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
「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竟幾乎等於核爆災民承受的輻射劑量?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抗生素會把腸道益菌殺光、降脂藥傷肝敗腎風險高……難道等死嗎?
臺灣人平均一年看15次病,是美國的三倍,同時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抗生素會把腸道益菌殺光、降脂藥傷肝敗腎風險高……難道等死嗎?
臺灣人平均一年看15次病,是美國的三倍,同時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 書封
- 推薦序 主流醫學中罕見的反省之聲/陳俊旭
- 自序 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是洗腎、致癌的催化劑!
- 聽懂很重要 閱讀之前一定要先了解的「醫療常用術語」
- 觀念很重要 一分鐘QA快速測:我的健檢、看病、吃藥習慣正確嗎?
- 目錄
- 第一章 你得到的是「治病」效果,還是「致病」風險?
- 1-1 積極檢查&治療,就能保障健康嗎?
- 四○%的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 只有同意書,沒有保證書:醫療始終存在風險
- 1-2 早一點知道真相,就能避開更多醫療風險
- 藥單全收,會讓身體「負」出慘痛代價
- 明智選擇,才能得到真正需要的醫療
- 1-3 過度醫療,藏在「檢查──診斷──治療──追蹤」中
- 【原因1】白色巨塔中的名、利糾葛
- 【原因2】「預防性醫學」被誤解與誤用
- 【原因3】高科技儀器的神話迷思
- 1-4 注意!臺灣人更要小心過度醫療
- 【推手1】看病成癮:民眾太捧場,推動過度醫療搶搶滾
- 【推手2】經費卡關:健保刪核制度,促使過度醫療走偏門
- 第二章 醫院最常見的4種不當檢查
- 2-1 醫學影像檢查:X光、電腦斷層、正子攝影照透透
- 過度影像檢查,無法降低死亡率,更可能提高致癌率
- 想保障健康,善用免費定期健檢&醫療諮詢
- 生於「洗腎王國」,你該學會看懂腎臟健檢報告
- 2-2 為防中風或心肌梗塞,接受心臟血管電腦斷層掃描
- 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呼籲:無症狀的健康人,不應做心臟血管電腦斷層掃描
- 害怕心臟病找上門?這樣做就對了
- 2-3 為及早發現肺癌,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 丹麥肺癌篩檢研究:有沒有接受篩檢,死亡率都一樣!
- 早期篩檢的「五年存活率」較高?其實只是邏輯迷思
- 想及早發現肺癌,學會看懂身體「求救信號」很重要!
- 癌症篩檢,大多數根本沒用
- 2-4為及早發現乳癌,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 考科藍協力研究中心: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無法增加存活率!
- 想及早發現乳癌,定期做這些檢查就夠了
- 第三章 生活最常見的8種不當用藥&治療
- 3-1 為緩解感冒,服用各種症狀的市售成藥
- 感冒藥治不好感冒,反而會製造疾病與副作用
- 面對感冒症狀,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2 為治療發炎、感染,隨意使用抗生素
- 抗生素會殺光腸道益菌,引發代謝、免疫問題,甚至癌症
- 是否使用抗生素,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3 治療牙齒時,選擇以汞齊(銀粉)補牙
- 用汞齊補牙,會造成慢性汞中毒
- 需要補牙時,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4 以賀爾蒙補充療法,治療女性更年期症候群
-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證實:賀爾蒙療法會增加乳癌風險
- 面對女性更年期症候群,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5 因膽固醇過高,服用降血脂藥物
- 全球最常用的降血脂藥物,潛藏致命副作用
- 面對血脂(膽固醇)過高,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6 進行子宮手術時,為預防卵巢癌順便切除卵巢
- 無故摘除健康的卵巢,反而會造成女性提早死亡
- 想預防卵巢癌,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7 為預防心肌梗塞,貿然進行心導管及支架手術
- JAMA:預防性安裝心導管和支架,無法延長患者壽命
- 面對心臟病,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3-8 發現一公分以下腦動脈瘤,立即進行開刀手術
- 開顱手術死殘風險高、後遺症嚴重,貿然動刀更危險
- 面對腦部動脈瘤,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 結語 醫療圈內規範公開! 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避險清單」:對一般患者不必進行的45種過度醫療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