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茶道:茶碗中的人心、哲思、日本美学
  • 點閱:592
    135人已收藏
  • 譯自:The book of tea
  • 作者: 岡倉天心作 , 王思穎譯
  • 出版社:不二家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 出版年:2017
  • ISBN:9789869492775
  • 格式:PDF,JPG
  • 頁數:148
  • 書籍難度(SR):615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 附註:另有譯名: 茶之書 版權頁副題名: 茶碗中的人心、哲思、日本美學 新譯本 岡倉天心本名岡倉覺三

內容簡介
與時代逆流
一本直指未來的先見之書
 
茶源自中國,卻在發展成日常飲品後喪失了曾經到達的高度精神性。自十六世紀千利休以來,日本茶人揉合了老莊思想、禪學,形成茶的哲學。大和民族悟出的「茶道」,由岡倉天心這位日本近代藝術的啟蒙者以詩意流暢的英文向西方傳達。

 
「偉大的概念藏在微小的事物裡,深遠的世界就在日常當中。」
 
以茶為中心,茶之書的敘事在歷史、宗教、建築、美學、花道、生死觀等領域自在穿梭,引介東方文明底蘊中流洩的世界觀。一代思想家心中的茶的本質,是「不完全」的美學。
 
▌茶道:美是愚,美是自然無為。
岡倉巧妙引用禪理中的「愚」(foolishness)來闡述茶道哲學與美感,在功利價值觀中無用的事物,無法用功利的尺度來衡量,因此擁有了更廣大無邊的精神價值。道家老子的「空」,也說明了人類如何維持物我和諧,讓美感進入。
 
▌茶室:在內心讓殘缺成為完整,領會真正的美。
五百年前的茶室建立了日本美學的核心──侘寂、陰翳、質朴,茶屋的外觀與結構暗示了短暫、脆弱、拙劣等不完美,平等的主與客在此實現一期一會,在邁向完美的途中開啟無限可能。
 
▌茶人:對於規矩作法,去遵守、打破、或遠離,但是莫忘初衷。
茶道大師的用色、設計才華留給後世無限美學資產。花瓶滴落的清水並不需要拂去,庭院除草、侍奉茶水,茶人用自身的優雅微光讓簡樸事物更美好,永恆就存在其中。
 
岡倉以「利休最後的茶會」道出茶人的生死觀,為本書作結,茶道是生的藝術,而人類與自然的終極結合是莊嚴的死亡。
 
本書寫於廿世紀初,在世界一味西化、對東方普遍存在誤解的時代,岡倉天心以「茶」寓意,引西方認識東方思想奧義,在百年前謳歌與自然共生的絕對美感。茶道所開啟的美學自此流入世界,在人類發展面臨極限的今日,依然指出了前方道路。
 
本書特色
 
◎日本的飲食起居、服飾、瓷器、漆器、繪畫、文學等無一不受到茶道的影響,認識茶道可以是認識日本文化的第一步,奠定感受日本美學的基礎。


作者簡介
 
岡倉天心Okakura Tenshin(1862-1913)
 
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教育家

日本近代藝術的啟蒙者
 
本名岡倉覺三,出生於幕府末年的開港地橫浜,自幼接受雙語教育。
 
8歲被寄養在神奈川的佛寺,跟隨和尚學習《大學》、《論語》等漢學經典與佛學思想。
 
12歲即進入東京開成學校(東京大學前身),自學《道德經》、《詩經》,17歲成為東京大學文學部首屆畢業生,進入文部省任職。
 
26歲時籌辦「東京美術學校」(東京藝術大學的前身),翌年擔任校長。日後與畫家橫山大觀、橋本雅邦等人創立了「日本美術院」,晚年任職於波士頓美術館東方美術部門。
 
在藝術教育方面,岡倉提拔出多位畫壇巨匠,為日本近代藝術開創出新的格局。
 
40歲的岡倉以英文陸續寫下文化評論三部曲:《東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日本的覺醒》(The Awakening of Japan)、《茶道》(The Book of Tea),分別於倫敦與紐約出版,甫上市即被譯為多國語言,成為西方認識日本與東方思想文化的重要著作。
 
其中,《茶道》(The Book of Tea)闡述了東方精神的奧義與日本美學精髓,行文詩意,至今仍是世人──包括西方人及日本人──認識東方學的重要經典。
 
譯者簡介
 
王思穎
 
畢業於東吳日文系,曾於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國研修英日文、華語教學,現為自由譯者。


  • 第一章 人情茶碗(第7頁)
  • 第二章 茶的流派(第25頁)
  • 第三章 道與禪(第45頁)
  • 第四章 茶室(第67頁)
  • 第五章 藝術鑑賞(第93頁)
  • 第六章 花(第109頁)
  • 第七章 茶道大師(第133頁)
紙本書 NT$ 260
單本電子書
NT$ 182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