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對中國文化的現代解讀。作者潛心數年,研究文壇上的人、事、書,提出自己的觀點。作者強調結論,善於條分縷析。書中的文章絕大多數已經在大陸地區報刊公開發表過,讀者反響良好。
- 上編(第1頁)
- 但恨不見替人──梁實秋和胡適(第3頁)
- 當年曾是同路人──梁實秋和聞一多(第11頁)
- 擦肩而過──梁實秋與沈從文(第22頁)
- 在徐志摩和郁達夫之間──梁實秋的心路歷程(第25頁)
- 抗戰無關論:身披「民族大義」外衣的群毆(第34頁)
- 只談政治不做官──梁實秋的「後臺」(第42頁)
- 梁實秋的末世情結(第48頁)
- 鄭振鐸感激批評(第53頁)
- 胡適考證蒲松齡(第56頁)
- 蔡元培造假(第58頁)
- 瞬間的惶惑(第61頁)
- 傅斯年彈劾宋子文(第63頁)
- 郁達夫的死法(第67頁)
- 儲安平的另一面(第71頁)
- 「鄧拓冷待周汝昌」分析(第76頁)
- 舒蕪的氣質(第79頁)
- 王婉之死(第82頁)
- 妻子你好(第87頁)
- 吳冠中的「真相」(第90頁)
- 窮人新鳳霞(第92頁)
- 好(第96頁)
- 哭(第97頁)
- 位低守志(第99頁)
- 翻盤(第101頁)
- 路翎:作為戰士的悲劇(第104頁)
- 湯炳正先生(第108頁)
- 章克標:人走了,話要說清(第113頁)
- 蕭乾,臧克家(第118頁)
- 柏楊不和李敖鬥(第120頁)
- 悄悄老去(第122頁)
- 李敖拒見劉賓雁(第124頁)
- 邊緣人王拓(第126頁)
- 理想主義者高橋(第128頁)
- 無名氏的股票(第130頁)
- 朋友(第133頁)
- 古稀之年(第134頁)
- 上官纓三題(第137頁)
- 下編(第141頁)
- 涵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第143頁)
- 孑然獨立的獨立(第146頁)
- 魯迅的建設性(第150頁)
- 魯迅為何不愛旅遊(第153頁)
- 周作人用典(第155頁)
- 胡適不捧場(第156頁)
- 研究者(第158頁)
- 古文人格(第159頁)
- 名士風流(第164頁)
- 世間漸無編輯家(第169頁)
- 蔣廷黻與《中國近代史》(第173頁)
- 熊十力動手(第177頁)
- 劉半農的「她」(第178頁)
- 不刻意(第180頁)
- 尋找冷板凳(第182頁)
- 譚其驤代筆(第183頁)
- 從「歌謠研究會」到教授何為(第184頁)
- 作家當教授(第187頁)
- 文人從政論(第191頁)
- 親歷和他歷(第194頁)
- 怪才豈止盛家倫(第196頁)
- 唐德剛打靶(第198頁)
- 「客裡空」曹聚仁(第203頁)
- 《傅雷家書》長銷的背後(第209頁)
- 鄧拓身上的「士大夫」氣(第213頁)
- 馮至崇拜郭沫若(第218頁)
- 不罵幫助過自己的人(第220頁)
- 尷尬的代表作(第222頁)
- 文學活動家(第225頁)
- 過時的文字(第227頁)
- 大牌(第229頁)
- 無影龍套黃宗洛(第230頁)
- 爛到肚子裡的東西(第232頁)
- 「錢鐘書」與「錢鍾書」(第233頁)
- 一定要表態嗎?(第234頁)
- 犯人格(第237頁)
- 不笑的權利(第240頁)
- 豐子愷:1972 年的另類寫作(第243頁)
- 浩然的時代脈搏(第248頁)
- 蘇雪林,壽則辱(第250頁)
- 董橋只想下蛋嗎(第252頁)
- 語錄體(第254頁)
- 王蒙被迫爭論(第256頁)
- 名人身邊的人(第258頁)
- 孫犁歎老(第262頁)
- 老來寫閒文(第266頁)
- 汪曾祺老來傲(第268頁)
- 地域性名人(第270頁)
- 笨功夫(第273頁)
- 余秋雨操刀的〈胡適傳〉(第274頁)
- 瓊瑤式肉麻(第278頁)
- 作為過渡的民間思想家(第282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