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19/12/26 [第1712期]:從南吹向北 韓流最後逆襲
  • 點閱:16
    3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12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1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選前三周,「討厭民進黨」與「討厭韓國瑜」的對決
韓流最後逆襲

 
12月21日從一早高雄各大交通要衝就人聲鼎沸,雖然目的地不同,但都為了同一個人而到來――韓國瑜。
同一人同一天激出兩場10萬人級大遊行。罷韓、挺韓遊行同日舉行,罷韓宣稱50萬人,挺韓號稱35萬人。雖都有點膨風,但勢均力敵的尬場效果已經達到。
大規模韓粉現身高雄激勵了國民黨,一位黨務人士指出,這「適時振奮了全台藍營支持者」。他樂觀估計,只要3成5至4成的基本票源開得出來,「藍委席次就能從45席起算,有機會上攻50席,絕無可能掉到40席以下。」
不過,訴諸「討厭韓國瑜」的罷韓遊行,人氣竟遠勝過民進黨冷颼颼的造勢人氣,也成為韓營最後逆轉階段的隱憂。
韓流從高雄再起,它能一路北上襲捲選票攻進總統府?抑或是「討厭韓國瑜」的動力將強壓「討厭民進黨」,擋住韓流、助小英連任?都將成選戰最後階段的關鍵指標。
 
◎張家豪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12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二○一九 台灣被國際趨勢帶著走(第6頁)
    • 林庭瑤專欄 尾巴搖狗 香港撼動全球(第7頁)
    • 揭仲專欄 為何山東號航艦在海南交接入列?(第52頁)
    • 張倩燁專欄 彈劾川普治不了美國病(第54頁)
    • 蔡宏政專欄 亡國感逆襲的永劫回歸(第56頁)
    • 呂紹煒專欄 另一回合的龍象爭鬥(第58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美研究機構未披露受中國資助遭罰(第60頁)
    • 余宜芳專欄 網紅餐廳初體驗(第88頁)
    • 左眼看新聞 Wecare與Who care之戰(第90頁)
    • 米果專欄 所謂的口才好(第91頁)
  • 封面故事 選前三周 「討厭民進黨」與「討厭韓國瑜」的對決 韓流最後逆襲(第8頁)
    • 大量高雄在地人相挺,國民黨喜出望外 遊行讓藍營找回信心 從南向北反攻?(第14頁)
    • 曾讓街頭起家的綠營相形見絀,英粉也被「嚇」得上街 愛韓恨韓 都是被韓國瑜動員出來(第16頁)
    • 四十三萬軍公教選前十天重溫「挨刀」 百萬年改賭爛票會否影響選情?(第17頁)
  • 政治(第20頁)
    • 政見會不看讀稿機火力更強,辯論會為大選聲勢再衝一波 辯論小組密集演練 小英主攻韓落跑(第20頁)
    • 選總統硬是被做掉,回任黨主席之路恐又被卡 吳韓聯手打造「邊緣倫」 最悲情A咖(第22頁)
    • 五度參選,二十年幕僚仍追隨,余湘、于美人接軌注新血 老宋文宣操刀人由女兒變副手(第24頁)
    • 蓋牌效應打亂民調數字,繃緊神經拚就對了 艱困選區贏太多 綠營嚇到吃手手(第26頁)
    • 宣傳柔性政黨品牌,劍指二○二四,幕僚質疑選戰倒數時機不宜 民眾黨不要泥巴戰 要讓選戰更歡樂(第27頁)
    • 狂嘴執政黨亂花錢,為搶政黨票 踩著花媽 柯P猛秀財政紀律(第30頁)
    • 兩次選舉對上林郁方,林昶佐不用說理只想唱歌 從宮廟唱到凱道 Freddy用音樂召喚選票(第32頁)
    • 拔樁藍營、支持度緊追現任綠委,郭董的二○二四選情指標 狠黏青年票 李縉穎要碎綠營過半美夢(第34頁)
    • 幼托、醫療政策加分,屏東縣長施政滿意度八二.三% 潘孟安拚交通平權 守住綠營優勢(第37頁)
    • 不分區名單打形象清新牌,力求跨越五%政黨得票率門檻 史上最激烈 十七小黨要衝出藍綠夾殺(第38頁)
  • 亡國感下的大選(第40頁)
    • 新國際對峙架構下,二○二○大選的意義 外國看台灣選舉 也有亡國焦慮感(第40頁)
    • 這一年中共對台攻勢從強硬的習五條開始 北京「助選」推升亡國感 小英受益(第44頁)
    • 韓流快速消退是抓到社會不滿卻無力解決 林飛帆:賣的不是芒果乾是轉型願景(第46頁)
  • 司法(第48頁)
    • 標準不明、定罪不易,難防挾怨報復或濫訴 急推反滲透法擋紅 法界憂執行問題多(第48頁)
    • 約詢馬案法官,「尖尾」自嘲這輩子最風光 法官連署反對 陳師孟諷玻璃心(第50頁)
  • 財經(第62頁)
    • 由合作變併吞? 中資「入侵」台灣高科技 杭州錦江藏身GDR 變誠美材最大股東(第62頁)
    • 在台成長的王恆,挾中資返台借殼上市 吃錯蘋果 中國百貨王被中美實套牢(第65頁)
    • 寧可傻拚快閃店、電商市場,也不全靠六福客棧改建商辦收租放大絕 難捨飯店夢 六福在獲利終點線前踟躕(第66頁)
    • 只期待不勞而獲的屋主和狠撈一筆的建商造就困境 關鍵少數「不滿足」讓海砂屋都更牛步(第68頁)
    • 重大建設加持無庸置疑,比價效應恐限制房價上漲空間 黃文雄不當房市傳奇 仍讚南港、西區(第70頁)
  • 社會(第72頁)
    • 透過藝術介面釋放身分與標籤,以作品開啟社會對話新形態 向藝術「卸密」 白恐後代直面幽深傷口(第72頁)
  • 兩岸(第76頁)
    • 發展進程晚了五年,至少還需三艘才符合基本戰略要求 中國航母山東號帶給台灣什麼威脅(第76頁)
    • 首艘自製航母「山東號」入列,與「遼寧號」繞台威懾機率增 解放軍正式進入雙航母、雙演訓時代(第78頁)
  • 台灣與世界(第80頁)
    • 北京持續分化台灣社會,華府視台灣為戰略資產 台灣總統大選成美中角力場(第80頁)
    • 以拖待變,女議長裴洛西拉攏少壯派、保拜登的政治豪賭 美眾院彈劾川普背後民主黨的權謀(第82頁)
  • 文化(第86頁)
    • 放眼盡是改編、重拍和續集,獨缺原創題材 迪士尼寫歷史 年度票房破百億美元(第86頁)
  • 小旅行(第92頁)
    • 「總督溫泉」貴人多,「瀧乃湯」、「靜樂館」日皇太子認證 庶民的年終犒賞 出發貴族名湯鬆一下(第92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1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