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中國讀書界的六場絕緣齋,是一座富集著中國新文學珍稀書刊資料的金礦,礦長就是龔明德教授。這一處普通的出版社職工宿舍幾乎沒有裝修過,光線偏暗,環壁及客廳中間皆書牆,室內彌漫著濃郁的古舊書報刊散發出來的特有味兒。巡視架上藏書,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魯迅、胡適、巴金、沙汀、艾蕪、老舍、茅盾、丁玲、章衣萍、徐志摩、林徽因、陳西瀅、凌叔華等一大批中國現當代作家的著作和相關研究專著,都分別闢出獨立單元,做成「書以人聚」、「集大成」的專題收藏,聚攏了力所能得的各種版本。 這種專題型藏書方式,源於龔明德教授的治學理念。他格外強調原典紙閱讀,閱讀和引證的書籍資料全都是第一手的,言必有據,不道聽途說。這種研究方法顯然是有些笨拙,不夠聰明機巧,但卻是最牢靠、最扎實、最見功力的治學正道。龔氏品牌的責編圖書、中國新文學系列考索文札乃至具有拓荒性質的名著版本研究,都是採取這般手工作坊式的實法子打磨淘礪出來的真東西。
──張阿泉
- 諾阿,諾阿──芳香的舊書(代序一)(第I頁)
- 最後的文人──致龔明德先生(代序二)(第V頁)
- 《愛的教育》在中國(第1頁)
- 累遭誤解的《玉君》(第17頁)
- 比《女神》更早的《詩歌集》(第35頁)
- 魯迅與《情書一束》(第41頁)
- 「懶人的春天」和《枕上隨筆》(第51頁)
- 葉聖陶《倪煥之》的版本(第59頁)
- 何植三及其《農家的草紫》(第67頁)
- 留給世人的「美麗的花朵」(第73頁)
- 梅痕女士的《遺贈》(第83頁)
- 李長之《魯迅批判》話往(第93頁)
- 沈旭和《黎明前奏曲》(第99頁)
- 趙景深的文壇實錄(第105頁)
- 李霽野譯《簡愛》與魯迅有關?(第115頁)
- 李霽野譯《簡愛》之民國版(第123頁)
- 七十年前的《工作》(第129頁)
- 「戰時小叢刊」和「戰時小叢書」(第139頁)
- 暢銷的抗戰詞集《中興鼓吹》(第147頁)
- 野夫《木刻手冊》三版本(第153頁)
- 宋雲彬輯《魯迅語錄》出書前後(第163頁)
- 張恨水《八十一夢》的版本(第177頁)
- 寫於昆明和成都的《經典常談》(第185頁)
- 「屬於往日」的《山水》(第193頁)
- 夏衍《芳草天涯》敘往(第207頁)
-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問世前後(第217頁)
- 唐弢注魯迅《門外文談》的版本(第229頁)
- 後記(第235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