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 點閱:240
    46人已收藏
  • 譯自:The lost territories:Thailand's history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 作者: Shane Strate著 , 譚天譯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年:2019
  • 集叢名:South書房:2
  • ISBN:9789570853070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92158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內容簡介
 
「吳哥窟是泰國的!」
 
2003年,一位泰國女藝人如此爭議性地宣稱。

對泰國人而言,他們的土地遭到竊取,視之為國殤;然而真相究竟如何?
 
到底泰國是未遭殖民的獨立英雄,還是失土受辱的犧牲者?
 
看國家機器如何張牙舞爪地控制人民
看當權者如何操縱歷史記憶以動員民眾支持
一齣經過精心策畫的泰國近代史大戲,正在現實世界上演
 
當歷史成為操控民心的工具、軍事擴張的理由、種族沙文主義及宗教迫害的藉口……
 
夏恩‧史崔特(Shane Strate)在《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一書中,對於理解泰國近代歷史及當今政治亂象,提供深刻的新省思!
 
本書討論一段鮮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說明泰國目前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何以對西方勢力如此憎惡,以及它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
 
暹羅未遭殖民,令泰國人自豪?
還是失去了土地,被視作國恥?
 
理解泰國近年複雜政局情勢之前,
必須先認識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論點!
 
泰國人民一直深信他們的國家從未淪為殖民地;泰國史學者更是為國家光榮的獨立史自豪不已。但另一方面,泰國政治領袖與媒體人,總是痛斥西方殖民主義,說帝國主義者盜了泰國領土,把西方看成威脅,將泰國描繪成一個犧牲者。
 
何以有兩造的極端說法?這凸顯泰國與西方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
 
《從暹羅到泰國》深入探討這個難題,檢驗這兩個重要又對立的史學論點:一是千百年來不曾間斷、頌揚獨立的「王室─國族主義論」;一是史崔特所謂的「國恥論」,把泰國描述成西方帝國主義霸凌下的受害者,認定西方國家表面上大談支持與合作,背地裡在阻撓泰國發展,國家成了苦難與外力壓迫下造就的悲劇英雄。
 
史崔特深入分析,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國恥論,支持他們的種族沙文主義與軍事擴張,並鼓吹一種反西方的國家主義形式。他揭露泰國如何以國恥論為意識型態基礎,建立民族統一策略、發動反天主教運動;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這種史觀重塑泰國認同,提升軍方角色,把軍隊說成民族救主。
 
「操控歷史記憶」如何做到,史崔特提供全面、精闢的分析,並深刻呈現從暹羅到泰國的完整史觀。


作者簡介
 
夏恩‧史崔特(Shane Strate)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專門教授東南亞歷史和後殖民主義,2009年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東南亞歷史博士學位,學術研究方向多為帝國主義、國族主義和後殖民主義。

 
譯者簡介
 
譚天
 
曾任《聯合報》編譯主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歐洲日報》編輯主任等職。現旅居加拿大專事翻譯,譯作有《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海權爭霸:世界7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全球列強戰略布局與角力》、《黑龍江:尋訪帝王、戰士、探險家的歷史足跡,遊走東亞帝國邊界的神祕之河》等一百多本書,範圍廣涉政治、軍事、文化、宗教、科技與商務等領域。


  • 封面
  • 書名頁
  • 泰國各府簡圖
  • 柬埔寨簡圖
  • 東南亞簡圖
  • 目次
  • 導讀一 以多元角度理解現代泰國的成形/王健安
  • 導讀二 進入失土國恥的歷史世界/林育生
  • 導讀三 打破「泰」浪漫的迷思/許純鎰
  • 導讀四 以史為戒,還是以史為「械」?/黃宗鼎
  • 前言 泰國史話中的「失落」概念
    • 進入泰國史的門戶:勝利者與犧牲者
    • 相互競爭的論述:王室-國族主義vs.國恥論
    • 法國-暹羅危機以及泰國現代史的誕生
    • 國恥論效應
    • 選定創痛
    • 史學架構內的國恥論
    • 各章摘要
    • 資料來源
  • 第一章 架構損失:廢除暹羅的不平等條約
    • 暹羅的不平等條約
    • 《鮑林條約》的簽署
    • 調適不平等條約系統(一八五五-一八九三)
    • 治外法權對主權的威脅(一八九三-一九○七)
    • 「救贖」的一刻
    • 小結
  • 第二章 國恥論的誕生
    • 通往戰爭之路
    • 選定創痛的構築
    • 失落土地的定義
    • 「左岸泰國人」
    • 我們等得夠久了
    • 群眾示威
    • 孩子現已長大成人
  • 第三章 國恥論與反天主教
    • 拉瑪五世與天主教的問題
    • 認定天主教徒是「非泰」
    • 剷除天主教的策略
    • 教廷反應
    • 北柳府的反天主教活動
    • 迫害的結束
    • 小結
  • 第四章 泰國與泛亞主義
    • 決策
    • 推動與日本結盟
    • 對付英國的做法
    • 日本:我們可信的朋友
    • 造就亞洲民族
    • 恐懼歐美白人
    • 小結
  • 第五章 一九四六年:戰後和解與對國殤的重新思考
    • 贖償過去的罪行
    • 失土的議題
    • 暹羅與印度支那獨立
    • 國民大會的辯論
    • 民眾反應
    • 勝利紀念碑:緬懷損失
    • 小結
  • 第六章 柏威夏:泰國的國恥論象徵
    • 柏威夏的歷史
    • 泰國是狼,柬埔寨是羊
    • 法國是狼,暹羅是羊
    • 動員貢獻
    • 不知感恩的施亞努
    • 審理與判決
    • 泰國為什麼輸?
    • 小結
  • 結語
  • 謝啟
  • 附註
  • 版權頁
  • 封底
紙本書 NT$ 390
單本電子書
NT$ 25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