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6
創新是時尚社會常見的顯學,如果深入觀察企業或社會創新活動的進行,可發現存在創意、創新與創業三種不同的概念與階段,而三者之間的流暢整合才能構成整體智慧工程的價值鏈。稱為智慧,在於呈現知識與幸福經濟的文化覺醒與體驗設計,而智慧工程則指出發展歷程的動態系統:價值鏈則提醒整體系統各歷程有效互動才能確實增進創新的貢獻。
因此,創意、創新及創業,從組織學習的知識管理來看,是整個智慧工程的垂直機制:而從組織理論的分析層次而言,則涉及到個人、團體與組織,以及工業與社會的三種不同層次。故不論在學術研究或是管理實務,皆應掌握創新管理所涉及的智慧工程的知識鏈,以及跨越多層組織的複合機制。作者以二十年來參與工研院前瞻性創新技術的研發以及創新組織的設計與再造,與「密西根大學團體動力研究中心」合作文化與團體創意的研究,以及國科會生活趨勢及智慧生活科技創新設計的整合計畫,將系列研究整理出這本書。本書在第一篇總論介紹創意、創新、創業整合模型之理論取向與研究新典範,接著依序在第二、三、四篇分別討論創意、創新、創業的理論概念及工具與實踐。最後第五篇以完整個案作整體的說明。
本書的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更多整合性學術研究,以及提供企業完整的創新發展藍圖。
- 推薦序I:黃榮村(第i頁)
- 推薦序II:羅仁權(第ii頁)
- 推薦序III:Harold Szu(第iii頁)
- 推薦序IV:林峰田(第v頁)
- 推薦序V:許友耕(第vi頁)
- 自序(第viii頁)
- 第一篇 智慧工程的價值鏈:創意、創新、創業(第1頁)
- 第一章 組織創造力的整合模型(第3頁)
- 第二章 組織學習的動態機制(第23頁)
- 第三章 組織行為再定義與新典範:西方的回顧與展望(第61頁)
- 第二篇 創意(第115頁)
- 第四章 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第117頁)
- 第五章 創造力與智慧(第129頁)
- 第六章 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的演進(第141頁)
- 第七章 創造力的評量與工具(第161頁)
- 第三篇 創新(第181頁)
- 第八章 團體創新歷程:團體認知與文化的角色(第183頁)
- 第九章 創新組織的理論:研究機構之組織發展(第215頁)
- 第十章 組織創新的模型:研究機構之組織策略與設計(第243頁)
- 第十一章 創新前瞻技術研發之發展策略與推動制度(第273頁)
- 第四篇 創業(第293頁)
- 第十二章 創業的概念與定義:創業行為之模型建立(第295頁)
- 第十三章 創業的模型:高科技創業決策之認知模型(第317頁)
- 第十四章 創業家精神與能力之評量(第355頁)
- 第十五章 高科技創業家之培育(第385頁)
- 第五篇 實踐範例(個案研究)(第413頁)
- 第十六章 創新前瞻技術發展效益評估:一項科技專案研發計畫之實證研究(第415頁)
- 第十七章 從科技人到創業家:由臺灣積體電路技術引進團隊的發展為分析(第445頁)
紙本書 NT$ 600
單本電子書
NT$
42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6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