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4
本期內容簡介
農業廢棄物轉型 循環經濟跨域效應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7年《事業廢棄物申報量統計報告》顯示,臺灣申報事業廢棄物約1,937萬公噸,其中約1.58%為農業、屠宰業。同年,臺灣廚餘總量高達551,332公噸,面對非洲豬瘟疫情來勢洶洶,若禁止廚餘養豬,考量臺灣土地面積有限,無更多空間得以去化處理,龐大廚餘量將何去何從?
除了廚餘之外,農業廢棄物處理也是待解難題,跳脫經濟思維成為轉型循環農業的關鍵。隨著永續環境意識抬頭與政策推動,產官學界開始投入發展,以稻稈、蔗渣、菇渣等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或利用豬糞尿廢水進行沼氣發電等等,進一步建立可複製、規模化的循環經濟模式,開創臺灣農業生機。
-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老頑童說故事>挑擔子包莊理髮(第8頁)
- 觀點與趨勢 View 農民大聲公>香附子物理防治適用方針 高溫處理、草生栽培防治,消耗地下塊莖營養(第10頁)
- 豐話題 Harvest Topic 高風險農藥退場機制>從巴拉刈禁令談劇毒農藥退場 推行農藥分級管理,打造低毒性農藥研發誘因(第14頁)
- 人物專訪 People 農業達人>田野間的人類學家──蔡晏霖 文青從農的反思(第20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農業廢棄物轉型 循環經濟跨域效應(第26頁)
- 客座總編輯──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育徵 翻轉線性經濟,加速轉型循環農業新思維(第26頁)
- 農業廢棄物如何成為好生意? 循環模式創新化,結構升級超越成本競爭(第28頁)
- 腐食性黑水虻高效鯨吞農業廢棄物 適性開發飼育系統,邑米社區大學傳承可實現模式(第37頁)
- 社區廚餘轉型方案:黑水虻魚菜共生系統(第44頁)
- 養菇業替代介質看見新農業 朝向生物可分解包材,米大菇食農場步步深入友善環境(第46頁)
- 區域型沼氣發電共享資源績效 豬糞尿氣味轉化電熱能,全密閉厭氧效能解析(第56頁)
- 油棕廢棄物化身微生物複合肥料 臺灣人帶動馬來西亞循環經濟產業,國際競爭力在於資源先決(第67頁)
-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 漁業勞動權益>臺灣遠洋漁業存續背後的人權 外籍船員權益盤點,船東也有話要說(第75頁)
- 農業技術 Agritech(第88頁)
- 病害防治>廣效性波爾多液有效防治果樹病害 形成長效性保護膜,精準施用平衡土壤含銅量(第88頁)
- 產期調節>平地接力大坪頂全年供應百香果 種苗定期更新固本,夜間電照輔以生物性肥料強身(第96頁)
-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選對了嗎? 差別在於含菌體,導向生態效益(第105頁)
- 農入生活 Living(第112頁)
- 水生植物>臺灣萍蓬草棲地僅剩桃園埤塘 高度生態指標,水庫興起而式微(第112頁)
- 營養保健>早餐吃不吃?吃什麼才是問題點 認識必需營養素,關鍵一餐延伸健康能量(第11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