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意在思考當代藝術,以批評為主,兼涉研究,以中國藝術為主,兼涉西方藝術。本書所收文章分為三輯:第一輯《觀察與批評》討論西方藝術理論的翻譯問題,嘗試在西方的影響下進行藝術理論的寫作。第二輯《畫展與畫家》收錄了作者為海內外一些當代藝術家和藝術群體所寫的展覽前言和評論,作者力圖將艱深的理論化為平易的通俗語言,以便使這些藝術家及其作品能為更多人理解。第三輯《訪談與講座》既有作者對20多年來藝術理論研究的概括和總結,也有對新媒體新形式的探討,體現了作者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判斷和態度。
- 序:嘗試文體(第3頁)
- 第一輯 筆行的季節(第9頁)
- 錯位台北,作者與讀者相遇(第11頁)
- 紐約的複調主題(第21頁)
- 山行入海(第28頁)
- 阿卡迪亞風景裡的人(第34頁)
- 大山大水,止於至善(第40頁)
- 西班牙之行(第46頁)
- 天路西藏六日行(第51頁)
- 隱逸江南(第59頁)
- 第二輯 雲捲雲舒(第65頁)
- 筆意文心(第67頁)
- 我們是怎樣遠離自然的?(第73頁)
- 生命裡的古意與時尚(第80頁)
- 何處鄉關(第86頁)
- 尋師天涯(第91頁)
- 行者無疆(第97頁)
- 恰如筆行之於人生(第102頁)
- 撫摸文字(第110頁)
- 第三輯 不在故我思(第117頁)
- 關於氣質的私人話題(第119頁)
- 性,文氣,與原生態(第125頁)
- 讀圖時代的關鍵字(第131頁)
- 逆向三思(第137頁)
- 藝術是前世的記憶(第144頁)
- 那些瘋狂而絕望的浪漫主義者(第148頁)
- 批評之死與批評的熱病(第156頁)
- 知識份子的羞恥感(第162頁)
- 智慧餵狗的時代(第174頁)
- 第四輯 意亂情迷(第183頁)
- 人性的弱點(第185頁)
- 美人懷揣迷魂散(第191頁)
- 四月紀事,滄桑女的香頌(第195頁)
- 杭城遺事(第200頁)
- 卡夫卡上下篇(第208頁)
- 藝語與囈語(第223頁)
- 與北京的哥過招(第230頁)
- 第五輯 遊吟的篇章(第235頁)
- 誤讀意境(第237頁)
- 散文概念的偽命題(第244頁)
- 中國現當代文學在北美高校(第249頁)
- 北美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第258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