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隨著糖尿病年輕化,幾乎每小時奪一命!
而這樣致命的危機,
就可能來自你輕忽的口腔健康!
糖尿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
糖尿病不僅好發於老年人身上,
連青少年都有可能是糖尿病預備軍
日本對於牙周病最不服輸的糖尿病專科醫師,教你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口腔問題、對抗慢性發炎、避開潛在健康危險,在身體出現嚴重的內科問題以前,請先好好檢視你的口腔問題!
■ 糖尿病與口腔健康互為表裡、關係密切!
牙周病其實就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態,當牙齒發炎又不即時撲滅,就會點燃壞荷爾蒙的小火苗,當這種狀況持續悶燒,將導致身體運作不彰或異常,進而引發如同大火的內科重大疾病!
不良生活習慣的養成,將提高罹病風險,以下若有勾選3項以上,很可能就是潛在糖尿病或牙周病的高風險族群:
□ 晚餐超過7點才吃
□ 一周運動不到3次
□ 吃飯時間短於30分鐘
□ 比起需要咀嚼多次的食物,更喜歡鬆軟口感的食物
□ 半年以上沒有看過牙醫
□ 刷牙不超過2分鐘
■ 積極進行口腔護理,杜絕重大疾病
口腔護理是攸關性命的鎖鑰,卻最容易被輕忽。儘管作者是糖尿病專科醫生,卻也曾因忽視口腔健康而受高血壓、高血糖、嚴重的心律不整所苦,最後靠著好好刷牙找回健康。除了糖尿病外其實很多重大疾病都與口腔健康密不可分,但如此重要的事實卻連很多醫療相關從業人員也不知道。
口腔問題的影響並不受年齡的限制,即使是二十幾歲的年輕患者,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加成下,也會從牙周病這種「單純的口腔感染」引發致命的重症感染。
糖尿病不僅好發於老年人身上,
連青少年都有可能是糖尿病預備軍
日本對於牙周病最不服輸的糖尿病專科醫師,教你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口腔問題、對抗慢性發炎、避開潛在健康危險,在身體出現嚴重的內科問題以前,請先好好檢視你的口腔問題!
■ 糖尿病與口腔健康互為表裡、關係密切!
牙周病其實就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態,當牙齒發炎又不即時撲滅,就會點燃壞荷爾蒙的小火苗,當這種狀況持續悶燒,將導致身體運作不彰或異常,進而引發如同大火的內科重大疾病!
不良生活習慣的養成,將提高罹病風險,以下若有勾選3項以上,很可能就是潛在糖尿病或牙周病的高風險族群:
□ 晚餐超過7點才吃
□ 一周運動不到3次
□ 吃飯時間短於30分鐘
□ 比起需要咀嚼多次的食物,更喜歡鬆軟口感的食物
□ 半年以上沒有看過牙醫
□ 刷牙不超過2分鐘
■ 積極進行口腔護理,杜絕重大疾病
口腔護理是攸關性命的鎖鑰,卻最容易被輕忽。儘管作者是糖尿病專科醫生,卻也曾因忽視口腔健康而受高血壓、高血糖、嚴重的心律不整所苦,最後靠著好好刷牙找回健康。除了糖尿病外其實很多重大疾病都與口腔健康密不可分,但如此重要的事實卻連很多醫療相關從業人員也不知道。
口腔問題的影響並不受年齡的限制,即使是二十幾歲的年輕患者,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加成下,也會從牙周病這種「單純的口腔感染」引發致命的重症感染。
- 書封
- 目錄
- 序言 治療牙周病,救了我的命
- 第一章 不管是誰都可能深陷糖尿病危機!
- 小心糖尿病成為一種趨勢
- 透過健檢自我檢視
- 孩童也可能成為糖尿病預備軍
- 糖尿病普及化的的五個因素
- 第二章 牙周病與糖尿病因「慢性發炎」產生連結
- 治療牙周病讓糖尿病出現重大變化
- 牙齒周遭和內臟脂肪都起火!
- 一直都沒注意才可怕
- 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為表裡」
- 不會痛也不會發燒的「慢性發炎」
- 人會跟著血管一起老化
- 糖尿病會引起各種併發症
- 「慢性發炎」從口腔開始
- 忽略口腔護理引發致命危機
- 口腔護理是攸關性命的鎖鑰
- 孕婦因牙齦炎失去腹中胎兒
- 顎骨流失、牙齒脫落的惡性循環
- 透過健檢自我檢視!
- 牙周病一治好飲食習慣也會改變
- 第三章 幫助口腔加強好菌,降低疾病風險
- 口腔裡有七百種好菌和壞菌
- 漱口水或藥物的使用如同戰爭
- 口腔也需要增加好菌
- 洛德乳酸桿菌是哪種乳酸菌?
- 從口腔健康邁向人生的康健與幸福
- 第四章 就此改變人生的西田式口腔保健術
- 好好刷牙,扭轉人生
- 到死為止都要保有二十八顆牙齒!
- 名稱不一樣認知也會跟著改變
- 就是嘴巴才需要洗一洗
- 牙屎腐蝕牙齒、吞噬健康
- 有咬勁的食物有益牙齦健康
- 遊牧民族不會蛀牙的理由
- 西田醫師推薦的刷牙法
- 年過四十歲的人一定要清潔牙縫
- 西田醫師推薦的潔牙劑
- 缺水也可以使用的「唾液刷牙法」
- 緊急避難袋裡有牙刷嗎?
- 口腔若保持潔淨,人生就會不一樣
- 第五章 從口腔維護健康的五個好習慣
- 【習慣一】定期去牙科診所洗牙
- 【習慣二】記得清潔牙縫
- 【習慣三】晚上七點前吃完晚餐
- 【習慣四】乳酸菌生活
- 【習慣五】利用口香糖訓練唾液
- 後記 守護我們的口腔與健康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30
單本電子書
NT$
23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