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透過獨特的觀點與視角帶領讀者進入博物館的世界。
附有作者小旅行路線圖 。
台灣過去四百年來歷經不同的統治者,孕育獨特的歷史、多元的文化、豐富的物產、溫暖的人情。這些元素再加上「時間」與「人文」的醞釀,從民國八十年代開始,一座座豐富有趣的超有料博物館應運而生。
這些博物館有些保存著在地的故事,有些記錄曾在台灣發生的哀憐與感動,走進這些充滿人文與往日情懷的博物館,細細品味其獨特的氛圍與其蘊含的豐富知識。
沒有美術專長的作者每每到訪一地,卻能透過自己獨特的觀點與視角,用彩筆捕捉影像,並藉由手繪圖告知讀者如何前往以及位置訊息。
內行人帶路,不花一毛錢的小旅行,絕對值得參考!
- Chapter 1 本身就是博物館(第1頁)
- 進入糖業鐵道大觀園 烏樹林的五分車與道班房(第2頁)
- 走進鐵路的舊日時光 打狗鐵道故事館(第11頁)
- 哀憐與感動的交會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第23頁)
- 海邊的「古代水泥」工坊 安平蚵灰窯(第30頁)
- 啜飲百年芬芳 日月老茶廠(第38頁)
- 坑道中的台灣意識體驗 1895抗日保台史蹟館(第46頁)
- 大墩綠色故事館漫遊 臺中公園(第55頁)
- Chapter 2 歷史建物再利用(第63頁)
- 演出自己的故事 雲林布袋戲館(第64頁)
- 威權不再的典雅堡壘 台灣文學館(第72頁)
- 追尋平埔也看藝陣 蕭壠文化園區(第81頁)
- 同齡的大師與紅樓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第89頁)
- Chapter 3 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地方特色產業博物館(第97頁)
- 髹飾歲月的縮影 豐原漆藝館(第98頁)
- 苦盡甘來的鄉土滋味 南屯麻芛文化館(第105頁)
- 濁水溪的盛「硯」 二水螺溪石藝館(第113頁)
- 原民野球榮耀 紅葉少棒紀念館(第120頁)
- 無竹令人俗 南投竹藝博物館(第127頁)
- Chapter 4 多元族群在台灣:讀故事也讀歷史(第137頁)
- 竹籬笆的春天再現 新竹眷村博物館(第138頁)
- 認識台灣好去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第147頁)
- 咪乎咪桑的文化洗禮 台東布農文物館(第155頁)
- 道教廟宇小百科 彰化元清觀民藝館(第165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