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8-03
《歷代高僧故事》發行再版了,這對著者來說,確是一大鼓勵。
說到鼓勵,很快就會使人聯想到「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說話,但我卻不著意於此,因為傳與不傳,那是作品本身的事,而不是作者想不想的事,如果作品不夠條件,縱想也是多餘的。雖然「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著作物之能傳,使作者也隨之不朽,這當然是人們所熱望的。
可是,佛徒對於名的看法,是當作假設,是視為身外之物,並不把它當作實有。雖然佛教有所謂「萬法唯有」的「有部」,但更有「一切皆空」的「空宗」,「四大皆空」,名於何有?所以,要想使作品流傳後世,不可必,而且也不必要。
「名」,既不是支持我撰寫本書的原動力,那麼,總得有一股力量曾經促使我孳孳的「鍥而不捨」,在極端艱困的情況下,歷十有餘年的長時間,以完成此幾十名高僧的寫作,這力量,便是所謂「尚友古人」的一句說話。
何以言之?翻開佛教大藏經的史傳部,所有每一人的傳記,所有行事的紀述,學術的論著,竟是我束髮受書幾十年來所從未見過的。他們行誼的高尚,宅心的仁厚,處事的忠誠,修持的堅貞,不求聞達,不圖功利,不避艱險,而又忘其死生,以了其弘願的精神,實非後世人們所可想像其萬一。
- 自 序(第7頁)
- 西度東來建少林:達摩祖師(第17頁)
- 1.斷臂求法(第18頁)
- 2.月下暢談(第22頁)
- 3.出家去國(第27頁)
- 4.一葦渡江(第32頁)
- 5.九年面壁(第35頁)
- 6.視詔若髦(第37頁)
- 7.衣缽傳承(第41頁)
- 8.隻履西去(第43頁)
- 坎坷的譯經家:真諦三藏(第49頁)
- 1.真諦來華(第50頁)
- 2.受困台城(第53頁)
- 3.飄泊無助(第56頁)
- 4.返國未能(第60頁)
- 5.四絕水洲(第64頁)
- 6.圓寂王園(第67頁)
- 7.縱談逸事(第71頁)
- 8.所譯經論考(第74頁)
- 天竺取經西遊記:玄奘三藏(第79頁)
- 1.出身名門望族(第80頁)
- 2.國內參師訪道(第82頁)
- 3.夢乘蓮花西行(第85頁)
- 4.過五烽到高昌(第88頁)
- 5.會葉護可汗後(第92頁)
- 6.受業戒賢大師(第96頁)
- 7.遊學遍全印度(第98頁)
- 8.大驚險亦神驗(第101頁)
- 9.曲女城大論戰(第104頁)
- 10.朝野欽崇歸來(第106頁)
- 11.口授成《西域記》(第110頁)
- 12.弘福慈恩譯經(第112頁)
- 13.圓寂於玉華宮(第116頁)
- 南山律宗的開山祖:道宣律師(第121頁)
- 1.月貫而生(第122頁)
- 2.捨律修禪(第126頁)
- 3.終南仿掌谷(第130頁)
- 4.淨業瑣事(第134頁)
- 5.池龍求救(第138頁)
- 6.住持西明寺(第143頁)
- 7.哪吒護持(第148頁)
- 8.開山律宗(第152頁)
- 9.入寂尊崇(第157頁)
- 大開法相宗門:窺基大師(第163頁)
- 1.驚才絕豔(第164頁)
- 2.出家始末(第168頁)
- 3.求學苦讀(第174頁)
- 4.太原奇遇(第177頁)
- 5.修持猛進(第181頁)
- 6.百本疏主(第185頁)
- 7.立法相宗(第191頁)
- 8.蓋棺定論(第195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1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8-0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8-03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