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音樂教育與演奏藝術存在著很大的分歧,一般大學音樂科系裡,多以培養演奏人才為重,對於教學的專業訓練,則較缺乏教學性的指引。
筆者自1997年由學生轉變為教師的角色,首當其衝的問題即是:面對不同的學生屬性,該如何教?針對各類箏樂演奏技巧,該如何說明與示範,學生才能充分了解?如何與學生經營良性的溝通?在教學實務上總有以下的情況發生:相同的演奏技巧以相同的教學方式,分別示範與說明給不同的學生,則往往產生不同的結果。教師就像是一位心理醫生,所面對的是不同環境的產物,而箏樂主修教學的藝術就在於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量身訂作適合他們的上課模式,本書即為筆者從事箏樂主修教學工作數年來教學相長的實戰經驗。
- 自序(第i頁)
- 作者簡介(第iii頁)
- 緒論(第1頁)
- 一、研究動機(第1頁)
- 二、研究對象與範圍(第2頁)
- 三、研究方法(第3頁)
- 第一章 當代箏樂發展的趨勢(第7頁)
- 第一節國際觀的創作風格(第8頁)
- 第二節音樂傳播流通的管道(第29頁)
- 第三節結合其他藝術的展演形式(第44頁)
- 第四節融合現代科技的方法(第55頁)
- 第二章箏樂主修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歷程(第75頁)
- 第一節技巧教學的溝通與互動(第78頁)
- 第二節練習方法的溝通與互動(第90頁)
- 第三節樂曲詮釋教學的溝通與互動(第97頁)
- 小結(第111頁)
- 第三章音樂會實務教學(第113頁)
- 第一節曲目的安排與設計(第114頁)
- 第二節彩排過程的注意事項(第123頁)
- 第三節正式上台前的準備工作(第127頁)
- 第四節舞台緊張(第130頁)
- 第四章箏樂主修教學的省思、與建議(第139頁)
- 第一節傳統箏樂教學的更(第139頁)
- 第二節評鑑方式的省思(第143頁)
- 第三節畢業職場的規劃(第150頁)
- 結論(第153頁)
- 參考資料(第157頁)
- 一、書目:(第157頁)
- 二、期刊:(第161頁)
- 三、樂譜:(第165頁)
- 四、音樂會節目單:(第166頁)
- 五、有聲資料:(第167頁)
- 六、有聲書:(第168頁)
- 七、網路資料:(第169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