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紛擾年代, 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
  • 點閱:710
    36人已收藏
  • 作者: 每日一冷作 , 李桃插畫
  • 出版社:尖端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18
  • ISBN:9789571081618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244
  • 字數:76576
  • 書籍難度(SR):60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內容簡介
★本土意識抬頭觀察,臺灣價值加好加滿★
★真材實料冷度超群,雅俗共賞別無分號★
 
每日一冷集結全新七十則臺味滿溢、巷口飄香的島嶼蒐奇冷知識,

收錄翻遍課本找不到的史地故事、整理阿公阿嬤老記憶的風俗事典、
分享知道這要幹什麼的生活趣聞、傳遞這塊土地一家人的族群文化。
誠摯地再次邀請舊雨新知、街頭巷尾踴躍前來注文比較!
 
收錄:
‧護家盟不要看,你知道LGBT的朋友們也有專屬的月老嗎?
‧全臺灣職等最高、管最寬的陰間公職人員是哪位?
‧推廣拒菸「董氏基金會」的董氏並不是董事?
‧為什麼臺灣的街頭巷尾總能經常看到燒臘店?
‧一場時間最長的研究生口試,不但有吃有喝又開趴?
‧中華民國的五院中有一院曾經在廟裡辦公過
‧過年必聽的〈恭喜、恭喜〉一開始並不是用來賀歲的!
‧一起來看不必穿古裝也可以演的歌仔戲
‧中秋烤肉習俗真的是烤肉醬廠商的陰謀嗎?
‧對抗進擊的巨人,原住民同胞的神祕武器
……等。
 
盼與你一同重新找回對生活的關愛與好奇心!
 
我們期待知識不應該是艱澀難懂、只有少數人知曉的繁瑣資訊,
而是能落實在生活中,透過你我交流,分享互補即時更新的情報!
 
推薦人
 
怪奇事物所──所長
盛浩偉──作家
焦糖 陳嘉行──喜劇演員
葉郎──文字工作者


作者簡介
 
每日一冷
 
一群愛智的寫作者。自2012年由臉書粉絲專頁開始創作,並於2015年成立網站,目前團隊共有十餘人,各來自不同領域,努力寫作中,希望透過一天一則冷知識,達成「A cold a day, Keep knowledge on the way.」的宏大志願。於2016年出版《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的七十則冷知識》

 
期許能用深入淺出、簡單詼諧的方式,搭起有趣生活表象和深遠理論背景之間的橋樑。每日一冷從生活中不一定很重要、也容易被忽略的細節發掘出「冷點」,除了增進朋友之間的談天話題,也相信可以將小至生活智慧、文化風采,大至宇宙科學領域的普及知識推廣給更多人。
 
一般人認為沒什麼的冷知識,但卻有可能是能影響你周遭環境、社會的重要常識。我們期許自己能成為台灣知識貧脊的一劑強心針。透過簡單的概念或事件,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一件世界、或是台灣的普遍現況。分享冷知識不單單只是有趣而已,也希望能激起公民社會更多的討論。
 
繪者簡介
 
李桃
 
大學讀的是設計,後來才發現自己對畫畫比較感興趣,
所以飛去美國念了插畫研究所,主修童書繪本,
也合作過一些以童書或可愛圖像風格的插畫專案。
於2014年中創立「桃色壞男孩」插畫粉絲專頁,
2017年出版同名圖文創作《桃色壞男孩》。


  • 續序樂 —— 沒說你不知道的每日一冷
  • 壹 翻遍課本找不到 歷史地理篇
    • 中華民國的五權憲法與曾經在廟裡辦公的某院
    • 有基隆市卻沒有基隆縣,原來就差那麼一點點
    • 在臺灣的地理中心呼喊愛情
    • 臺灣史上首宗持槍銀行搶案:李師科事件
    • 「我們相約臺灣見!」阿爾巴尼亞也有個臺灣
    • 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各種名字
    • 火炬之下的往事,中油的識別標誌之謎
    • 介壽公園裡的銅像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人
    • 在城鎮與鄉野間穿梭和延續的浪漫台 3 線
    • 沒有佛像也不進行宗教活動的各種寺
    • 國語日報的前世與今生
    • 「江子翠」是什麼人,為什麼可以設捷運站?
    • 從空中轉戰地面,在臺北街道穿梭的捍衛戰士
    • 臺灣百岳高山中有幾座是身高不足的偷渡客
    • 臺北文山區的「萬芳」和歌手萬芳有關係嗎?
    • 龜山島的性別與它消失的孩子
    • 誕生於戰火之中的家庭常備藥
    • 高雄都市傳說,捷運圖上找不到的消失車站
  • 貳 這片土地一家人 族群文化篇
    • 瑞典的末代臺灣總督與三百年前的和平條約
    • 「卑南文化遺址」是卑南族的祖先嗎?
    • 默默隱藏在臺灣民間的馬雅遺跡
    • 送傘還是送鐘,是福還是禍都跟族群有關係
    • 尚天然最在地的「美式」驅蚊法
    • 傳承一百六十餘載,能躺在馬路上的民俗慶典
    • 客家人的農曆七月都在忙些什麼事?
    • 一條今天想搭也搭不到的臺灣祕境鐵道支線
    • 唱出超越理論的原住民八部合音
    • 原住民同胞對抗進擊巨人的+9 神兵武器
    • 無所不在的燒臘店,在臺生根的美味關係
    • 伴侶的臺語「牽手」並不是臺灣人的專利
    • 橫跨了歲月與族群的西螺大橋
    • 孝女白瓊其實是烏克蘭爵士歌手
    • 一場臺灣島上海拔最高、時間最長的碩士口試
  • 參 阿公阿嬤老記憶 民俗回憶篇
    • 打破千年傳統的月下老人.兔兒神
    • 由五尊神明輪流值班的潮州警察廟
    • 三山國王分別是哪三座山的國王?
    • 六十年輪值一次,全天庭最快樂的工作
    • 西索米大樂隊之我怎麼能夠離開你
    • 臺灣陰間管最寬的地方政務官是誰你知道嗎?
    • ㄕ、ㄙ有兩種,臺灣的「陰陽ㄙ」母湯捲舌
    • 位列仙班的汪星神們,祭拜狗兒的臺灣廟宇
    • 來頭不小的善導寺究竟是拜什麼的寺廟呢?
    • 為什麼出嫁要用米篩或黑布遮頭?
    • 神騎寶貝,臺灣眾神的猛虎騎士大盤點
    • 賀歲名曲〈恭喜恭喜〉最早不是在慶賀新年
    • 滿載信眾祈願與業務進度回報的神明小抄
    • 米苔目與老鼠間的情愛糾葛和命運糾纏
    • 天母,媽祖娘娘與天照大神的臺日跨界結合
    • 語言也會找到出路,臺灣的髒話演進史
    • 不必穿古裝的歌仔戲?烏白撇撇的臺式歌劇
    • 水泥的臺語怎麼唸,是紅毛土還是孔故力?
  • 肆 知道這些幹什麼 生活趣聞篇
    • 中秋節烤肉的全民運動發展史
    • 左宗棠從來沒吃過的冠名料理美食:左宗棠雞
    • 來自日本名古屋的臺灣味美食你吃過嗎?
    • 為何選舉時大家總愛問「到底牛肉在哪裡?」
    • 白蘭洗衣精為什麼會叫「白蘭」呢?
    • 為什麼拉鍊沒拉會叫做「石門水庫沒關」呢?
    • 董氏基金會的董氏跟董事並不是同一個人
    • 你最愛吃的泰式美食可能都是臺灣製造
    • 長榮航空名稱的英譯真的是叫夏娃航空嗎?
    • 手機網路尚未普及前的人肉 GPS 定位系統
    • 臺灣最早開始 24 小時營業的店家不是便利商店
    • 我吃的春捲跟你吃的潤餅是同一種食物嗎?
    • 臺鐵老司機才看得懂的列車注音文
    • 獨步全臺,唯一在冬天舉辦畢業典禮的大學
    • 味精真的錯了嗎?還是大家都誤會它了?
    • 蝦密!「懶惰的蘇珊大嬸」竟然不是人
    • 菜鳥到底為什麼菜?肉腳又是哪種肉呢?
    • 獻給愛麗絲少女的祈禱
    • 吉古拉.蘊含大海氣息與歲月記憶的金黃美味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