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老師月刊 [第505期]:耍廢, 如何廢出新境界?
-
點閱:174
74人已收藏
- 作者: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 出版年:2020.01
- 格式:PDF,JPG
- 頁數:132
- 附註:原刊名:張老師簡訊,自民67年1月起,改為本刊名,卷期另起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3
本期內容簡介
耍廢,如何廢出新境界?
耍廢,常被認為無所事事、浪費時間,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本期從比較心態、壓力與拖延習慣三面向切入,
用正向心理學破解網路社群比較之下產生的廢,
再檢視無法放鬆,耍廢也有罪惡感的深層原因,
最後以心理學研究破解關於拖延的迷思,
帶你看見耍廢的面向與威力,
發現主流價值外,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與態度。
如何廢出新境界?心態是關鍵!
專題人物|媒體主持人 李文瑗
本期內容
【2020年一月號主題:耍廢,如何廢出新境界?】
你是真的廢,還是和他人比較出來的? ☉蔡宇哲
當代「廢」業考:這些身分真的廢?還是我們起初就劃錯重點? ☉黃曼茹
休息=耍廢?休息有時是對自我的負責行為 ☉趙奕霽
是的,你可以Be Stupid ☉黃文綺
廢圖、廢文~讓人眼球耍廢心不廢 ☉徐亭
總是拖到考試前一刻才讀書嗎?其實耍廢也有高下之別 ☉貓心(龔佑霖)
優雅的廢:恰到好處的拖延☉林以正
生活最好的招數,就是廢到笑--採訪詩人唐捐 ☉黃曼茹
找到自己舒服的耍廢方法 ☉廣梅芳
資訊牆 ☉許椀晴
專題人物
如歌輕揚──媒體主持人李文瑗在真實裡活回自己 ☉ 趙凡誼
【年度專欄】
照見‧紓壓
時光裡的遺忘與記得 ☉黃錦敦
與木工相遇:正念手作 ☉吳明富
心理‧療癒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人不是只為錢而工作 ☉林仁廷
孩子透露厭世意圖,家長如何與他對話? ☉周宗成
好想在一起,但對方和前任藕斷絲連怎麼辦? ☉游昊慰
寧靜街 ☉黃龍杰
從生命風格看見生涯發展的軌跡 ☉林上能
談政治傷感情:不同政治立場者有可能好好溝通嗎? ☉陳舜文
如何健康面對老病死的生命難題? ☉王進財
家庭‧兩性
「外遇」是生活事件, 還是「人生觀」的顯露? ☉黃素菲
豬一般的伙伴 ☉李維榕
教育‧輔導
歸零,創造無限可能!當國際名廚黃寶元遇到師鐸獎 ☉季平、莊惠安
心理師的校園筆記 ☉舒霖
愛情劊子手 ☉歐文‧亞隆
育嬰留停停看聽:請假前的檢查清單 ☉李志鴻
這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啊! ☉歐文•亞隆
耍廢,需要真功夫! ☉趙凡誼
用正向心理學破解網路社群比較之下產生的廢,
再檢視無法放鬆,耍廢也有罪惡感的深層原因,
最後以心理學研究破解關於拖延的迷思,
帶你看見耍廢的面向與威力,
發現主流價值外,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與態度。
如何廢出新境界?心態是關鍵!
專題人物|媒體主持人 李文瑗
本期內容
【2020年一月號主題:耍廢,如何廢出新境界?】
你是真的廢,還是和他人比較出來的? ☉蔡宇哲
當代「廢」業考:這些身分真的廢?還是我們起初就劃錯重點? ☉黃曼茹
休息=耍廢?休息有時是對自我的負責行為 ☉趙奕霽
是的,你可以Be Stupid ☉黃文綺
廢圖、廢文~讓人眼球耍廢心不廢 ☉徐亭
總是拖到考試前一刻才讀書嗎?其實耍廢也有高下之別 ☉貓心(龔佑霖)
優雅的廢:恰到好處的拖延☉林以正
生活最好的招數,就是廢到笑--採訪詩人唐捐 ☉黃曼茹
找到自己舒服的耍廢方法 ☉廣梅芳
資訊牆 ☉許椀晴
專題人物
如歌輕揚──媒體主持人李文瑗在真實裡活回自己 ☉ 趙凡誼
【年度專欄】
照見‧紓壓
時光裡的遺忘與記得 ☉黃錦敦
與木工相遇:正念手作 ☉吳明富
心理‧療癒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人不是只為錢而工作 ☉林仁廷
孩子透露厭世意圖,家長如何與他對話? ☉周宗成
好想在一起,但對方和前任藕斷絲連怎麼辦? ☉游昊慰
寧靜街 ☉黃龍杰
從生命風格看見生涯發展的軌跡 ☉林上能
談政治傷感情:不同政治立場者有可能好好溝通嗎? ☉陳舜文
如何健康面對老病死的生命難題? ☉王進財
家庭‧兩性
「外遇」是生活事件, 還是「人生觀」的顯露? ☉黃素菲
豬一般的伙伴 ☉李維榕
教育‧輔導
歸零,創造無限可能!當國際名廚黃寶元遇到師鐸獎 ☉季平、莊惠安
心理師的校園筆記 ☉舒霖
愛情劊子手 ☉歐文‧亞隆
育嬰留停停看聽:請假前的檢查清單 ☉李志鴻
這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啊! ☉歐文•亞隆
耍廢,需要真功夫! ☉趙凡誼
- 編輯檯(第5頁)
- 編輯手記 耍廢,需要真功夫!(第5頁)
- 108年終讀者意見回應得獎名單公告(第126頁)
- 專題企劃 耍廢,如何廢出新境界?(第6頁)
- 你是真的廢,還是和他人比較來的?(第8頁)
- 當代「廢」業考:這些身分真的廢?還是我們起初就畫錯重點?(第13頁)
- 耍廢‧不廢(第18頁)
- 創意廢功夫(第32頁)
- 資訊牆(第51頁)
- 旅外心理師‧ 鮮提案 找到自己舒服的耍廢方法(第54頁)
- 專題人物 如歌輕揚──媒體主持人李文瑗在真實裡活回自己(第44頁)
- 心理·癒癒(第56頁)
- 啊哈!原來是心理學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人不是只為錢而工作(第56頁)
- 請問心理師 孩子透露厭世意圖, 家長如何與他對話?(第82頁)
- 好想在一起, 但對方和前任藕斷絲連怎麼辦?(第84頁)
- 微小說 心理e師@2030.tw 寧靜街(第86頁)
- 阿德勒與他的個案 從生命風格看見生涯發展的軌跡(第91頁)
- 大話心聞 談政治傷感情: 不同政治立場者有可能好好溝通嗎?(第104頁)
- 長照一哩路 如何健康面對老病死的生命難題?(第108頁)
- 家庭·兩性(第58頁)
- 敘事鏡頭 「外遇」是生活事件, 還是「人生觀」的顯露?(第58頁)
- 家庭拼圖 豬一般的伙伴(第96頁)
- 照見·紓壓(第64頁)
- 三根棍子亂講話 時光裡的遺忘與記得(第64頁)
- 表達性療癒花園 與木工相遇:正念手作(第70頁)
- 教育·輔導(第74頁)
- 圍牆外的聲音 歸零,創造無限可能! 當國際名廚黃寶元遇到師鐸獎(第74頁)
- 校園輔導新鮮式 心理師的校園筆記(第78頁)
- 讀家書房 愛情劊子手(第100頁)
- EAP‧職場心沙龍 育嬰留停停看聽:請假前的檢查清單(第114頁)
- 讀家心聞 New Book 這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啊!(第11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