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與刀
-
點閱:1055
260人已收藏
- 譯自:Chrysanthemum and sword
- 作者: 露絲.本尼迪克特著 , 呂萬和, 熊達雲, 王智新翻譯
- 出版社:笛藤發行 聯合發行總經銷
- 出版年:2008
- ISBN:9789577105233
- 格式:PDF,JPG
- 頁數:460
- 書籍難度(SR):77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封面副題名: 日.本.人.說.明.書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3
內容簡介
*性格蘊含菊的美,卻又顯露刀的鋒芒,
想了解充滿矛盾的日本人,
就一定要讀這本解說最透徹的
「日.本.人.說.明.書」
*二戰後美國用「菊與刀」改建日本,
現在世界用「菊與刀」分析日本人!
已被譯成30餘種語言.全世界銷量突破3000萬冊
性格蘊含菊的美,卻又顯露刀的鋒芒
充滿矛盾的日本人:
「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鬥、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
「菊與刀」就是為了深入研究日本人而誕生。
●「菊與刀」與新渡戶稻造所著之「武士道」,
並列為深度研究日本必讀的傳世經典著作。
本書迄今已被譯成30餘種語言,足見其影響力。
●本書作者以西方人類學家的客觀角度,由各種層面剖析日本,
從獨有的文化傳統、欠恩與報恩的情結糾葛、道德觀、復仇觀、
情慾的世界到兒童的教養等,句句切入日本人的思想核心,
就像是本最完全的「日本人說明書」。
●本書不只受到西方各界的肯定,甚至在日本也引起熱烈迴響,
被譽為「現代日本學的鼻祖」。
- ✽ 出版前言(第3頁)
- ✽ 譯者序言(第5頁)
- Chapter 1 任務 — 研究日本(第25頁)
- ● 一面似菊、一面似刀的雙重民族性(第26頁)
- ● 文化人類學家研究下的日本(第29頁)
- ● 從日常生活細節剖析日本(第39頁)
- ● 描繪日本人的思想、行為深處的態度(第46頁)
- Chapter 2 戰爭箭的日本人(第51頁)
- ● 為建立等級秩序而戰鬥的日本(第52頁)
- ●「精神」與「物質」的抗戰(第54頁)
-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60頁)
- ● 日本的精神象徵 — 天皇(第64頁)
- ● 榮譽就是戰鬥到死(第71頁)
- ● 戲劇大逆轉 — 模範戰俘(第78頁)
- Chapter 3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第81頁)
- ● 信奉階級區分的繁文縟節(第82頁)
- ● 不追宗溯祖,侷限於家庭內部的孝道(第89頁)
- ● 男尊女卑的等級觀念(第95頁)
- ● 家族會議的崇高約束力(第97頁)
- ● 世襲制的封建社會(第101頁)
- ● 武士、農民與庶民的階級劃分(第106頁)
- ● 超越世俗的神聖首領 — 天皇(第112頁)
- ● 宛如精密地圖的等級行為規範(第115頁)
- Chapter 4 明治維新(第123頁)
- ● 不得民心的明治改革初期(第124頁)
- ● 武士和商人的精銳聯盟(第127頁)
- ● 遵循等級制的政府機構(第130頁)
- ● 忠誠的象徵 — 國家神道(第139頁)
- ● 促進民主的人民軍隊(第142頁)
- ● 從關鍵性的重工業起步(第145頁)
- ● 創辦戰略性的企業(第148頁)
- ● 無法輸出的等級制觀念(第149頁)
- Chapter 5 歷史和社會的負恩者(第153頁)
- ● 欠恩與報恩 — 理解日本的重要脈絡(第154頁)
- ● 以感激之心恭受皇恩(第158頁)
- ● 努力償還父母之恩(第159頁)
- ● 不遺餘力回報師長之恩(第160頁)
- ● 受恩與施恩的情結糾葛(第162頁)
- ● 過重恩情的沈重負荷(第169頁)
- Chapter 6 報恩於萬一(第177頁)
- ● 如同債務關係的報恩觀(第178頁)
- ● 強盜的榮譽(第184頁)
- ● 極端沈重的孝道義務(第186頁)
- ● 對遠離世俗的聖父 — 天皇盡忠(第189頁)
- ● 天皇宣佈投降,戰爭就此結束(第200頁)
- Chapter 7「情義鎔難接受」(第203頁)
- ● 日本人行為模式與動機的基礎(第204頁)
- ● 迫於輿論壓力所履行的情義(第212頁)
- ● 等量對待的情義報答(第214頁)
- Chapter 8 洗刷污名(第219頁)
- ● 名譽至上的道德觀(第220頁)
- ● 堅忍與自我克制的自尊心(第223頁)
- ● 根深蒂固的自我防禦(第227頁)
- ● 對競爭異常敏感(第229頁)
- ● 迂迴限制挑起侮辱的事端(第232頁)
- ● 嘲笑者 — 殺害他人心靈的人(第233頁)
- ● 猶如「晨浴」的復仇觀(第237頁)
- ● 動輒憂鬱感傷的日本人(第241頁)
- ●「自殺」是洗刷污名最體面的方法(第243頁)
- ● 從強烈的獻身精神,轉為極端的厭倦情緒(第246頁)
- ● 戰敗後的180度轉變(第250頁)
- ● 情義的光明面與黑暗面(第254頁)
- Chapter 9 情慾的世界(第257頁)
- ● 日本人的享樂哲學(第258頁)
- ● 入浴的藝術(第259頁)
- ● 睡眠 — 日本人最熟練的技能(第262頁)
- ● 飲食與絕食的哲學(第264頁)
- ● 浪漫色彩的戀愛主義(第265頁)
- ● 婚姻與性享樂間,涇渭分明的區別(第267頁)
- ● 同性戀的界限(第271頁)
- ● 自淫並非罪惡(第272頁)
- ● 飲酒的樂趣(第273頁)
- ● 同時存在「溫和」與「粗暴」的雙重靈魂(第274頁)
- ● 情慾是天賜幸福,不應譴責(第276頁)
- ● 放棄享樂的堅強意志值得歌頌(第278頁)
- ● 強調苦難、犧牲的文學與戲劇表現(第278頁)
- Chapter 10 道德的困境(第283頁)
- ● 由各個世界所組成的人生觀(第284頁)
- ● 善惡共存的矛盾(第287頁)
- ● 對主君的情義(第290頁)
- ● 義務與情義的衝突(第300頁)
- ● 致力將「忠」變成最高道德(第302頁)
- ● 試圖將「誠」變成一切道德教訓的基礎(第308頁)
- ●「真誠的情義」與「單純的情義」(第312頁)
- ● 熱誠遵循日本精神(第314頁)
- ● 多層次分散狀態的道德體系(第315頁)
- ●「自重」— 自我慎重(第317頁)
- ● 恥感文化(第320頁)
- ● 無法順利輸出的道德文化(第324頁)
- Chapter 11 自我修養(第329頁)
- ● 美日對自我修養的不同定義(第330頁)
- ● 以意志駕馭肉體(第332頁)
- ● 自我犧牲的定義(第333頁)
- ● 是「自願」而非「自我犧牲」(第336頁)
- ● 磨掉身上的鏽(第337頁)
- ● 圓熟 — 意志與行動的合而為一(第339頁)
- ● 感官享受是生活智慧的一部份(第342頁)
- ● 武士與禪宗(第348頁)
- ●「自力」與「無我」(第349頁)
- ● 禪問 —「圓熟」最重要的訓練手段(第353頁)
- ●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59頁)
- Chapter 12 兒童學習(第365頁)
- ● 嬰兒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第366頁)
- ● 重視家庭血統的傳宗接代(第368頁)
- ● 母以子為貴(第369頁)
- ● 嘲弄與譏笑的教育方式(第376頁)
- ● 驕縱孫子的祖父母(第378頁)
- ● 兄弟姊妹的關係(第381頁)
- ● 吃虧就是佔便宜(第382頁)
- ● 轉移注意力與各種「治療」教育法(第383頁)
- ● 培養必要的身體技能與姿勢(第384頁)
- ● 小小遊戲集團(第386頁)
- ● 炫耀自己的父親(第388頁)
- ● 宗教經驗起源 — 家庭祭祀(第389頁)
- ● 開始學習謹慎處世(第390頁)
- ● 少女「童歡」的終結(第393頁)
- ● 屈辱與復仇(第394頁)
- ● 對少女的教育 — 無權威的壓力(第399頁)
- ● 害羞隱密、自我摸索的性觀念(第403頁)
- ● 矛盾人生觀的形成(第408頁)
- ● 獲得認同的重大意義(第410頁)
- ● 從鏡中「觀我」(第411頁)
- ● 自重與克制 — 提升自我價值(第413頁)
- ● 教養不連貫所造成的矛盾性格(第414頁)
- ● 將個人埋葬在群體的期望中(第418頁)
- ● 秉持日本精神的創新(第421頁)
- Chapter 13 投降後的日本人(第423頁)
- ● 佔領性質的確立(第424頁)
- ● 不行使實權的上層地位者(第428頁)
- ● 沒有必要固守失敗的方針(第432頁)
- ● 自我負責,不再重蹈覆轍(第436頁)
- ● 避免侮辱失敗的敵人(第437頁)
- ● 隨情況而改變的道德標準(第438頁)
- ● 保留天皇的重大意義(第440頁)
- ● 戰敗國的艱困道路(第442頁)
- ● 成為東方貿易中的主角(第444頁)
- ● 隨機應變的行為動機(第446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