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4
不少人都認為楊千嬅的歌曲特色是「人歌合一」,以歌曲演繹人生,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楊千嬅〉、〈勇〉;後來她歌而優則影,電影公司亦依循這「法則」,為楊千嬅度身訂造電影角色「方麗娟」、「余春嬌」等。對一位明星來說,出身平凡、沒有出眾的美貌可能不利事業發展,不過對楊千嬅而言,這才是她受歡迎的原因。本書作者吳子瑜是楊千嬅的忠實歌迷,以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楊千嬅的創作,重新審視這個當紅二十年,但仍能忠於自己的明星。
楊千嬅之所以成為樂壇及影壇上的楊千嬅,並非她一個人的功力所能及,背後需要創作人及機遇。此書借分析楊千嬅的成就探看九十年代後的偶像文化及樂壇現象,並且訪問了不少粉絲及和楊千嬅合作過的人如黃修平、陳詠燊,書中亦會有粉絲及作者自己珍藏的楊千嬅商品的照片。
- 楊千嬅創作年表(第iii頁)
- 序 研究者的冷靜與崇拜者的熱情 羅展鳳(第22頁)
- 前言 流行曲的意義?明星的意義?(第25頁)
- 第一部 楊千嬅與歌(第31頁)
- 一、楊千嬅的「人歌合一」(第32頁)
- 二、楊千嬅的情歌形象(第42頁)
- 三、楊千嬅的我歌說我心(第61頁)
- 四、我們與楊千嬅(第94頁)
- 唱片手記(第109頁)
- 再聽《Wonder Miriam》–—–沒有冤枉路,楊千嬅的「空白期」(第109頁)
- 女王樣的〈色惑〉(第116頁)
- 《三二一 GO !》–—–與楊千嬅慶祝生命有限(第119頁)
- 楊千嬅唱片考(第129頁)
- 第二部 楊千嬅與電影(第143頁)
- 一、由「方麗娟」到「余春嬌」(第144頁)
- 二、建立明星形象–—–少女方麗娟(第148頁)
- 三、明星形象轉型–—–世故實際港女(第164頁)
- 電影手記(第183頁)
- 你從她們身上拿了什麼?–—–楊千嬅與鄭秀文的電影形象比較(第183頁)
- 《地下鐵》–—–終於找到地下鐵出口的那個人(第191頁)
- 《抱抱俏佳人》–—–從孫洛昕看「港女」主動爭取浪漫愛情(第199頁)
- 《春嬌與志明》–—–楊千嬅「港女」到「剩女」的形象(第206頁)
- 《香港仔》–—–損壞後重建的香港家庭(第211頁)
- 《五個小孩的校長》–—–由「港女」變「港妻」(第220頁)
- 《哪一天我們會飛》–—–回到 1992(第231頁)
- 《春嬌救志明》–—–從香港「多媒體明星」衍生的電影歌曲敘事特色(第239頁)
- 導演陳詠燊專訪–—–方麗娟的開始與延伸下去(第245頁)
- 附錄 楊千嬅的電影票房(2001-2015)(第262頁)
- 後記(第264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