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禪也不是理性的文字和概念所能傳遞的。禪家常說「言語道斷」,意思是說,光是用語言文字來討論禪是行不通的。但是,中國禪宗的發展,卻留下一疊疊浩瀚的公案,而這些公案又是不可思議的難懂,特別是公案中師生的對話,絕大部分不能用邏輯來了解。
「參禪悟道」才是它的學習方法。頓悟,就是指經過長久的修行,突然醍醐灌頂的那一刻。學禪的路程就好像登高樓觀風景:在還沒上樓之前,先想知道樓上有什麼東西,什麼景致,是不是值得一看,那是無法享受到登高望遠的樂趣的。若是真正想要看到美麗的景致,了解禪的真意,不用問那麼多的問題,只需要努力的攀登,認真的體悟。
- 自 序(第7頁)
- 西行求法:朱士行(第17頁)
- 1.我國第一僧(第18頁)
- 2.不滿《道行經》(第21頁)
- 3.誓志求大法(第24頁)
- 4.得經九十章(第27頁)
- 5.弗如檀持歸(第31頁)
- 6.竺叔蘭翻譯(第35頁)
- 7.放光般若出(第39頁)
- 8.士行竟不返(第43頁)
- 9.散形於于闐(第47頁)
- 神通傳教:佛圖澄(第53頁)
- 1.為救人而神通(第54頁)
- 2.使黑略見神通(第61頁)
- 3.對石勒再顯神通(第67頁)
- 4.對石虎的神通(第75頁)
- 5.死了還是顯神通(第84頁)
- 6.佛法傳世卻非神通(第89頁)
- 注經、序經第一人:道安(第97頁)
- 1.故事說緣起(第98頁)
- 2.苦難的童年(第103頁)
- 3.求學時期(第107頁)
- 4.播遷九次,首散徒眾(第112頁)
- 5.襄樊十五年(第117頁)
- 6.被迫入秦再散徒(第121頁)
- 7.苻堅慶得完人(第127頁)
- 8.注經序經譯經(第132頁)
- 9.滅度時的神蹟(第137頁)
- 三論宗的開山祖:鳩摩羅什(第151頁)
- 1.老居士閒話開場(第152頁)
- 2.鳩摩羅什的家世(第154頁)
- 3.異國鴛侶誕慧僧(第157頁)
- 4.什母決心皈依佛(第160頁)
- 5.鳩摩羅什亦出家(第162頁)
- 6.母子雲遊訪高德(第165頁)
- 7.歸國行化化龜茲(第168頁)
- 8.舅甥意見忽參差(第170頁)
- 9.大乘小乘互為師(第173頁)
- 10.滯留涼州十六年(第176頁)
- 11.宏化東土譯群經(第179頁)
- 12.遺世幸有三論在(第181頁)
- 淨土宗的開山祖:慧遠(第185頁)
- 1.慧遠慧持相偕出家(第186頁)
- 2.令狐舅氏述其童年(第189頁)
- 3.同學曇翼資助膏火(第193頁)
- 4.說實相義引證莊子(第197頁)
- 5.遭逢亂世南投襄陽(第202頁)
- 6.道安囑徒不及慧遠(第204頁)
- 7.再遭喪亂抵於匡廬(第208頁)
- 8.刺史桓伊為築精舍(第211頁)
- 9.慧持入川,淒然言別(第214頁)
- 10.創立蓮社開淨土宗(第218頁)
- 11.友盡名士弘揚佛法(第222頁)
- 12.三十餘年不越虎溪(第225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1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4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