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動態影像的足跡:早期臺灣與東亞電影史
  • 點閱:257
    91人已收藏
  • 作者: 李道明主編
  • 出版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遠流
  • 出版年:2019
  • ISBN:9789860577624
  • 格式:PDF,JPG
  • 頁數:580
  • 書籍難度(SR):788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封面英文題名: Tracing the footsteps of motion pictures : an anthology of early Taiwanese and East Asian cinemas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1

內容簡介
 
有關臺灣與東亞的早期電影歷史研究,二十年來相關的研究成果並不多,其中朝鮮電影研究的中文書籍或論文迄今仍極為罕見。本書收錄十九篇包含臺灣與東亞早期電影史研究的方法論與新課題,以香港、臺灣、朝鮮以及日佔下的中國為研究範圍,探討早期電影的各種議題。
 
無論在議題的廣泛性、區域的涵蓋面、方法論的多樣性與探討內容的深度等方面,本書可說是華語世界的先驅著作,對提升臺灣與亞洲電影研究之質量具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李道明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美國天普大學廣播電視電影藝術碩士。曾創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與電影創作學系。現任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專長包括電影編導、電影史、電影美學、紀錄片歷史與美學及紀錄片製作等領域。著有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aiwan Cinema (2013,Scarecrow)、《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2015再版,三民)等書。

  • 代序/李道明(第5頁)
  • 作者簡歷(第6頁)
  • 緒論(第7頁)
    • 從東亞早期電影歷史的研究近況談日殖時期臺灣電影史的研究/李道明(第9頁)
  • 早期電影史研究方法與課題(第25頁)
    • 初期臺灣電影史研究的方法與課題/三澤真美惠(第27頁)
    • 早期香港電影研究的盲點/羅卡(劉耀權)(第57頁)
    • 放映過去:早期香港電影小史/葉月瑜(第67頁)
  • 早期臺灣電影史新論(第83頁)
    • 永樂座與日殖時期臺灣電影的發展/李道明(第85頁)
    • 辯士何以成為臺灣電影「起源」?/史惟筑(第129頁)
    • 戲院與殖民地都市:日治時期臺南市的戲院及其空間脈絡分析/賴品蓉(第145頁)
    • 教化、宣傳與建立臺灣意象:1937 年以前日本殖民政府的電影運用分析/李道明(第201頁)
    • 凝視身體:劉吶鷗的影像論述與實踐/王萬睿(第279頁)
  • 殖民時期朝鮮電影史新論(第297頁)
    • 殖民時期韓國電影與內化問題/亞倫.傑若(Aaron Gerow)(第299頁)
    • 殖民時期臺灣電影與朝鮮電影之初步比較/李道明(第317頁)
    • 活激前進,轉換機會:朝鮮殖民政府的電影政策及其迴響/裴卿允(第343頁)
    • 帝國思潮、殖民悲情:殖民時期韓國電影的情感寫實主義/孫日伊(Ira Sohn)(第365頁)
    • 皇民化政策下朝鮮電影對兒童影像的再現/四方田犬彥(第387頁)
    • 皇軍之愛,為何死的不是士兵而是她?— 等待的通俗愛情劇《朝鮮海峽》/李英載(第405頁)
  • 電影在日據下的中國(第431頁)
    • 日本電影在上海―以孤島、日據時期為主/劉文兵(第433頁)
    • 歌舞裴回 — 戰爭,與和平:重探方沛霖導演 1940 年代的歌舞電影/陳煒智(第465頁)
    • 「滿映」電影中的銀幕偶像 —「滿映」演員養成研究/康婕(第487頁)
    • 日式東方殖民主義「映畫戰」的幻滅 — 以「滿洲國」滿系離散電影人為中心/張泉(第513頁)
  • 索引(第539頁)
紙本書 NT$ 580
單本電子書
NT$ 40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11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