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19/10/17 [第1702期]:NBA大戰 北京對上華府隊
-
點閱:26
9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10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3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NBA大戰 北京對上華府隊
貿易戰外一章,中國民族主義戰美國價值
休士頓火箭總經理莫雷挺香港抗爭的推特推文,原本只是NBA海外巡迴的花絮,不料竟從「民族情感受傷」的網路鄉民口水戰不斷向上發展,成為一場北京政府、中國超大型廠商、美國國會、甚至總統川普都涉入的激烈場外賽。
不少在中國營運的美國企業,面對中國這個市場都會「自我審查」。不只NBA,知名珠寶公司Tiffany & Co.、蘋果公司最近都因香港問題向北京低頭。
NBA的球隊、球星與聯盟也低調因應,這和NBA近年在中國賺取高額利益、且成長速度驚人不無關係。只是若NBA真被中國封殺,受傷的恐怕不只是美國企業,許多中國企業也重傷。
NBA相關產品占所有球衣、球鞋產量最大宗,受中美貿易戰關稅提高影響,品牌承受極大壓力。另一方面這些品牌,搭NBA在中國受歡迎的便車,擴大中國市場的銷售,例如Nike去年在中國的營收成長超過兩成。
就在華府vs.北京的NBA大戰開打之際,中國副總理劉鶴也赴美進行貿易談判。對上述美國企業的好消息是,貿易談判初步取得進展。但依過去中美談判反反覆覆的經驗,不少人對談判前景不樂觀,甚至懷疑雙方的協議能不能撐到聖誕節?
◎許詠翔、黃靜華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02期〉
不少在中國營運的美國企業,面對中國這個市場都會「自我審查」。不只NBA,知名珠寶公司Tiffany & Co.、蘋果公司最近都因香港問題向北京低頭。
NBA的球隊、球星與聯盟也低調因應,這和NBA近年在中國賺取高額利益、且成長速度驚人不無關係。只是若NBA真被中國封殺,受傷的恐怕不只是美國企業,許多中國企業也重傷。
NBA相關產品占所有球衣、球鞋產量最大宗,受中美貿易戰關稅提高影響,品牌承受極大壓力。另一方面這些品牌,搭NBA在中國受歡迎的便車,擴大中國市場的銷售,例如Nike去年在中國的營收成長超過兩成。
就在華府vs.北京的NBA大戰開打之際,中國副總理劉鶴也赴美進行貿易談判。對上述美國企業的好消息是,貿易談判初步取得進展。但依過去中美談判反反覆覆的經驗,不少人對談判前景不樂觀,甚至懷疑雙方的協議能不能撐到聖誕節?
◎許詠翔、黃靜華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02期〉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綠白虎視眈眈 想瓜分國民黨的票(第6頁)
- 陳東豪專欄 這場大選的亡國感與安全感(第7頁)
- 林庭瑤專欄 《小丑》翻轉韓、柯的政治寓言(第8頁)
- 梁國源專欄 如何打破「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9頁)
- 蔡宏政專欄 「香港時刻」啟動世界體系的改變(第62頁)
- 呂紹煒專欄 中美貿易戰的勝負與「災後重建」(第64頁)
- 余宜芳專欄 一定要美麗到底(第88頁)
- 左眼看新聞 一二○年前香港成功的一國兩制(第90頁)
- 米果專欄 店面人生啊!(第91頁)
- 焦點(第10頁)
- 電台生死保衛戰,趙少康狀告李登輝、劉泰英 深入解析政府和中廣六十年荒唐帳(第10頁)
- 台梵中美四角關係,台灣太親美可能得罪教廷 陳建仁送教宗之禮包裹著台灣困境(第16頁)
- 英韓戰(第20頁)
- 最大敵人是「被討厭」的自己,最強逆轉唯有說服選民團隊夠力 急追百萬票差距 韓營想贏沒輕鬆解藥(第20頁)
- 必須解答「如何抗拒中國大陸統一壓力」 韓國瑜五招 要再凝聚「討厭民進黨」(第22頁)
- 國安、兩岸議題,藍營一貫的優勢被菜販搞成劣勢 韓國瑜急撕親中標籤 對岸不爽美方存疑(第24頁)
- 歷年來提起中華民國次數最多,獲綠營「烏鴉」林濁水盛讚 斷交潮、大選年 小英國慶文告長利牙(第26頁)
- 封面故事 貿易戰另一章,中國民族主義遇上美國價值 今晚的NBA大賽 華府vs.北京(第30頁)
- 急速降溫官民產媒全民「愛國運動」,北京打什麼算盤? 中美貿易談判殺出NBA這隻黑天鵝(第36頁)
- 北京強行推銷中國意志踢到鐵板 美國人向「中國式政治正確」說No!(第38頁)
- 簽外國大明星是為了鞏固中國本土市場 球鞋合約和後路 讓球星屈從中國(第42頁)
- 美金和人民幣,誰對誰低頭 NBA中國發燒 爽到中企或美企?(第44頁)
- 政治(第46頁)
- 不爭大位「分階段革命」,要當「打不死的永遠禍害」 第三勢力難撼大局 柯家軍力拚國會(第46頁)
- 不分區排名激勵政黨票極大化,衝高民調得與民眾黨做區隔 戰神母雞帶頭衝 時力選情仍步步艱辛(第48頁)
- 無民意授權的閣揆能批有民意授權的地方首長? 蘇揆批百里候被質疑「偏心」(第50頁)
- 從謝系躋身「蔡核心」,從行政院發言人到內政部長 徐國勇為小英擋火 可望再上層樓(第52頁)
- 名人頻出的嘉義縣六腳鄉,再添了個審計長 陳瑞敏追求人民有感的「效能審計」(第54頁)
- 人物(第56頁)
- 法界少了一位優秀的法官,多了個難纏的律師 李鴻維:凡事都可能會有洞(第56頁)
- 軍事(第59頁)
- 裁軍「打老虎」,將由新三軍統帥拍板 少子化殲三軍司令部 恐滅五十顆星星(第59頁)
- 財經(第66頁)
- 獨立於貿易談判的既定方向,外資摩拳擦掌搶進 北京鬆綁市場 台灣金融業利基在哪(第66頁)
- 藍綠無意打房下的「惠青」偏方,累計利息遠高過二十年房貸 四十年房貸讓青年安居或「養套殺」?(第68頁)
- 社會(第70頁)
- 七千多漁工未投保,主管機關知情卻無力查處 跨港大橋崩裂 暴露外籍漁工勞保漏洞(第70頁)
- 不讓政治壓倒專業,可行性報告與綜合規畫為下階段把關重點 技術性迴避效益質疑 高鐵南延有得吵(第72頁)
- 積極奔走串連企業、政府,推倒「貴族」誤解高牆 王政松促進優質環境 落實高球平民化(第73頁)
- 淘金西獄(第75頁)
- 以「周杰倫模式」登陸,如今要代表新黨選總統 「金錢爆」楊世光 如何變上海股市名嘴(第75頁)
- 中國金融管制趨嚴,涉「非法經營罪」恐吃五年牢飯並沒收所得 火山口淘金 台灣分析師心驚膽跳(第78頁)
- 台灣與世界(第80頁)
- 制裁監視大廠海康威視,再加碼管制中國官員 因新疆人權制裁中國 川普為選舉?(第80頁)
- 和美國「太平洋對話」成立,還要爭取各國挺台 台美對話機制如何穩住太平洋陣腳(第82頁)
- 人物(第84頁)
- 《台灣人四百年史》作者,「包餃子,做革命」 體制外「歐吉桑」 史明典範照亮體制(第84頁)
- 小旅行(第92頁)
- 井仔腳瓦盤鹽田、頂頭額沙漠新熱點,鹽冰棒、烤鮮蚵經典不敗 有山有田更有潟湖 七股回憶不死鹹(第9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