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文化的衝突
- 點閱:334
- 並列題名: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 a great conflict
- 作者: 陳傳席(Chen Chuanxi)著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年:2019[民108]
- 集叢名:ORN:30
- ISBN:9789571380162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書籍介紹
作者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部分
進行對比,其價值作用、優劣利弊,立
覧可見。所引用和闡述的東西方文化的
觀點都注明出處,凖確而明瞭。
讀者勿論對其觀點贊同與否,一書在手,
都可從中瞭解到東西方文化的精神和特點。
中西以及世界各國間離合爭鬬,都可以從
中找到原因。
內容簡介
前言
緒論前面就不應該再寫前言了,但有些問題還要聲明一下。這本書的內容,我已思考了三十多年,寫作的衝動一直未減。臺灣一家大書局老總生前多次盛情向我約稿。我準備在臺灣出版。但大陸幾家出版社找我說,大陸 14億人口,一印就幾萬本,臺灣能印幾本呢?所以我又決定在大陸出版。一家權威出版社審讀了五遍,我書中引用的古典文、外文資料,他都一一找到原作,加以核對,十分認真。但大陸出版,內容觀點必須符合「上級」的意思,還有一些原因,我還是決定改在臺灣出版了。所以,書中很多語言和說法都是以在大陸的口氣,這裡也就不改了。其實這本書第一稿,我更滿意。這是修改五次後的稿子,再要修改就沒有意思了。可惜第一稿已經不存在了,我亦無力恢復。
我在國外任教授回國時,在機場口占一絕,附此,可見我現在的心境。
少年跡縱半天涯,
雲裡歸來萬緒紛。
心事平生無一遂,
可留筆墨付來人?
2018 年 5 月 27 日於中國人民大學
讀者勿論對其觀點贊同與否,一書在手,
都可從中瞭解到東西方文化的精神和特點。
中西以及世界各國間離合爭鬬,都可以從
中找到原因。
內容簡介
前言
緒論前面就不應該再寫前言了,但有些問題還要聲明一下。這本書的內容,我已思考了三十多年,寫作的衝動一直未減。臺灣一家大書局老總生前多次盛情向我約稿。我準備在臺灣出版。但大陸幾家出版社找我說,大陸 14億人口,一印就幾萬本,臺灣能印幾本呢?所以我又決定在大陸出版。一家權威出版社審讀了五遍,我書中引用的古典文、外文資料,他都一一找到原作,加以核對,十分認真。但大陸出版,內容觀點必須符合「上級」的意思,還有一些原因,我還是決定改在臺灣出版了。所以,書中很多語言和說法都是以在大陸的口氣,這裡也就不改了。其實這本書第一稿,我更滿意。這是修改五次後的稿子,再要修改就沒有意思了。可惜第一稿已經不存在了,我亦無力恢復。
我在國外任教授回國時,在機場口占一絕,附此,可見我現在的心境。
少年跡縱半天涯,
雲裡歸來萬緒紛。
心事平生無一遂,
可留筆墨付來人?
2018 年 5 月 27 日於中國人民大學
- 前言(第9頁)
- ︱緒論︱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第10頁)
- ︱第一章︱中國的哲學為什麼不能救中國,卻能救世界 — 幾個簡單的例證和論說(第20頁)
- 一、娛樂、殺人(第20頁)
- 二、禿鷹、仙鶴(第22頁)
- 三、中外之牛(第31頁)
- 四、中外獅子的雕像(第36頁)
- 五、狼、玄鳥(第47頁)
- 六、「並行」、「惟一」 — 中西宗教比較(第51頁)
- ︱第二章︱並行、惟一(續) — 再談中西宗教(第54頁)
- ︱第三章︱親和自然,征服自然(第68頁)
- ︱第四章︱天人合一,天人二分(第96頁)
- 一、釋「天人合一」(第96頁)
- 二、「天人合一」與自然(第106頁)
- 三、「天人二分」與自然(第112頁)
- 四、結論(第114頁)
- ︱第五章︱愛物、役使 — 中西人和物的關係(第116頁)
- ︱第六章︱愛人、兼愛,殖民掠奪(第129頁)
- 一、「愛人」、「兼愛」(第129頁)
- 二、「四海一家」(第133頁)
- 三、中外比較(第137頁)
- 四、殖民、掠奪及其他(第141頁)
- ︱第七章︱去兵、去食,富國強兵(第148頁)
- ︱第八章︱禮義和技藝(第161頁)
- 一、科技和「奇技淫巧」(第161頁)
- 二、人心和技藝(第164頁)
- 三、「德成而上,藝成而下」(第169頁)
- ︱第九章︱中醫、西醫(第176頁)
- 一、醫德(第176頁)
- 二、中醫是一門學問(第188頁)
- 三、中醫的科學性(第194頁)
- 四、中醫存在的問題(第200頁)
- ︱第十章︱中西藝術(上)(第203頁)
- 一、求善、求真 — 中西戲劇藝術的區別(第203頁)
- 二、中國藝術與天人合一(第212頁)
- 三、自然美 人工美 — 中西園林(第218頁)
- 四、中西園林藝術差異的根源(第224頁)
- 五、中國園林對西方園林的影響(第226頁)
- 六、自然美和藝術美(第228頁)
- ︱第十一章︱中西藝術(下)(第234頁)
- 一、中國藝術影響西方藝術的發展(第234頁)
- 二、中國畫論一直居世界畫論之先(第257頁)
- 三、西方大畫家和大理論家早已推崇中國畫和理論(第264頁)
- 四、「目視」、「神遇」 — 中西繪畫的區別(第266頁)
- 五、中國畫應該怎樣發展(第272頁)
- 六、終結、發展(第274頁)
- ︱第十二章︱中國人素質的變遷 — 「五四」以來國情檢討(第281頁)
- 一、由自信到自卑(第282頁)
- 二、先進文化被落後文化打敗是常事 — 「五四」以來一個錯誤觀點的糾正(第289頁)
- 三、自滅傳統:反對國粹,主張西化(第292頁)
- 四、對傳統文化的誤解(第306頁)
- 五、中國傳統文化在道德、道義上的要求(第313頁)
- 六、現在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為什麼缺少(第357頁)
- 七、應該怎樣恢復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第363頁)
- 後記(第381頁)
紙本書 NT$ 399
單本電子書
NT$
27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