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最可能接近哲學家」稱號的大師,
前北大哲學系教授、當代中文世界重量級哲學作家——陳嘉映
寫給大眾的經典名著全新改版再現!
用淵博而不瑣碎的知識、以淺白但不泛泛而談的敘述,帶領我們穿越到古希臘,一路悠遊至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一覽引領人類認識世界的兩大脈絡──哲學與科學的發展簡史。
人類解釋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話、巫術,後有哲學、科學。排除了千難萬險,才抵達日心說、牛頓力學、進化論、量子物理,直至今日,科學已儼然成為「真理」的代言者。
科學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成功?人們經驗著同樣的世界,為什麼歷史上只從歐洲產生了科學?最大的關鍵,在於希臘哲學的出現,以哲學為母體,科學逐漸茁壯,直至今日,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已由科學所主導。另一方面,我們也為科學之成功付出了代價:用科學來逼近「真理」,卻將人的心靈排除出真理的領域之外。用數學和實驗思維樹立的科學大廈,沒有人之善惡、悲喜的位置——科學果真是這個世界的全部答案嗎?科學之外,還另有求道之途?
一場站在人類認知發展歷史上的回望
一部明白現代哲學/科學大路線的簡要速讀
當代,我們毫不懷疑科學能逼近「真理」,卻也將人的心靈排除出真理的畫面之外。
當我們已能用數學推理感官不及之處,卻仍習慣靠經驗感受世界──這本書將帶你超越常識的表淺思維,瞭解世界觀背後的人文與科學之爭。
要談論科學的真理性及其限度,最好從科學的源頭——哲學談起。這本書既不是個開端,更不是個結論。而是試圖從反思哲學自身的歷史,獲得更清醒的自我認識,獲取新鮮的生命形態。
要理解當代的科學思想興起,與哲學處於當代的意義,本書是一部簡鍊的人類思想故事,也如同作者陳嘉映的自述: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被前人講過,他自己則是嘗試用大眾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講述。
人類解釋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話、巫術,後有哲學、科學。排除了千難萬險,才抵達日心說、牛頓力學、進化論、量子物理,直至今日,科學已儼然成為「真理」的代言者。
科學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成功?人們經驗著同樣的世界,為什麼歷史上只從歐洲產生了科學?最大的關鍵,在於希臘哲學的出現,以哲學為母體,科學逐漸茁壯,直至今日,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已由科學所主導。另一方面,我們也為科學之成功付出了代價:用科學來逼近「真理」,卻將人的心靈排除出真理的領域之外。用數學和實驗思維樹立的科學大廈,沒有人之善惡、悲喜的位置——科學果真是這個世界的全部答案嗎?科學之外,還另有求道之途?
一場站在人類認知發展歷史上的回望
一部明白現代哲學/科學大路線的簡要速讀
當代,我們毫不懷疑科學能逼近「真理」,卻也將人的心靈排除出真理的畫面之外。
當我們已能用數學推理感官不及之處,卻仍習慣靠經驗感受世界──這本書將帶你超越常識的表淺思維,瞭解世界觀背後的人文與科學之爭。
要談論科學的真理性及其限度,最好從科學的源頭——哲學談起。這本書既不是個開端,更不是個結論。而是試圖從反思哲學自身的歷史,獲得更清醒的自我認識,獲取新鮮的生命形態。
要理解當代的科學思想興起,與哲學處於當代的意義,本書是一部簡鍊的人類思想故事,也如同作者陳嘉映的自述: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被前人講過,他自己則是嘗試用大眾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講述。
- 序
- 導論
- 科學認識
- 建構主義
- 哲學—科學
- 本書章節
- 上篇
- 第一章 理性與哲學
- 感應思維
- 覺醒的心智
- 理知時代
- 理性與理論
- 哲學—科學之為求真的理論
- 第二章 從希臘天文學到哥白尼革命
- 希臘哲學的文化背景
- 亞里斯多德的天文學
- 托勒密體系
- 從羅馬到文藝復興
- 哥白尼革命
- 圍繞哥白尼
- 理論的整體性
- 第三章 近代科學的興起
- 下篇
- 第四章 經驗與實驗
- 第五章 科學概念
- 概念與語詞
- 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
- 運動
- 力、加速度、質量
- 萬有引力與可理解性
- 數學取向
- 第六章 數學化
- 數與實在
- 數運與數學
- 科學的數學化
- 為什麼是數學
- 第七章 自然哲學與實證科學
- 自然哲學
- 自然與必然
- 實證與操作
- 預測與假說
- 一般的實在問題
- 物理學的實在問題
- 第八章 通過反思求取理解
- 常識和理論
- 思辨理論與概念考察
- 哲學的終結?
- 哲學何為?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