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康德美學思想研究
  • 點閱:440
    207人已收藏
  • 作者: 朱志榮著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紅螞蟻圖書經銷
  • 出版年:2011
  • 集叢名:哲學宗教類:PA0043
  • ISBN:9789862217559
  • 格式:PDF,JPG
  • 頁數:252
  • 書籍難度(SR):88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本書有系統地評介德國古典哲學大師康德「批判時期」美學思想的産生和形成過程,並說明康德如何從前人的思想中抽繹出他的理論體系──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開始,追溯了西方美學思想的古典傳統,同時又對文藝復興以降的各種新思潮,特別是英國「經驗主義」和歐陸「理性主義」對康德的影響,作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另外,對於康德「批判時期」美學的哲學基礎、審美判斷、崇高論、審美意象論、藝術論等一系列課題,作者亦提出他奠基於前人之上,而又能推陳出新的論述內涵。

朱志榮

一九六一年生,安徽省天長市人。一九九五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在多種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四十餘篇。出版有學術著作《中國藝術哲學》、《康德美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學導論》、《中國審美理論》、《夏商周美學思想研究》、《中國現代通俗文學藝術論》、《西方文論史》、《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研究》等多種。另亦曾出版長篇小說《大學教授》。

  • 初版序(第i頁)
  • 導言(第1頁)
  • 第一章 前批判時期的美學思想(第11頁)
    • 第一節 盧梭、休謨等人對康德的影響(第12頁)
    • 第二節 《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的基本內容(第26頁)
    • 第三節 前批判與批判時期美學思想的關係(第43頁)
  • 第二章 批判時期美學的哲學基礎(第53頁)
    • 第一節 哲學方法論(第53頁)
    • 第二節 美學方法論(第63頁)
    • 第三節 美學在其哲學體系中的地位(第74頁)
    • 第四節 美學與宗教的關係(第86頁)
  • 第三章 審美判斷(第97頁)
    • 第一節 無利害感(第98頁)
    • 第二節 共通感(第109頁)
    • 第三節 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第130頁)
  • 第四章 崇高論(第137頁)
    • 第一節 崇高論思想的來源及意義(第138頁)
    • 第二節 崇高與優美異同論(第145頁)
    • 第三節 數學的崇高與力學的崇高(第153頁)
  • 第五章 審美意象論(第165頁)
    • 第一節 審美意象的含義(第165頁)
    • 第二節 審美意象與審美理想(第171頁)
    • 第三節 審美意象與藝術創造(第178頁)
  • 第六章 藝術論(第187頁)
    • 第一節 藝術特徵論(第188頁)
    • 第二節 天才論(第197頁)
    • 第三節 藝術分類(第212頁)
  • 結語(第227頁)
  • 主要參考書目(第231頁)
  • 後記(第237頁)
  • 再版後記(第239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