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8
內容簡介
本論文接受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的歷史觀點,將明代擬話本視為文化史的素材。由擬話本的創作與發展過程來觀察,則其成書目的在於商業利益考量為主,因此在寫作時必需符合讀者的「審美期待」。在此觀點下,則擬話本可視為庶民階層意識型態的反映。研究重心在儒家、道教與佛教之理論與修行關係,並探究宗教儀式的具體實踐程序及其反映的思想。
明代擬話本反映民間宗教思想與修行雖有契合,但是最常見的是跨越宗教產生思想與儀節的衝突,民眾對宗教信仰以功利角度考量,因而呈現複雜混亂的情形。
- 李序(第李序 - I頁)
- 黃序(第黃序 - III頁)
- 自序(第自序 - V頁)
- 論文摘要(第論文摘要 - I頁)
- 第一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話本小說的歷史、形成與意義價值(第1頁)
-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回顧與檢討(第22頁)
- 第三節 本研究之目的與觀點(第33頁)
- 第二章 中國文化下的宗教觀(第45頁)
- 第一節 原始宗教的觀點(第46頁)
- 第二節 原始佛教基本教義(第56頁)
- 第三節 原始道教基本教義(第67頁)
- 第四節 儒教的理想(第75頁)
- 第五節 三教合一的觀點(第86頁)
- 第三章 明代擬話本呈現的宗教內涵(第99頁)
- 第一節 原始宗教的宗教內涵(第99頁)
- 第二節 佛教的宗教內涵(第127頁)
- 第三節 道教的宗教內涵(第148頁)
- 第四節 儒教的宗教內涵(第163頁)
- 第五節 三教混雜的宗教內涵(第175頁)
- 第四章 明代擬話本描述的修行過程(第191頁)
- 第一節 原始宗教的修行過程(第191頁)
- 第二節 佛教的修行過程(第204頁)
- 第三節 道教的修行過程(第221頁)
- 第四節 儒教的修行過程(第233頁)
- 第五節 三教混雜的修行過程(第247頁)
- 第五章 從明代擬話本看宗教理想與修行的契合與衝突(第257頁)
- 第一節 宗教理想(第257頁)
- 第二節 宗教理想與修行的關係(第268頁)
- 第三節 擬話本的操作層次(第282頁)
- 第四節 契合與衝突的意義(第287頁)
- 第五節 擬話本反映的宗教困境(第296頁)
- 第六章 結論(第303頁)
- 參考書目(第315頁)
- 附錄 重點擬話本的宗教傾向與修行內容(第337頁)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