 黃遵憲《今別離》詩(第155頁)
- 「平戎策」與「種樹書」-中國讀書人的入世與出世(第159頁)
- 由宋朝汪藻文章想起大學生辯論競賽(第171頁)
- 無韻之離騷-太史公筆法小議(第176頁)
- 啟蒙 • 教育 • 愛國(第183頁)
- 哀清華(第184頁)
- 啟蒙與愛國-在青島海洋大學行遠書院講話(第189頁)
- 同中小學校長談教育-在全國優秀中小學校長教育論壇上講話(第205頁)
- 人民與朝廷哪個是目的?哪個是手段?(第225頁)
- 花蕊夫人與「男兒」卸甲(第233頁)
- 教育與啟蒙-在「為中國而教」2013 級項目成員培訓班上講話(第238頁)
- 百年中國「人」(第255頁)
- 國家興亡,匹夫無責(第264頁)
- 為實現「為民喉舌」的神聖職責而努力(第267頁)
- 與師友同遊水木清華-《世紀清華》序(第280頁)
- 愛國的坐標(第286頁)
- 清華園裏曾讀書(第299頁)
- 文化 • 社會 • 婦女(第309頁)
- 從「偽君子、真小人」說到美國種族歧視(第310頁)
- 科技創新與人類禍福(第316頁)
- 閑話過敏症(第324頁)
- 又逢「三八」(第328頁)
- 中文基礎是一種文化底蘊(第333頁)
- 人性 • 文化 • 制度(第357頁)
- 說真話為甚麼這麼難?(第377頁)
- 宣揚何種婦女觀?-沉渣泛起之一(第385頁)
-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今天的爭論(第391頁)
- 文化與制度-雞與蛋的關係(第400頁)
- 重建精神的家園-還是要接着「五四「精神的茬走下去(第411頁)
- 男子中心社會的「語境」(第428頁)
- 五四運動與《列女傳》的聯想(第433頁)
紙本書 NT$ 454
單本電子書
NT$
31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1-2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1-2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