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走,上裝備,該出任務了!」
我們掃的不只是案件現場──
我們出現、我們離開,
只為了抹去生命消逝時殘留的痕跡,
消除人們心中的恐懼與傷痛……。
在刷洗清理之間,看見最深沉、最撼動人心的場景!
我們以為的日常,卻是他或她的無常……。
【盧是我聞】
每一次的任務現場,總不乏人多嘴雜的議論甚至批評,熱切談論著往生者的種種。然而,如果大家真的在意,怎麼不是在人還活著的時候來關心呢?或許就不會發生憾事了。
我不過問往生者的以前,那已成定局,知道了又如何?好好的面對與重視眼前,才是重要。
***
這是一個你我都陌生,卻不容忽視的行業!
不僅日本有特殊清掃隊長,台灣也有一群人在此專業領域幫助需要的生者及逝者!本書即藉由台灣特殊職人「命案現場清潔師」的工作見聞與獨特體悟,帶我們直視最寫實、卻也是最難以想像的事件現場。
作者在書中分享,每一次出任務,要清除散落在各處的血跡血漬,可能也要協助撿拾蒐集殘肢,所以除了必備的特製服裝與專業技能,更需要膽大心細與吃苦耐勞的心理素質。而在清掃過程中,有時要安撫家屬的悲傷,有時要面對外行質疑(甚至同行相欺),有時也會遇到蠻不講理或者討價還價的客戶,當然也會收到來自委託者的由衷感激。
作者說,處理看得見的髒汙與垃圾並非最困難,現場濃重腐臭味也能靠清潔藥劑去除,最棘手的清整,往往是看不見的人心……。
【誠心推薦】
POP Radio台長 林書煒
南華大學生死系教師 洪筱蘋
在刷洗清理之間,看見最深沉、最撼動人心的場景!
我們以為的日常,卻是他或她的無常……。
【盧是我聞】
每一次的任務現場,總不乏人多嘴雜的議論甚至批評,熱切談論著往生者的種種。然而,如果大家真的在意,怎麼不是在人還活著的時候來關心呢?或許就不會發生憾事了。
我不過問往生者的以前,那已成定局,知道了又如何?好好的面對與重視眼前,才是重要。
***
這是一個你我都陌生,卻不容忽視的行業!
不僅日本有特殊清掃隊長,台灣也有一群人在此專業領域幫助需要的生者及逝者!本書即藉由台灣特殊職人「命案現場清潔師」的工作見聞與獨特體悟,帶我們直視最寫實、卻也是最難以想像的事件現場。
作者在書中分享,每一次出任務,要清除散落在各處的血跡血漬,可能也要協助撿拾蒐集殘肢,所以除了必備的特製服裝與專業技能,更需要膽大心細與吃苦耐勞的心理素質。而在清掃過程中,有時要安撫家屬的悲傷,有時要面對外行質疑(甚至同行相欺),有時也會遇到蠻不講理或者討價還價的客戶,當然也會收到來自委託者的由衷感激。
作者說,處理看得見的髒汙與垃圾並非最困難,現場濃重腐臭味也能靠清潔藥劑去除,最棘手的清整,往往是看不見的人心……。
【誠心推薦】
POP Radio台長 林書煒
南華大學生死系教師 洪筱蘋
- 自序
- 之一 大學畢業的掃地工
- 之二 用心對待生命最後的痕跡
- 【第一現場】我出現,只為消除恐懼
- 生死兩安
- 特別的第一天
- 尊重
- 做白工
- 老闆,缺人嗎?
- 垃圾屋
- 社會哥的社會課
- 將心比心
- 打廣告
- 【第二現場】孤獨,很殘酷
- 人心的距離
- 仍見銀白的髮絲
- 拋棄繼承的陌生人
- 佳節,不團圓
- 走上絕路,就能解脫嗎?
- 跟廢墟沒兩樣的家
- 吃不到的饅頭
- 蝸居,一坪大的空間
- 來不及再見
- 生與死的墨跡
- 【第三現場】整理過後的真相
- 最後一本相簿
- 離鄉背井的夢想
- 最後的零錢捐
- 人生最公平的待遇
- 聽不到的心碎聲
- 不甘心也要活下去
- 燒炭成灰的慟
- 好死不如賴活著
- 深淵
- 顧生活還是挺政治?
- 上山不為採藥
- 人生百態
- 【後記】第二線工作人員
紙本書 NT$ 330
單本電子書
NT$
26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