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2-01
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大學的建築教育開始強調「實做」的重要性是最近十餘年來的發展,「實做」不但提供一個供大學建築系學生瞭解全比例「設計+施工」製程上的實務瞭解,更重要的是透過「實做」開拓了建築教育在社會參與面向的視野,也引領了學生對實務設計的學習內涵,實踐去中心化、去精英化,回歸人本的建築創作並發揮人道精神的建築實踐,而由各大學建築系師生為主體所組成的「台灣義築協會」正是一個最佳的典範,本期特邀請參與「義築」活動多年的成大建築系簡聖分副教授為特約主編,邀請了目前參與「義築」工作的團隊成員分別為文分享其組織內含及結合實際執行層面之工作經驗,在此,一併向簡聖芬特約主編在稿源組織及專題策畫上的辛苦致謝,同時感謝作者們在文字內容上的精采分享。
- 主編的話(第4頁)
- 義築(第5頁)
- 序文(第5頁)
- 覺醒中的地方參與式設計與群眾合作建造趨勢 千禧年後的全球人道建築動態(第7頁)
- 從事件至組織 由叢林裡的人道建築行動,到城市中的台灣義築協會(第13頁)
- 大學教育中之建築實作與其社會性(第20頁)
- 從「義築」到「教築」 果核再生計畫團隊的人道建築與小學建築營活動(第26頁)
- 角映義築的行動紀錄(第31頁)
- 以立如何設計柬埔寨孤兒院(第39頁)
- 建築只是回到生活而已(第48頁)
- 下期預告(第56頁)
- 大學社會實踐與建築教育展開的可能性(第56頁)
- 會務要訊(第57頁)
- 本會主辦、協辦、贊助及參與之活動(第57頁)
- 廣告索引&團體會員贊助會員名錄(第67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